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即便全力配合中共審查,但它在中國的噩夢恐遠未結束
文/voa許寧
美國蘋果公司最近又因配合中國當局審查,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在中國新出台的網路管理規定下,蘋果可能徹底移除那些當局禁用的西方應用程式。分析說,美中緊張關係下,蘋果公司即便全力迎合中國審查要求,其在華經營也難逃北京的更多的打壓。
中國新規下 蘋果應用商店「漏網」APP恐將下架
中國一項新審查制度的實施,可能會封堵中國國內線民使用蘋果手機翻牆使用境外應用程式(app)的一條途徑。
中國去年8月開始實施《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式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由負責中國網路審查的網信辦對應用程式(app)分發平台進行備案管理。
今年9月27日,網信辦公佈第一批應用程式分發平台名稱及備案編號,美國蘋果公司的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不在此列。而中國的小米、華為、OPPO、Vivo、百度、微博小程式以及包括韓國三星在內的app平台都名列這份「應用程式分發平台備案清單」上。
有分析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可能是為了應對中國境內用戶利用技術漏洞、下載和使用被禁應用程式的做法。
許多在中國網路防火長城內被禁的程式–例如Instagram、X(前身為推特)、臉書(Facebook)、YouTube和WhatsApp–雖然無法在中國大陸正常使用,但下載了這些應用程式的iPhone使用者通過虛擬私人網路絡(VPN)登錄、連接國外的互聯網伺服器,仍然可以使用這些app的服務。
蘋果公司9月27日立刻更新了app上架要求,要求在中國大陸上架的app必須具備互聯網資訊服務提供者(ICP)備案號,如果海外App不申請備案號,則無法在中國大陸上架。
ICP備案號由中國工信部核發。除了ICP備案號以外,遊戲app必須取得網路遊戲出版物號;圖書和報刊雜誌app必須持有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網路出版服務許可證》;新聞app必須持有中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頒發的《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宗教內容的app必須持有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互聯網宗教資訊服務許可證》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蘋果中國公司的員工在這不久與中國官員會面,討論了對備案新規的擔憂。但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員告訴蘋果,必須嚴格執行禁止未註冊外國應用的規定。
由於出品相關在華被禁軟體的西方公司不太可能配合中國政府的備案要求,這意味著蘋果應用程式商店將不得不將這些app下架。
應用程式平台受到中國新規的影響,並非蘋果在中國面臨的唯一業務挑戰。此前有消息說,中國政府和國有企業禁止工作人員使用蘋果iPhone手機。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中國沒有出台禁止購買和使用蘋果等外國品牌手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檔」,但又同時公開批評蘋果手機的安全性。
地緣政治危機與公共事務諮詢公司Magpie Advisory首席執行官、大西洋理事會客座資深研究員亞歷山卓·加德紮拉·特爾吉烏(Aleksandra Gadzala Tirziu)說,中國最近對蘋果公司施壓「首要原因是政治,而不是經濟」。
她對美國之音說:「這反映了習近平和中共對國家安全的看法越來越寬泛,其中核心是中共所稱的‘意識形態安全’及其保護免受外國影響的要求。」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技術與國家安全項目助理研究員薩姆·豪威爾(Sam Howell)對美國之音說,在美中關係緊張持續的情況下,北京出於國家安全和經濟方面的考慮,格外重視收緊資料安全規則和加強國內審查。
她說:「蘋果iPhone禁令和移動應用程式規則是一項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用國內製造商開發的產品取代外國技術,並堵住允許中國iPhone用戶下載Instagram和YouTube等西方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漏洞。」
蘋果配合審查 北京仍嫌做得不夠
中國不僅是蘋果公司主要的代工製造基地,也是該公司的重要市場。《金融時報》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應用市場,擁有超過260萬個應用程式。據估計,中國的應用程式支出占全球總額的40%以上。
《華爾街日報》援引市場調查公司Sensor Tower的統計,過去十年,Instagram、推特、臉書(Facebook)、YouTube和WhatsApp這五款國外媒體應用在中國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7億次。
