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

台積電熊本廠:日台經濟安保新起點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在2月24日的落成儀式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積電熊本廠風光開幕,也成為該公司在海外的首個工廠。從計畫公佈、動工到完工只約兩年多時間,熊本廠不只是得到日本全力協助,也是美日台韓等民主國家在穩定半導體供應鏈上的新起點。

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所投資成立的熊本廠,2月24日盛大落成,從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到總裁魏哲家、台日高官政要一同出席。占地21萬平方公尺的園區,未來預計在年內開始投入12至28奈米的半導體量產,預計帶動當地產業復興,日媒日本經濟新聞稱台積電是日本半導體復興的「起爆劑」。

雨後春筍的新工廠

台積電先前也在多處遴選國外設廠地點,包括美國、德國等,但是都在選址作業階段抑或是開工當中。但是台積電熊本廠從2021年秋天公佈計畫以來,短短兩年多就完成工廠建造,效率十分驚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日本政府幾乎從零開始一路開綠燈,讓中央到地方都以最快效率開始進展作業。

背景閱讀 預算危機緩解 德國證實仍將補貼台積電設廠

台積電的進展,當中也有索尼集團會長吉田憲一郎居中斡旋,2021年當時還在新冠疫情高峰時,吉田就前往台灣與魏哲家會面,並允諾會讓日本官方跟民間給予各種協助。土地方面,原先索尼在熊本縣菊陽町當地即有工業用地,加上當地阿蘇山脈擁有相當好的水質等,中央與地方政府給予全力支持,廠區補助也來到一半。

不單是台積電,日本也計畫在北海道設立自主研發的半導體公司Rapidus、並投資羅姆(Rohm)與東芝公司在宮崎縣的新工廠,加上其他計畫等,預計有10個半導體工廠在規劃當中。日本預計在2029年前投資9兆日圓(約600億美元)在半導體研發上,半導體這個原來的科技產品,已然轉變成為國際戰略物資。

日台合作牽制中國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引用集邦科技的資料推算,目前中國仍在成熟市場製品的半導體供應市場中佔有2至3成市場。特別是電動車與高級家電等所需要的28奈米半導體上,2023年仍有29%市場,僅次於台灣(49%)位居第二,預估在2027年前中國的產能將推升到33%。

然而目前國際局勢逐漸緊張,美國自2020年起逐步收緊對於中國中芯國際的技術出口限制。而在中國當地製造的成熟市場半導體產品,過去也是供給于歐美大企業用,這樣一來供給鏈勢必受到打擊,半導體訂單紛紛湧向台灣。結果也造成台灣半導體生產線一時擁擠,2020年至2022年間許多高科技產品都延後多時才交貨。

美國雖然禁止尖端技術出口中國,但是目前成熟市場產品的製造裝置等,目前多數仍是未禁止,因此中國當局也集中投資該等產品。這樣一來未來幾年內,該等成熟市場產品恐怕將會被中國壟斷,形同「扼住咽喉」。站在經濟安保的角度來,有必要做好經濟風險與效益分擔,才催生了台積電熊本廠。

熊本廠量產的也預計是當今智慧手機、自動駕駛及高端產業機器的半導體,最尖端技術的產品製造與技術,依舊留在台灣。但這樣一來,主要提供於該等市場的成熟市場產品將可走向穩定供給,不用單方面地靠中國市場,實質上達到脫離中國依賴,並強化供給鏈的安定性。

強化民主集團供應鏈

與中國逐漸脫鉤下,意味著東亞的科技產業鏈將進行一定程度改組。特別是2月24日也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滿兩週年,這兩年下來因為戰爭,使得被稱為主要小麥糧倉的烏克蘭持續歉收,導致小麥市場持續飆升。

加上俄國抓住天然氣、石油市場,能源價格也持續波動,物價飆升與能源上漲間接掌握到民主自由國家陣營的政治命脈,也讓這些國家的領袖,都因為內政問題而飽受批評。因此,穩定供應鏈,不讓這些資源成為獨裁國家掐住民主國家局勢的關鍵因數,從小麥跟天然氣中記取教訓,也讓美日台韓在半導體供應鏈整合加速。

只是,日本半導體產業過去曾輝煌一時,1988年曾經市占率達到50.3%,但在美日簽署廣場協定後,如今降到只剩約8.5%。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教授、前東芝高層黑田忠廣,在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稱:「日本過去在半導體資本競爭中曾經居於領頭、但隨後脫隊了。因此對於之前的失敗做了很多分析,並力求不再犯同樣錯誤」。

誰會是晶片大戰的贏家?

台灣擁有最先進技術,但問題在於與中國關係導致局勢緊張,而日本的問題則是在於人手不足外,技術也落後三十年。黑田感歎「目前半導體人才是全世界都不夠用的,大家在分有限的蛋糕(市場)下搶奪人才,又加速這一個不足情況」。熊本當地已經有許多大學開辦半導體課程,希望在未來幾年補足缺口。

台積電熊本廠的建設,讓人聯想到當年江戶時代末期,美國軍官培理駕軍艦「黑船來航」來敲響日本國門,進而演變出了明治維新。國際局勢變動下,日本也受到台積電這艘黑船刺激,開始官方民間一致重回半導體生產的步調。昔日的半導體王國,能花多少時間重回尖端行列,外界引頸期盼。而台積電熊本廠,也成為往後十年東亞經濟安保戰略的試金石。

連結:台积电熊本厂:日台经济安保新起点 | 经济纵横 | DW | 25.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