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

美中AI競爭 官員:美國政策是「快但不要急」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本週四就如何保障人工智慧安全又不阻礙創新問題舉辦座談會。圖為人工智慧標誌。

文/RFA

美中戰略競爭日趨升級之際,人工智慧也成為兩國既競爭又呼籲要相互合作的領域之一。對此,美國是如何看待並處理這樣的關係呢?

2022年是人工智慧(AI)科技突飛猛進的一年,生成式AI不僅能創建新內容,也能用來解決問題,因而成為發展中國家希望參與、追趕的領域。美國谷歌公司2023年對全球17個國家進行民調顯示,新興國家(emerging)人民對人工智慧的樂觀程度相比歐美已開發國家,高出大約三成。

如何保障人工智慧安全又不阻礙創新,成為全球各國政府的一大挑戰。本週四,美國國務院負責關鍵和新興技術的特使森特(Seth Center)在《外交政策》雜誌舉辦的座談會上表示,美國政府對人工智慧的政策可用著名籃球教練約翰·伍登(John Wooden)的話來形容:「快但不要急(be quick but not hurry)」。

森特說,「快但不要急」也反映在七大工業國組織,還有英國等20多國在去年發表有關人工智慧系統組織的國際行為準則,以及如何合作管控風險的《布萊切利宣言》。但這些監管性質的內容多半被新興國家視為重大阻礙:「因此,美國及其夥伴正在世界各地進行對話,解釋我們建立框架以管理人工智慧負面風險的考量,這確實能支持人工智慧創新, 也能協助解決一些可持續性發展面臨的挑戰,讓全世界的公司及國家獲益。」

中國政府曾表示要在2030年前引領全球科技,並投入數十億元人民幣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今年2月中旬,美國微軟公司重金投資的OpenAI發佈Sora文字生成視頻模型,該系統能把簡單的描述性文字轉化成高清視頻。此舉不僅震撼中國影視行業,也被主管部門要求要「抓緊跟蹤」。

美國國務院特使森特表示,面對中國積極發展人工智慧並可能應用在軍事戰略,美國不僅需要確保相關晶片不會流入中國政府的手中,也要與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合作,建立共同準則以管理相關風險。

曾擔任美國國安會主任的Joe Wang表示,美國能否領先人工智慧發展的確受到挑戰,不過美國與盟國的合作仍是一大優勢:「沒有任何國家和美國一樣,在過去80年間建構出如此龐大的聯盟網路。美國能和盟國及夥伴建立出這樣的信任關係,值得我們牢記。」

2023年,美國與印度啟動「關鍵與新興科技」夥伴關係,並分別和新加坡、韓國開展首輪「關鍵新興科技對話」。根據美國總統拜登2023年10月發佈的行政命令,以及隨後2024年1月底的相關跟進措施,研發人工智慧的科技公司須向美國商務部報告「重要(vital)」資訊,以確保安全隱私得以保障,並不會被外國政府單位濫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也將制定政策,促進醫療保健領域的人工智慧創新。此外,美國聯邦政府部門也將大規模徵聘人工智慧專家,並擴大資助人工智慧方面的教育。

執掌谷歌公司經貿政策的布蘭布林(Nicholas Bramble)表示,人工智慧可以應用在預測水災、地震等民生用途,其經濟效益還能促進上兆美元的全球生產總值:「人工智慧本質上是一種跨境技術,我們確實需要與盟友合作管理人工智慧,但也要積極藉由這些機會共同努力找出如何讓人工智慧應對重大公共挑戰的方式。」

美國國際發展署前副署長、現任非營利組織「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的資深研究員格里克(Bonnie Glick)則提醒,不能讓人工智慧被中國、俄羅斯等專制政府濫用: 「我們不能忽視獨裁政權利用人工智慧壓制異議分子,並向對手傳播錯誤和虛假資訊……。 我還認為,我們應該對那些邪惡的天才保持警惕,以防範他們竊取我們的公開資源。」

連結:美中AI竞争 官员:美国政策是”快但不要急”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