中國加緊對蘋果的應用程式審查並不令人意外。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數字經濟研究員、斯坦福大學網路政策中心「數位中國」(DigiChina)專案主編魏光明(Graham Webster)對美國之音說:「在中國運營的應用商店已經受到了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
新美國安全中心豪威爾說:「到目前為止,蘋果似乎願意應對中國日益敵對的商業環境,滿足中國官員的要求。蘋果在收入增長和製造方面嚴重依賴中國,保持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對蘋果的商業戰略和盈利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不過,分析人士說,蘋果雖然長期配合中國政府的種種要求,但在北京看來,與中國公司相比,其服從審查的馴服程度還遠遠不夠。
「中國數字時代」編輯、曾在中國新浪微博擔任內容審查員的劉力朋認為,蘋果在中國面臨一種尷尬的境況:配合北京審查受人詬病,但仍不如中國本土公司「敏捷」。他說,蘋果不受中國政府信任, iPhone已經成為政府的眼中釘。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此前分析,蘋果應中國政府要求配合審查的資料發現,除了對具有歧視性的、色情、非法商品和服務的內容進行審查以外,蘋果公司還進行政治敏感詞審查,例如,蘋果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刻字服務中,建立了一個敏感詞庫,國家領導人、異議人士、獨立新聞媒體機構的名稱、與宗教,民主,人權相關的詞語都羅列其中。
但劉力朋說,蘋果的許多審查工作是在美國進行的,包括敏感詞庫的建立。相比那些將審查職能設立在北京的中國科技公司,蘋果的敏捷度遜色許多。
劉力朋說:「微博、位元組跳動,它們回應審查的敏捷度相當高。有報導說,位元組跳動每天收到200條網信辦的指令。 它們每天要立即去回應大量的指令,這蘋果是做不到的。」
「蘋果在美國去執行(審查),北京、中國官方跟它溝通的那種(關係),不像位元組跳動建立的那些跟網信辦直通的部門,就沒有這麼敏捷。如果蘋果繼續想不在中國北京去建一個像中國(公司)一樣的那種特別敏捷、特別高效的審查,那上面的應用應該離下架不遠了。 …… (蘋果)應該是會把沒經過政府審批的app全部下架。」他說
美中競爭下 蘋果在華業務也成眾矢之的
蘋果公司在美中科技競爭與對立的格局下,常常陷入被動。2020年,美國商務部擴大對華為的制裁後,中國方面暗示會採取 「一系列反制措施」,對蘋果等美國公司進行調查和實施限令。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豪威爾警告,中國最近的舉動表明,蘋果在中國的日子可能越來越不好過:「中國共產黨顯然表明了加強國家對資料和數位服務控制的強烈欲望,最近的限制與美國對華為和TikTok的禁令非常相似。今後,蘋果可能捲入美中針鋒相對的政治爭端之中。」
雖然中國國內公司也受到中共加強對科技行業監管的影響,華為、小米等國內app平台都按要求根據新移動應用法規更新其應用商店規則並完成註冊要求,但蘋果、特斯拉等西方科技公司的在華經營將繼續受到額外審視與約束。
豪威爾說:「中國政府可能會繼續將國內公司視為比外國公司更能信賴、更可控,但國內科技公司也不能免受中國共產黨的監管要求。」
她說: 「與此同時,蘋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公眾壓力,要求其堅持其對言論自由、隱私和人權的承諾。接下來,蘋果將不得不想辦法處理各方不滿–來自中國國家官員的不滿,他們指責蘋果在過濾審查內容方面做得不夠,來自中國以外的人士的不滿,指責其屈從於國家審查。」
Magpie Advisory諮詢公司CEO特爾吉烏說:「蘋果現在有一個政治和經濟上的決定要做:它是否願意成為一個看上去服務中共的工具?」
與此同時,蘋果在中國的銷售也面臨中國國產品牌的挑戰。以華為為例,雖然美國的制裁近年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帶來了嚴重影響,但華為正在完善自己的鴻蒙(HarmonyOS)生態系統,在中國使用者中建立了更強的忠誠度,挑戰蘋果優勢。
雖然華為手機業務因美國制裁遭重創,但據諮詢公司Canalys統計,華為智慧穿戴設備、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市場的市場份額仍然保持彈性,華為2023年在這些類別中的表現與該公司2019年遭受美國制裁之前的表現相匹配。
調查說,華為生態系統產品的附加值很高,甚至超過了蘋果產品,反映出華為用戶可能希望在使用華為手機後「投奔」鴻蒙系統,重視度超過蘋果。
路透社援引美國銀行的研究部門的分析說,如果中國政府實施對iPhone禁令,將讓iPhone銷量將減少約500萬至1,000萬部。研究說,如果禁止將手機帶入官方工作場所,影響將會更大。
不過,華爾街仍然對蘋果在中國的業務前景充滿信心。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 Securities)資深分析師、股票研究部門執行總監丹尼爾·艾維斯(Daniel Ives)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儘管中國的環境被認為具有敵對態度,但蘋果在中國仍然是一個股票贏家。雖然情況並未一切美好,但我們相信蘋果在中國仍是一支頗具實力的支柱,政府的禁令最多影響50萬部iPhone,而不是5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