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經濟

雷蒙多會唔李強,盼美中在氣候變化、人工智慧和打擊芬太尼等問題上合作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會晤。(2023年8月29日)

文/voa松仁

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星期二(8月29日)會晤中國總理李強,雙方都表示要保持溝通,維護兩國間正常的經貿關係。

在美中關係日益惡化而且高層溝通不暢的情況下,拜登政府為防止兩國關係失控甚至出現擦槍走火,一直致力恢復兩國間的高層對話。雷蒙多是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以及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之後,前往北京訪問的又一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

「在一些其他領域的全球性關切,例如氣候變化、人工智慧、芬太尼危機,我們希望與你們作為兩個全球性大國進行合作,以造福全人類,」雷蒙多在會晤時對李強說。

李強則表示,中美兩國間良好的經濟關係和貿易合作不僅對兩國,而且對全世界有利。

美中兩國曾經互為對方最大的交易夥伴。但是兩國關係近年來在經歷了嚴重的跌宕起伏之後,美國最大的交易夥伴已經成為其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而中國的最大交易夥伴也被東南亞國家取代。

雷蒙多:美國永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

雷蒙多在會晤李強前,還與中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何立峰舉行了會談,她向何立峰表示,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

「雖然我們永遠不會在保護我們國家安全方面作出妥協,我要清楚表明,我們也絕不尋求脫鉤或打壓中國的經濟發展,」雷蒙多對何立峰說。

據中國官媒消息,何立峰在會晤中就美國依據「301」條款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美國對華出口管制以及對美中雙向投資施加的限制等問題表達了中方的關切。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2018和2019年間為反制中方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強迫在中國運營的美國公司向中方合作夥伴轉移敏感技術而對成千上萬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了價值3700億美元的關稅。

雷蒙多在與何立峰會談前,還會晤了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雙方同意明年上半年在中國舉行第14屆中美旅遊高層對話。

路透社報導說,美中第13屆旅遊高層對話2019年曾在西雅圖舉行,而雙方同意恢復舉行這一對話表明,兩國都認識到加強人文交流對改善兩國關係的重要性。

路透社表示,雷蒙多將擴大兩國民眾的觀光旅遊視為她此次訪華的重要任務之一。美中兩國本月宣佈將目前兩國間的民航航班翻一番,但是這與新冠疫情前兩國間的定期航班相比還不到那時的一個零頭。

雷蒙多曾表示,如果中國遊客訪美的人數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那將給美國經濟創造300億美元的價值並增加美國五萬個就業機會。

雷蒙多結束對北京訪問後,星期三將前往上海,並參訪美中合資經營的上海狄斯奈樂園。

路透社報導說,隨著美中關係的惡化,越來越多的在中國運營的美國公司開始抱怨在中國遭遇的新挑戰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北京也嚴厲抨擊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全面的先進半導體晶片技術和設備禁運。

雷蒙多星期一在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的會談中特別提及英特爾(Intel)和美光(Micron)等美國企業在華遭受不公平待遇,以及中國最近對鎵和鍺實施出口限制等問題。

雷蒙多與王文濤在會談中同意建立一個出口管制執法資訊交流機制,並設立一個副部長級的雙邊商務問題工作小組。

美國商務部主管出口管制執法的助理部長馬修·阿克塞爾羅德(Matthew Axelrod)星期二在北京與中方對口官員舉行了美中出口管制執法資訊交流機制的首次會議。

雷蒙多星期一表示,這一機制提供了一個減少對美國國家安全政策誤解的平臺,但是華盛頓不會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作出妥協或進行談判。

連結:雷蒙多会唔李强,盼美中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和打击芬太尼等问题上合作 (voachinese.com)

雷蒙多訪華促成美中新建溝通管道,但緊張關係尚難真正緩解

文/voa孫承

在歷經四個多小時的談判之後,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星期一宣佈,美中兩國同意就兩國間的經貿往來建立新的溝通管道,其中包括一個新的商務事務工作組和出口管制資訊交流機制。

「美國承諾對我們出口管制執法戰略保持透明,」雷蒙多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說。「為了向你們展示我們是如何嚴肅對待此事,有關資訊交流的首次對話明天在北京舉行。」

在此次雷蒙多中國之行之前,已經相繼有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和氣候特使克里等三位拜登政府的重要官員先後在短短一個多月裡連續訪問中國,希望與中國加強對話與溝通。但雷蒙多之前的幾次訪問被普遍認為,雙方除了同意進一步對話外,尚未取得任何具體成果。

除了建立新的溝通管道和成立了工作組外,在這次美中經貿團隊多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接觸中,雙方還同意召集各自的專家,就加強對商業機密和保密資訊的保護進行技術討論,並定期在部長和部長級別就商業和經濟問題進行溝通,並至少每年面對面會晤一次。

「我把這看成是過去兩三年中(美中)緊張局勢的溫和緩解。」美國前商務部官員、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湯瑪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對美國之音說,這進一步顯示雙方都決心降低美中關係的溫度,而建立某種形式的對話、以後定期會面討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是該過程的一部分。此外,這也表明中國「非常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非常擔心美國及其盟國的行動可能會在某些方面進一步削弱中國經濟,例如通過出口管制,他們願意進行這種對話。」

