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發展核電,在日本國內正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
陳剛 (日本經濟研究者)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剛
50年前的猶太人贖罪日——1973年10月6日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該戰爭以石油危機的方式衝擊了整個世界。
2023年10月7日,同樣的猶太人贖罪日,巴以衝突再度爆發。目前雖然並沒有出現石油危機,但動盪的中東對世界的影響同樣巨大。
石油危機、通貨膨脹、經濟發展進入停滯狀態,50年前的中東戰爭給日本留下了這樣的記憶。因此,當新的中東動盪到來時,日本輿論界開始再度討論能源安全問題。
儘管沒有中東石油的話,美國的葉岩氣、俄羅斯的原油、澳大利亞的煤炭也能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日本,但負責日本經濟的經濟產業省,也還是再次提出了提升核電在發電中的計畫比率問題。
10月24日,日本最大的財經網站News Picks發表了對經產省資源能源廳需給政策室長廣田大輔的採訪文章。廣田認為,「到2030年日本的核電在發電中的占比應該從2021年的7%提升到2030年的20-22%。」
並非廣田突然談提升核電占比,是日本最近這二十年一直將核電在計畫總電量中的占比放在了20%上下。在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發生最大等級7級的核電事故後,核電在日本一時失去了發展勢頭。而中東動盪,讓日本政府重新找到了發展核電的口實。
2023年8月24日,日本開始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轉眼間,這種首先禍害日本民眾健康的行動,在日本成為了某種政治正確。
一些會中文的日本記者特意用中文發佈了大量的核污染水實際非常安全、希望中國遊客能夠去日本品嘗福島海鮮的文字。日本輿論將中國輿情中對排放核污染水不滿的言論解釋成「反日」,進而將中國塑造成「不可親近」的國家。通過每天炒作「台灣有事」(台海戰爭),福島核電站事故漸漸被遺忘,很多日本人只知道核污染水非常「安全」,任何對核污染水有不同見解的人都會被看成思想偏執。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東電到10月下旬已經順利完成了兩輪的排放,而第二次排放,幾乎做得無聲無息,似乎已經能夠蒙蔽過關。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核電事故的處理在今天也沒有任何眉目。日本原子力學會廢爐檢討委員會於2023年8月12日召開會議,相關人員在報告中探討了拆除核電站的時間問題。我們比較一下報告者的PPT和9月19日《朝日新聞》的報導,會發現報告者的PPT在時間上非常模糊。
如果拆除發生事故的核反應爐,大概需要30年時間。之後拆除廠房,將所有設備運走,讓普通人能夠到建設過核電站的地方走走,這該是100年以後的事。但如果部分拆除核反應爐,廠房等也只是將污染嚴重的部分拆走,到人們可以到建設過核電站的地方走走,那是300年以後的事了。
核電事故絕非幾十年乃至一兩百年就能處理完的,這期間核污染水會不斷排放,不論怎樣強調核污染水「安全」,不安全就擺在那裡,日本政府、媒體可以視若無睹,但國際社會必然會提出種種質疑。
至於東電核電事故的處理費用,在2016年經產省給出的數額為22萬億日元,而同年日本經濟中心計算的數額為70萬億日元(約3.43萬億人民幣)。6年過去,日本已經不再估算核電事故的處理費用,實在是因為日本國內找不到能夠儲存核廢料、核污染物的地方,估值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至今仍然在做的,是政府對各種發電成本的計算。
在已經負擔不起東電核電站一個事故的情況下,據經產省在2022年發佈的每度電發電成本,到2030年核電為11.7日元,大大低於火力(煤炭)發電的最低價13.6日元。而且在發生事故以後,經產省計算的2015年的核電成本為10.3日元——在明知核事故處理是國家財政、企業巨大負擔的情況下,2030年的核電成本依舊只有11.7日元,可見是將核電事故處理費用完全放在了成本計算之外。
如果準備用300年時間去處理一個事故的話,基本上可以認為該事故能推就推,不會去認真處理,國家只需在輿論上樹敵,禍水外引,將矛頭指向國外。在日本國內,也確實沒有能真正解決核電問題的方法。
中東動盪是日本推進核電的最佳口實
就像排放核污染水在日本是政治正確一樣,動盪的中東,讓日本推進核電有了充足的理由。
二戰之後的數年,日本國內的煤炭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獲得了飛速發展。進入1950年代以後,美國資本開始向日本大量輸出石油,日本國內資本也願意借機實現能源轉換。
當能源從煤炭轉變為石油後,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化工產業;也正是因為日本有了全套的石油化工產業,讓這個國家有了經濟振興的基礎,在其他國家的石化產業發展之前,日本一直能維持技術、生產的先進性,保有高於其他工業發展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
