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

美公佈報告 警告過度倚賴台灣晶圓代工

美國最新報告警告過於依賴台灣晶圓代工

文/羅樂

中時引述「Defense One」報導,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3月 1日發布長達700多頁最終報告,報告強調面對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突飛猛進,美國如果想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需要具體而全面的行動計畫。除AI外,該報告也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台灣晶圓代工,恐失面臨半導體流失的風險,而這又影響到商業與軍事領域。報告總結,拜登政府應制訂總體國家科技戰略,集結政府各部門的努力捍衛美國科技領先。

報導以國家科技戰略的第一版,來形容NSCAI的報告。報導指出,美國會於3年前設立NSCAI,以決定美國應如何發展AI與機器學習系統,進而滿足美國國家安全與國防的需求。根據報告的建議與其傳達的急迫性,將在接下來數年內形塑美國政府的AI戰略,特別是影響五角大廈的AI走向。報告強調,美國要維持AI的優勢,必須採取快速而有效的行動,來利用相關技術變革而產生的動力。

報告也警告,有鑑於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野心,美國過於依賴台灣晶圓代工,恐因臺灣為大陸併吞而出現危險。
報告也警告,有鑑於中國對台灣的野心,美國過於依賴台灣晶圓代工,恐因臺灣為大陸併吞而出現危險

報導分析,這份最終報告為迄今關於AI競爭力最完整而全面的報告。在報告的前半部中,描述美國能透過AI「改變防衛美國的方式、嚇阻對手,並獲得情報以掌握世界與贏得戰爭」。

在報告的結論中,其要求五角大廈在2025年完成AI的相關準備進而隨時可採取行動。具體作為則是全面改革現存AI的相關作法,包括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與基礎設施,進而建構新概念與行動來整合AI科技。另一方面,報告也警告儘管美國仍維持世界領現,但美軍卻仍面臨無法有效運用AI科技的風險。

結論也討論長期以來的爭議焦點,即AI與自主武器的合法性、安全性與道德性。NSCAI總結相關武器在符合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前提下,可持續使用,而五角大廈也將確遵相關規範。

因此,NSCAI並不支持全球禁止AI自主武器的使用,而是減輕AI的戰略風險。例如,核武的使用必須由人類掌握,與俄國、中國大陸進行對話,以及設定AI與自主武器的國際研發、測試與使用標準。報告明確地指出,未來的戰爭將是AI與自主武器的天下。

報告的第二部分為「贏得科技競賽」,闡述如何在美中戰略競賽中適用AI科技。報告要求投入更多資金於研發設計;五角大廈每年至少投入80億美元,聯邦政府到2026年,每年AI研發設計投入資金應達329億美元,而聯邦政府預算中科技研發的支出,應佔GDP的1%。

此外,報告的另一項重要建議,則是創立科技競爭委員會。該委員會立屬白宮,主司協調、統一各行政部門執行中的科技政策。換言之,委員會將負責擬訂與執行國家科技戰略,目前重點置重於AI人才競爭、創新促成、確保美國競爭優勢,並與志同道合國家建構「有利的國際科技秩序」。考量到科技在維持美國經濟活力與國家安全的核心地位,NSCAI強調美國若要維持長期競爭力,就必須維持AI的領先地會。

報導也提到,該文件與拜登的政策重點一至,強調供應鏈安全、人才重要性與美國與中國大陸角力帶來的利害關係。NSCAI警告美國過於依賴全球多元化的微電子供應鏈。為電子技術是美國企業與軍事的動力,但美國卻身處失去為電子領先優勢的邊緣,追根究柢為過度依賴臺灣。

甚至,考量到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美國太過依賴台灣無疑置身風險之中。「如果台灣為中國併吞,對美國而言將成為一大競爭問題」;不過,目前美國半導體仍領先大陸兩個世代,美方有必要盡速採取行動以維持優勢。NSCAI建議,國會應抓緊晶片製造關鍵技術,以防止為大陸超越;美國也應注意北京大筆投資AI科技,儘管美國仍領先,但此一差距正快速縮小,這恐讓AI成為未來美中科技競爭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