雷蒙多啟程前曾與拜登總統討論這次中國之行,拜登總統的資訊是,加強與中國的對話可以緩解緊張局勢。

「我們希望建立穩定的商業關係,其核心是定期溝通,」雷蒙多說, 「我們需要溝通以避免衝突。」

目前距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訪問美國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溫蒂·卡特勒(Wendy Cutler)對路透社表示,「北京有興趣與美國合作,以確定經濟關係中有可能進行合作的實際領域。」

卡特勒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建立兩個新的美中工作組是確保兩國商務部長各自的工作人員在雷蒙多部長本周訪華之後繼續保持接觸的重要一步。」

商界寄溝通予厚望

雷蒙多部長表示,為了準備這次旅行,她已經與近150名商界領袖進行了交談,他們向她傳達了一個共同的資訊:我們需要更多的溝通管道。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星期一在給美國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他們「對政府和中國採取措施解決兩國之間持續存在的商業和貿易問題表示讚賞。」

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行業協會的負責供應鏈和海關政策副總裁喬納森·戈爾德(Jonathan Gold)說,這對解決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至關重要,其中包括強制技術轉讓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兩國繼續保持合作是未來的最佳途徑。」

與前幾位美國高級官員訪問不同的是,這次雷蒙多的四天訪問包括了中國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上海。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Eric Zheng)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從雙邊關係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步驟,因為過去,兩國政府更多地關注戰略對話、國家安全等問題,而他們一直認為,在經濟和商業問題上進行「平行討論」非常重要。他說,財政部長耶倫最近訪問了中國,她已經開始與中國的財政部長進行了一些對話和討論,但作為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角色更多地涉及商業方面,因此,他們希望她能夠重新與中國的同行展開這種平行討論,重點關注更多的商業問題。

「我們將這視為一個非常積極的表態,我們希望兩國政府將繼續進行討論。」鄭藝說。

上海美國商會代表大約3000名成員,其中約三分之一為大型跨國企業,很多已經在中國經營了幾十年。鄭藝表示,總體而言,企業對能夠在中國這個戰略性市場繼續增長感到有希望,他們會員中的大多數公司在中國表現良好,希望能夠繼續在這個戰略市場上繼續成長,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問題、挑戰,比如透明度不足、智慧財產權保護不足、缺乏公平競爭環境等。

「目前,我認為我們公司最關注的問題是美中緊張關係,雙邊關係。」鄭藝說,「所以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問題。」

從出口管制、投資限制到將中國列入各類黑名單,美國對中國的絕大部分制裁措施都在雷蒙多領導的商務部許可權之下,但是作為商務部長,雷蒙多的另一同樣重要的使命也包括促進兩國貿易,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雷蒙多星期一在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的會晤中提出了對包括英特爾和美光科技等美國企業遭受不公平待遇、以及中國最近對鎵和鍺出口的限制等議題。「我們正在盡職盡責,我們將進行正式溝通,」她在與企業官員的會議上表示。

尚不可過於樂觀

美中兩國星期一雖然在深化溝通的問題上取得了罕見的共識,但分析人士提醒說,現在還遠遠不能過於樂觀。

康奈爾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專案主任艾倫·卡爾森(Allen Carlson)指出,出口管制執行資訊交流是一個令人愉快的驚喜,但不應過於解讀為可能會在兩國關係中構成某種轉捩點。卡爾森注意到,從發佈的聲明與背景中來看,北京和華盛頓在關鍵經濟問題上仍存在較大分歧,更不用說與安全有關的問題。「最多這只是在穩定一個依然充滿風險和脆弱的關係方向上的一小步。」

亞洲協會的卡特勒指出,對美國來說,困難的部分將是不能讓中國對出口管制執法交流小組的期望過高,「同時商業小組又能取得有意義的成果,以解決美國企業和工人的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常常把同意溝通和談判作為是中國的一種讓步。哈德遜研究所的杜斯特伯格說,試圖將開放對話和定期對話視為一種讓步,然後依靠商界向政府施加壓力。他說:「我認為中國的策略是在開放這些對話方面做出讓步,然後我相信他們想看看美國商界特別是華爾街是否會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緩解在出口的管制、或減少限制外國在美直接投資以及美國企業對外投資等問題上對中國的強硬態度。」

雷蒙多的訪問要到本星期三結束,目前還不清楚兩國是否還會取得哪些有助於改善關係的進展。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美中兩國關係仍僵持不下、美國國內輿論的強大壓力之下,雷蒙多此行很難取得真正的重大突破。

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週一就拜登政府決定成立該工作組發表聲明。麥考爾說,「拜登行政當局決定與中國共產黨聯手,與中共官員建立一個出口管制和商業問題工作組,這充其量是幼稚的,而且也是危險的。」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也在推特上說:「共產主義中國想要摧毀美國,雷蒙多部長必須站出來對抗我們最大的對手。」

康奈爾大學的教授卡爾森,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顯然在國內面臨著很多重大挑戰,而拜登總統也正在面臨即將到來的激烈的2024年大選,「換句話說,對於那些希望看到美中關係更加穩定的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好日子,但它不過是一個可能充滿疾風驟雨的一年中的一天而已。

連結:雷蒙多访华促成美中新建沟通渠道,但紧张关系尚难真正缓解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