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日本的能源構成中,石油占了將近80%,之後才是日本國內能夠少量出產的煤炭,水力發電、核電並不占主要位置。石油危機到來後,日本通過增加煤炭、核電在發電中的占比,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到2021年,石油在日本發電占比已經不足40%,煤炭、天然氣發電以及可再生能源(水力、光伏等)得到了較大的增長,核電並沒有因為東電事故而減少。
但也有一個問題:日本對中東原油的依賴,在石油危機到來後,從1973年的77.5%下降到1987年的67.9%;隨著中東局勢的大致穩定,到了2021年反而提升到了92.5%。不論是中東出問題,還是運輸途中必須經過的台灣海峽出現日本媒體炒作的「有事」,原油一直是日本經濟中不可輕視的一個顧慮。
尤其是美國葉岩氣不僅能夠滿足自身的國內需求,還能一定程度對外出口後,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開始鬆動。俄羅斯也因為國內經濟疲軟,過去無暇顧及中東,現在因俄烏戰爭,本身需要在其他地區有一場吸引美國、歐洲注意力的戰爭,巴以衝突再次出現,石油價格開始再度激蕩。
儘管國際石油資本高度壟斷,但依然會受到戰爭的影響,國家控制能源的最好辦法是增加核能的比重。1992年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丹尼爾·耶金(Daniel Yergin)在其新著《新世界資源地圖》中強調,「美國已經相當強烈地否定了克林頓及歐巴馬政權的全球化經濟政策,拜登政權的政策變得更加國家主義、更加保護主義、更加介入主義了。」換句話說,國家需要更加嚴密地控制經濟,尤其是在能源方面需要將掌控權牢牢握在手中。
當普通人看到東電核事故的賠償像沉重的大山一樣壓在日本政府、民眾身上的時候,經產省計算的核電發電成本依然十分廉價,可見在其看來,國家能源安全問題與用300年時間處理核事故問題比,現在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未來。
日本選擇了維持及發展核電的政策。原來日本的核電站使用壽命「原則上為40年」,但現在已經延長到了60年,而且不斷有執政黨議員談60年以後繼續延長使用這個問題——核電站的安全運營問題,遠比不上國家能源安全重要。
2023年8月1日版日本核電地圖,標注了日本核電情況。日本從1974年開始建造核電站,到2011年發生東電核事故前,共有54座核電站,發電能力能占到總電力的30%(但實際發電量為總電量的20%左右)。東電核事故後,目前有6個核電站的11座核反應爐在運行,正在運營的核電站均集中在西日本,東日本目前尚無運營的核電站。
想讓東日本的核電站也運營起來,一個比較好的口實便是中東局勢不穩。巴以衝突爆發後,日本媒體極為詳盡地報導戰局,並借機炒作能源危機,要求提升核電站在日本的使用數量,為經產省的核電政策敲邊鼓的意味十分濃重。
新的小型核電站、開發新一代核融合技術的輿論現在也已經在日本逐步興起,今後將不斷擴大影響範圍。
可再生能源的局限
日本希望將可再生能源從2021年的30%提升到2030年的36-38%,具體內容分別為:地熱1%,生物5%,風力5%,光伏14-16%,水力11%。
在光伏發電上,日本目前排在世界第三的位置,已經將能夠使用的土地基本用到了極致——在土地私有制下,日本難以出現中國這樣的大面積光伏發電廠。而使用生物垃圾等的生物發電,受日本國內生物資源的影響,能擴大的規模有限。
日本唯一能擴大的是風力發電,但2023年日本政界的重大醜聞與風力發電有關(2023年9月,執政的自民党眾議院議員秋本真利收取了風力發電公司的賄賂)。醜聞被曝光後,日本著名大企業紛紛從日本風力發電協會退出。這系列動向,在政治層面嚴重損毀了風力發電的形象。
另一方面,負責電力事業的經產省認為,從地理條件看,日本並不適合風力發電。經產省資源能源廳需給政策室長廣田大輔對日本媒體談道:「日本附近海洋太深,不能像歐洲國家那樣採用固定式海上風力發電,要用的話也是浮式海上風電。」陸地及海上風力發電,今後在日本電力總量上的占比不會超過5%左右。
地熱發電的總目標是1%。不是地熱資源不夠,而是日本更重視溫泉的經濟作用。大量使用地熱進行發電的話,將影響溫泉生意,地方居民為此不一定贊同地熱發電。而且地熱發電規模偏小,也難以解決工業用電缺口。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氫能源的國家,豐田等企業至今未放棄燃料電池車的研發,在卡車、公共汽車等商用車方面,今後依舊有普及燃料電池車的可能。此外,從經產省發佈的到2030年的日本能源分配來看,氫、氨也有1%的占比,雖然不高,但今後仍有發展的餘地。
加大核能占比已成新的政治正確
日本將碳達峰的時間定在了2030年,爭取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將化石燃料的比率從2021年的73%降到2030年的41%,需要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提升一倍,但這依然不能滿足其國內的需求。日本最終會選擇擴大核能在發電中的比率,重走重視核能的路線現在正成為一種既定方針。
然而,日本多地震,同時是不斷因颱風海嘯飽受重大災害的國家。日本在外交及軍事上與周邊國家持對立態度,進入2023年以後才因韓國尹錫悅上台,修改了對韓關係。可以說,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地理條件再或其他因素,事實上都不利於日本大規模發展核電。
在明知因核事故而給蘇聯解體埋下伏筆,也因核事故導致了這十多年的日本繼續失落的情況下,繼續發展核電站,相關政策能給日本帶來什麼?日本政府、相當多的日本媒體只談核電的政治正確,已經沒有了探討這些問題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