國際經濟

「華爾街聽信川普,結果代價慘痛」

文/觀察者網 邵昀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全球關稅戰,正攪動全球金融市場,也讓美國股市跌慘了。

偏保守的《華爾街日報》編輯部6日發表多篇評論,集中批評川普對於關稅的癡迷導致市場暴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改變了全球貿易秩序。

對內而言,華爾街付出慘痛代價。「華爾街聽信了川普,直到上周才後悔莫及。」美媒辛辣諷刺,「川普先生試圖阻止市場下跌,但失敗了」。而隨著市場震盪不斷加劇,留給白宮收拾局面的時間也許不多了。從垃圾債市場暴跌、美元反常走弱,到多家銀行下調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多隻「金絲雀」已經在關稅政策的「礦井」中發出警報。

對外而言,美媒認為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像中國一樣「懲罰美國」,諸如越南這樣的國家提出與美國互相零關稅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可以試探川普到底是不是虛張聲勢。

《華爾街日報》在社論最後感慨:我們並沒有過度樂觀。川普先生或許真的相信,他所預言的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小小波動」會很快讓位于一個新的繁榮時代。如果他關於「對等關稅」的言論只是政治上的粉飾,那麼世界其他國家完全可以另尋出路,達成一個不包括美國在內的貿易安排。

川普多愛關稅?華爾街後知後覺

《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說,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如果川普及其團隊與各國達成協議,降低關稅並改善貿易條件,市場有望反彈。按照Jones 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邁克爾·奧羅克(Michael O’Rourke)的說法,鑒於各國都希望與川普達成協議,川普「完全有能力開始宣稱取得了一些勝利」。

然而,報導指出,許多金融界人士對川普政府官員在週末發出的信號感到困惑:他們似乎並不急於達成協議以阻止即將到來的關稅,而且川普政府中的一些成員似乎對股市遭重創並不特別擔心。

據彭博社,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人6日強調,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川普都會推動他的關稅議程。「他已宣佈,不是開玩笑,肯定會實施,這是必然。」盧特尼克說。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6日做客福斯新聞台稱,投資者應該相信川普的決心,並稱「市場很快就會觸底」。

《華爾街日報》編輯部6日說,「我們一直認為,川普所謂的‘關稅對等’更多是一種政治托詞,目的是安撫共和黨內部和商界的情緒,讓他們相信關稅不會成為長期政策。華爾街此前真的相信了這套說辭,直到上周付出了慘痛代價。事實是,川普是真的喜歡關稅。他似乎真的相信,只有一切消費產品都在50個州製造或種植,美國才能繁榮昌盛。」

據悉,在川普的第一屆政府期間,川普等人會與高級金融高管定期進行公開對話,交流觀點和建議。知情人士告訴美媒,這一次並沒有出現類似的溝通管道和討論,但一些金融高管已經私下向白宮高級官員表達了對關稅的擔憂。

一些華爾街的重量級人物選擇了更為公開的方式。隨著美股近來短短兩個交易日就蒸發掉創紀錄的6.6萬億美元市值,美國對沖基金潘興廣場創始人、曾力挺川普競選的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6日敦促川普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與交易夥伴進行談判,否則可能引發「經濟核冬」。

「商業是一場信心遊戲,總統正在失去全球商業領袖的信心。」阿克曼寫道,「我非常尊重我們的總統以及他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但我並不認為他是不會犯錯的。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大聲並明確地指出,我堅信在4月9日對全世界徵收關稅——而且稅率遠遠高於別人對我們的徵稅水準——是一個錯誤。」

「揭穿川普的虛張聲勢」

不過,《華爾街日報》認為,川普前後不一的說法,也給了各國政府「反將一軍」的機會。

「揭穿川普有關對等關稅的虛張聲勢」,《華爾街日報》編輯部6日以此為題刊發評論。美媒辛辣地評論:「毫無疑問,川普先生是在試圖(但失敗了)阻止市場下跌。但這也為越南等其他國家帶來一個貿易上的機會。」

