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

川普關稅「核彈」襲擊中港台 冀「必要之惡」使美國工業重生

川普簽署行政令

文/ BBC中文記者陳岩

靴子落下,然後砸在所有貿易夥伴的腳上。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下午,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花園,宣佈規模龐大的「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到49%不等的關稅。

「他(川普)剛剛向全球貿易體系投下了一顆核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S. Rogoff)告訴BBC。

由於一次性徵收的貿易夥伴太多,而且稅率不僅相同,川普拿出一個大型圖表進行講解,演講現場還擺放更多圖表,詳列對各國各地區的稅率。

概括一下白宮發佈的名單,美國總體上對亞洲國家稅率最高,其中對貿易上的老對手中國加34%;東南亞國家普遍遭遇「重手」,對印尼實施32%,對泰國36%,對越南46%,對寮國48%,對柬埔寨實施的稅率最高達49%;對日本、韓國、印度下手較輕,分別實施24%、25%、26%。

值得一提的是,對台灣則徵收32%關稅。

在歐洲,對歐盟實施20%,對瑞士31%,對英國和巴西10%,非洲大部分國家也是10%。

此外,美國將對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the Heard and McDonald Islands)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這是一個屬於澳大利亞的領地,緊鄰南極洲並且完全無人居住。

所有這些關稅都被稱為「對等關稅」,主要基於對方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水平,美國將採取對等的關稅措施。這意味著,如果某個國家對美國出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美國也會對該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同等水平的關稅。

羅格夫預測,這種程度的關稅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影響「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升至50%。

惠譽評級美國研究部門負責人奧盧·索諾拉(Olu Sonola)表示,美國的有效進口稅率在川普執政下從2024年的2.5%飆升至22%,而「這一稅率上一次出現是在1910年左右」,如果長期維持,「許多國家可能最終陷入衰退」。

影響中港台

此次對中國加徵的關稅,不在最高一檔,經川普政府計算認為,當前中國對美平均關稅達67%,所以美將對中國徵收34%對等關稅。

隨後白宮官員回答記者提問時確認,34%對華對等關稅將與原本美國對華關稅20%疊加,因此對中國徵收總關稅稅率將達54%,預計4月9日生效。

關稅是今天的熱點話題,但川普在演講中提到,「非關稅壁壘」是中國被加徵更高關稅的原因之一。

美國企業長期以來抱怨非關稅壁壘使它們在中國的經營變得困難,比如在一些行業設置壁壘和持股比例限制(醫藥、保險、電信等),以及對知識產權保護不足,使得美國企業難以阻止中國公司的抄襲。

華爾街投行「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師稱,這一系列關稅措施比金融界許多人擔憂的「最壞情況」還要糟糕。他們表示,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令人瞠目結舌」,而對台灣商品徵收32%關稅同樣頗為「重大」。

中國這個老對手,可能習以為常;作為地區盟友的台灣,對於這種背刺頗為不滿,少見地批評美國。

台灣行政院表示,美國對台商品課徵32%的關稅「非常不合理」,並強調這項關稅政策未反映台美經貿關係的實際狀況,認為關稅計算方式缺乏科學依據。

根據彭博模型估算,一旦實施,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63%,約等於GDP收縮3.8%。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

美國兩家最大的科技公司——蘋果和輝達——可能會因為新關稅而受到衝擊。蘋果的iPhone在中國生產,而輝達的晶片製造依賴台灣。二者產銷兩端都跟中國大陸和台灣息息相關。

不過,蘋果最近宣佈計劃擴大其在美國的業務,這增加川普可能豁免其關稅的可能性,川普第一任期豁免了iPhone的進口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數據顯示,美國進口的邏輯晶片中,有44.2%來自台灣,存儲器晶片則有24.4%來自台灣。而台積電的前兩大客戶均為美國公司(蘋果和輝達)。

對於香港而言,川普同時簽署的一項命令影響更大——5月2日起,美國將終止對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小額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免稅待遇,即「低值免稅」(de minimis)規則,這將直接打擊了Temu(拼多多海外版)、Shein(希音)等依託香港物流樞紐的跨境電商平台——這些企業30%-40%的銷售額依賴美國市場。

川普的理由是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國。因為據美國緝毒官員稱,中國化工企業是墨西哥販毒集團購買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而去年路透社的一項調查顯示,販毒分子經常利用「低值免稅」規則通過美國轉運這些化學品。中國方面多次否認相關指控。

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孟加拉國都在面臨對美出口商品最高關稅的國家名單之列。其中一些國家也是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中受益最多的國家。中美關稅高企幫助它們擴大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值得一提,針對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川普宣佈將加徵20%「對等關稅」,並表示,「他們(歐盟)對我們敲竹槓厲害得很,這是如此可悲」,川普在演講中稱,「在很多情況下,美國的朋友比敵人對美國更壞。」

中國反制

中國商務部最新聲明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該聲明還表示,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這種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發改委所屬的多個機構收到指示,暫停對有意向赴美投資企業的備案和審批。2023年中國對美投資總額為69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敦促其他國家不要進行報復。他對CNN表示:「讓我們看看事態如何發展,因為如果你們報復,這就是局勢升級的開始。」他補充道:「採取任何魯莽行動都是不明智的。」

川普的算盤

川普在演講中表示,美國消費者不會為這些對等關稅承擔任何額外開銷。他稱,關稅帶來的收入將用於為國民「降稅和償還國家債務」。

這也折射出他「四處開火」的政策意圖。今年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川普發言直截了當地表明瞭自己的想法——他打算通過普遍徵收關稅,讓全球企業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在美國本土建廠生產;要麼繼續從海外工廠進口商品到美國,但需繳納關稅。

其背後的邏輯是,若能收取大量關稅,就能增加財政收入,進而減少國内所得税税率環境促使企業回到美國建廠推動美國再工業化。

川普的觀點也深入一些選民的心裡,賓夕法尼亞州的本·毛雷爾(Ben Maurer)告訴BBC,他長期以來認為關稅是解決美國困境的辦法。因此,當他聽到川普今天宣佈的最新且最嚴厲的關稅時,他將其形容為「必要之惡」(necessary evil)。

「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大約六個月的痛苦,但我敢打賭,大約六個月後會有明顯的變化,」毛雷爾說道。他是一名卡車司機,並認為美國在全球貿易市場中一直被佔便宜。

毛雷爾懷念幾十年前,當時他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小鎮有兩家鋼鐵廠,雇用了許多人。這兩家工廠後來都關閉了,但他認為,有了川普今天實施的這類關稅,美國將重新獲得這些工作崗位以及其他就業機會。他說:「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4月2日,川普再次重申這些對等關稅將使「美國工業重生」。他將這一天形容為「解放日」,並稱這是美國工業重生和國家命運重新掌握的日子。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則表示,「如果這場貿易戰持續到勞動節(9月1日),美國經濟今年很可能會陷入衰退」。

連結:特朗普關稅「核彈」襲擊中港台 冀「必要之惡」使美國工業重生 – BBC News 中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