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化整為零」進軍台灣 台灣出台措施防堵傾銷
文/voa楊安
中國車低價傾銷引起全球多個國家警覺,台灣也明文禁止中國車進口,但仍有業者繞過法規,輸入中國制零元件後在台重新組裝銷售。對此,台灣政府8月起出台新規,要求引進中國車款的業者,其零元件自製率需達到15%,並將逐年調升至35%。
台灣「中華汽車」2022年導入中國品牌「上汽名爵(Morris Garages,MG)」中型休旅車,以低於同級車款的售價在台交出亮眼銷售成績,其市占率今年1月更突破5%的新高峰。
該公司6月再推出售價僅新台幣99.9萬元(美金3.2萬元)的電動車款,在業界有「價格破壞者」的稱號。
MG原為英國汽車品牌,2007年經上海汽車集團收購成為子品牌。
台灣目前禁止進口中國制整車及車輛底盤,中華汽車因此自中國引進MG整車零元件來台組裝,既避開中國車進口的法規禁令,更無須加征進口車關稅。
MG「洗產地」惹議
但這種「洗產地」的手法引來業界側目和政治人物的關切。
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立委王世堅曾批評,「中華汽車」母公司「裕隆」將中國制汽車零元件引進到台灣,再組裝成「偽國產車」,猶如「21世紀木馬屠城記」。
台灣經濟部7月30日也通過新聞稿表示,台灣車商疑有「化整為零」的投機行為,自中國引進整車零元件達95%比例,來台組裝後,形成不公平的價格競爭。
針對法規未對中國汽車零元件進口比例設限的漏洞,台灣政府祭出新規,自8月起,凡是具「中國背景汽車」在台上市,車廠須搭配台灣制零元件,其總值須從上市第一年的15%占比,提高至上市第二年的25%,上市第三年後,占比須達35%。
根據台灣主管機關的定義,「中國背景汽車」包括中國汽車品牌、中資與國際合資的汽車品牌、中資並購之國際品牌、中國廠生產的國際汽車品牌。此四大類別皆受台灣新規中在地化供應鏈比重須逐年提高占比的限制。
美國之音三度致電MG公關,但至截稿前都未獲得回應。
分析人士直言,MG抄捷徑、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已引起關注,台灣政府現祭出的新規不僅劍指MG,也是防堵更多中國車低價傾銷。
台灣新規上路 防堵低價中國車破壞市場
在台北的專業車評Shaw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台灣消費者多不青睞純種中國車,但並不排斥MG這類被中國車廠並購的歐洲品牌,加上MG的性價比確實比其他台灣制汽車高,自然受消費者歡迎。
Shawn說:「未來可能有更多車廠想要比照MG的這種操作方式,來引進這些(中國)大陸品牌或者是(中國)大陸體質(背景)的車輛,那勢必會對台灣既有的汽車生態造成很大的衝擊。」
「裕隆集團」今年下半年擬引進上汽集團旗下品牌上汽大通(MAXUS)的一款多功能休旅車。一如MG,MAXUS原為英國商用車品牌,2009年也被上汽集團收購。
此外,中國品牌奇瑞也準備進軍台灣市場,已設立臉書(FB)官方粉絲團試水溫,未來打入台灣市場應是遲早的事。
針對來勢洶洶的中國汽車,儘管台灣政府已借由調高台灣制零元件的門檻來設限,但部分消費者並不樂見這類「保護措施」。
消費者樂見開放中國車掀價格戰
MG車主唐先生表示,台灣為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對進口車訂下高關稅,也因此拉高售價,但近年國產車也趁勢跟著漲價,讓消費者大呼吃不消。
他說,中國車品質不錯,若能開放進口、刺激台灣本土的汽車業者將是好事一樁。
唐先生告訴美國之音:「台灣的車都賣很貴,它(MG)算是同等級裡面、便宜了(新台幣)20萬。這台車還不錯,它的CP值(性價比)夠高、馬力夠大、配備夠滿。」
台北市民陳育群近期考慮購入新車。他也認為,台灣車價貴到不合理,雖然他不考慮買中國車,但若開放價廉的中國車能在台掀起價格戰,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
陳育群說:「它(中國車)價錢壓很低,模仿(歐洲車)得很厲害。我不會買中國車,但是(中國低價車)會逼迫(其他車廠降價),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也許車子的行情可以下修。」
在台北的汽車資訊網站《小七車觀點》創辦人曾彥豪告訴美國之音,台灣新規旨在圍堵中國車,但是恐突顯出台灣政策的不一致性。
新規劍指中國 他國汽車也難達台制率門檻
他說,他國品牌在台灣組裝的汽車都不須提高台灣制零元件的占比限制,以日系車或韓系車所使用的零元件,台灣製品可能低於15%的占比門檻,尤其此一新規倉促上路,僅宣告兩天后就落地生效,有待商榷。
曾彥豪說:「政策應有一致性,比如說,對於自製率的要求,(各國)國產車應一視同仁,但法令沒有針對日系車或韓系國產車做這樣的要求,事實上,現在市面上很多(他國)國產車都沒有達到這個自製率的標準。」
一名在北台灣新北市的國產車余姓銷售業務員也以書面方式告訴美國之音,其實台灣幾大車廠的零件多從中國進口,只是掛著日本品牌、美國品牌,甚至很多進口日本車的零元件也是由中國銷往日本廠後,重新組裝,這嚴格算起來恐都有「洗產地」之嫌。
對此趨勢,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批評,各國防堵中國車之際,台灣也對在台組裝的中國車設限,根本是跟風國際炒作。
他說,中國汽車產業近年蓬勃發展,台灣業者引進中國品牌是在商言商,但台灣政府此時搞小動作卡關,凸顯其處理兩岸關係上的抗中私心太重。
包承柯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想法還是追求兩岸融合發展的趨勢,包括產業的融合發展。(中國組裝車)給予台灣15%的當地生產的產品,不是這麼大的問題,取決於兩岸關係的基本狀況。」
他認為,兩岸關係若和緩,台灣新規或可解讀為促進兩岸汽車產業共榮,但以目前陷入低谷的氛圍,新規恐讓北京當局感到不友善。
對於新規,台灣經濟部強調,中國低價車傾銷各國,已引發國際關切,台灣也不例外。例如,歐盟今年6月宣佈,對中國電動車課征反補貼稅以反制中國不公平競爭所帶來的侵害;美國今年5月也提高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至100%;而日本、韓國及土耳其等國對中國車亦推出若干因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