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經濟

陳言:不吹不黑,評價一下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

建設中的台積電熊本工廠

陳言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文/陳言 (微信公眾號「言談霓虹」)

台積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2021年10月14日決定在日本熊本縣建設工廠後,整個2022年及2023年處於建造廠房、安裝設備的階段,2024年將正式量產48納米晶片,並有可能更上一層樓,在未來生產22納米產品。

第一工廠尚未投產,2023年初就決定在第一工廠附近建設第二工廠,今年11月又有媒體報導說正在考慮建設第三工廠了。

台積電在日本投資的熱情之高、動作之快,令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喜過望。

但以旁觀者的視角來看,此事並非那麼花團錦簇。不吹不黑,有三點值得一說。

首先,台積電在日本的生產其實是一種來料加工,不加引號的那種。

外界往往注意到了日本經產省對這個項目的巨額補貼,卻對其生產特點關注不夠。確實,台積電在熊本的第一工廠總投資約為1萬億日元(約500億人民幣),經產省給予的補貼為4760億日元,另外有數千億日元的專案基金放在那裡,隨時可以動用。

換句話說,台積電表面上拿出了5000億日元來日本投資,但日本政府給予的配套資金數額要大大超過台積電的投資。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引資」的條件堪稱優厚。

但是,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並不意味著日本本地半導體產業就自動獲得了復蘇或升級的機會。

從《朝日新聞》2023年11月24日的相關報導看,台積電熊本工廠的產品只有二成到三成供給日本市場,至於設計和製造電子回路原版的掩膜(Mask)依舊在台灣生產,而不是在熊本。晶片雖然在熊本製造,但後工序中的封裝(packaging)也還是回到台灣進行。最重要的工序都在台灣,這就是說,熊本工廠其實不過是一個來料加工的場所而已。

日本原本是東亞最重要的製造業大國,是日本之外亞洲各經濟體來料加工的主要委託者。如今日本朝野上下花大價錢招商引資,外加用足了國家經濟政策為招徠的這些企業提供服務,目的卻是搞來料加工。這實在讓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其次,台積電在日本投資後,日本企業再提建設半導體工廠時,都表示希望越過48納米階段,直接進入2納米的最尖端領域。這些提法固然雄心勃勃,但也讓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日本國家經濟政策能不能獲得期望的效果也越發令人生疑。

台積電在日本建廠後,2022年8月,在經產省的主導下,豐田等8家企業聯合出資成立了拉辟達斯(Rapidus)公司,專攻2納米晶片的生產,總投資額為5萬億日元(約2500億人民幣)。但8家企業投資額只有73億日元,一開始還說過對其他企業開放,願意接受新投資者進入,但一年多過去了,並無一家新來者,也未聽說從資本市場上籌集到了新的資本。如此看來,未來投資額的大頭讓經產省出,大致是個既定方針。

這樣一家甚至比國營或國有企業更效忠國家的企業,能否在高度國際化、市場化的半導體行業裡獲得成功?尤其是考慮到過去二三十年經產省對半導體產業的幾乎所有補貼都打了水漂,這次就能一舉成功?或許經產省的官員們如此堅信吧,但拉辟達斯那些年過七旬的高管們並沒有表達過太過堅實的信心。當然,國家投錢,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的。

日本並無2納米晶片的市場,拉辟達斯專門為美國企業配套,這麼做其實難以說服日本國內的輿論。好在現在「經濟安保」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只要將半導體和經濟安保掛上鉤,就足以讓反對者靜音。所以拉辟達斯堂而皇之地在日本吸金,而且似乎真讓人看到了半導體產業在日本復興的微弱希望。

拉辟達斯董事長東哲郎對日本媒體說,「台積電在日本主要生產22納米的高端通用品,我們則集中精力做最尖端的產品。我們(和台積電之間)有著很好的分工合作。」其實台積電尚未正式宣佈在熊本做22納米的晶片,只是今後有可能會往這個領域前進。

無論如何,台積電生產的都是最有市場的晶片,給拉辟達斯留下的都是風險大、投資多、市場窄的2納米市場。把這說成「分工」,怎麼看都有一些掩飾不住的尷尬味。

其三,必須承認,台積電投資建廠對拉動熊本經濟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台積電來投資,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熊本這個多年寂靜之地的房地產竟然紅火了起來。還不止房地產,和半導體相關的加工廠,短時間內在台積電工廠周邊便設立了數百家,數萬億日元的產值估計會在今後數年內湧現。

日本企業也開始跟著投資。從公開的報導看,索尼、京瓷等均已「跟風」,包括熊本在內的日本九州地方,到2023年8月為止,製造業投資一下子比上一年增加了1.1倍,其中半導體更是上一年的3.8倍。經濟波紋效果明顯,讓地方政府樂開了花。

所以說,台積電來日本投資建廠,即便只是做來料加工,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中國有些人對此全然無視或冷嘲熱諷,未免有失公允。

連結:陈言:不吹不黑,评价一下台积电在日本的投资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