儘管川普3日還放言「永遠不會改變經濟政策」,但在市場暴跌的第二天,也即4日,便又更新了社媒動態,稱與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蘇林進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話」。

川普在他的自創社媒平台Truth Social上說,蘇林在電話中表示,「如果能與美國達成協議,越南希望將關稅降至零」。評論分析,川普當時顯然在試圖阻止市場繼續下跌(儘管沒有成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越南和其他國家爭取貿易空間的一個機會。

《華爾街日報》表示,面對美方挑起的貿易爭端,像中國那樣祭出反制措施誠然是一種選擇,但「大多數國家無法像中國那樣懲罰美國」。彭博社專欄作者大衛·菲克林(David Fickling)6日也分析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度遠高於中國對美依賴度,這才讓中國成為能夠反擊的「例外」。

該報主張,至少在爭端初期,像越南這樣的中小國家,可以提出取消與美國的所有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就算川普的「談判姿態」是裝的,倘若市場持續動盪,或者美國經濟瀕臨衰退、總統支持率暴跌,川普也很可能需要讓他「體面下台」的出路。「到時候他或許可以把關稅政策重新包裝成非永久措施,就如同他的辯護者所說的:天才般的談判技巧。」

美媒認為,即使最終沒能實現完全零關稅,能降一些也算是改進。

有證據表明,類似的邏輯似乎也讓川普放棄了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更多新關稅。目前,美國仍對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條件的商品予以免稅。

《華爾街日報》稱,考慮到英美經濟結構的相容性,以及川普本人的「親英心態」,英國或許也是一個潛在的貿易協定物件。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的盟友、美國企業家馬斯克5日表示,他「希望」美國與歐洲之間能達成「零關稅」制度,建立「自由貿易區」。

美國經濟亮紅燈,警告白宮:麻煩還在後頭

《華爾街日報》6日也坦言,編輯部對於談判的前景並不「盲目樂觀」。在任何貿易協定達成之前,市場已經通過種種信號對川普政府發出警告。

據介紹,通常而言,在經歷了交易日的「超常下跌」後,股指期貨市場會出現至少短暫反彈。但6日的股指期貨市場走勢顯示,7日美股跌勢還會延續,這顯示市場的悲觀情緒正在延續。

英文中常用「礦井中的金絲雀」來形容危機的到來,原因是金絲雀對有毒氣體較為敏感,所以早期英國煤礦在礦井中飼養金絲雀,以給煤礦工人及時示警。《華爾街日報》編輯部6日另一篇評論借用這一說法,分析當前有三隻「金絲雀」預示白宮未來可能會有「經濟麻煩」:

第一隻「金絲雀」是垃圾債市場的暴跌。洲際交易所-美國銀行(ICE BofA)指數顯示,上周高風險公司債的利差暴漲整整1個百分點,達到4.5%,起碼說明市場在「對沖風險」。最壞的情況是,投資者開始擔心關稅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導致企業違約。

第二隻「金絲雀」是美元的異常走弱。《華爾街日報》表示,通常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時,美元會因其避險屬性而走強。但最近一周,美元兌歐元、日元、英鎊匯率集體下跌。雖然美元4日小幅反彈,但如果走弱趨勢持續,將是又一個危險信號。

第三只「金絲雀」則來自經濟機構的預測轉向。投行Evercore ISI認為關稅對美國經濟增長造成了「重大拖累」,將對美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長預期下調至1%,並將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提高至40%。

在6日發佈的研報中,高盛集團將美國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長預期從之前的1.0%下調至0.5%,並將12個月經濟衰退概率從35%上調至45%。在此之前,摩根大通上周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美國GDP將同比萎縮0.3%,從而將失業率從當前的4.2%推高至5.3%。

《華爾街日報》稱,這相當於幾乎每位不為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工作的經濟學家,都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這可不是川普向工人階級選民承諾的經濟繁榮。」該報警告,雖然市場共識歷史上也曾出錯,美國未來可能遭受的反制措施也尚不明朗,但政策制定者忽視市場信號將「自食其果」。

連結:“华尔街听信特朗普,结果代价惨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