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僅6.3% 低於預期 評論:人民幣計價恐高估
文/rfa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7月17日)公佈第二季經濟數字,中國在房地產表現、整體出口、居民消費和工業生產表現,全線下滑,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只有6.3%,低於市場預期,如何處理再惡化的青年失業問題也備受關注。國家統計局強調,中國消費拉動經濟貢獻高,經濟持續向好。
但評論表示,官方按人民幣計經濟增長忽略貶值因素,料經濟實際增長不足3%,信心不足和失業情況未見起色,中國經濟不僅難以達標,其他社會問題更會逐步浮現。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公佈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為6.3%,低於市場預期的7.3%,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萬多億元,同比增長5.5%。
至於失業情況,6月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但16至24歲青年失業問題再惡化,創21.3%的新高。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再萎縮,上半年下降7.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3%。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強調,有信心全年經濟增長能達標,但出口、消費和房地產投資表現均下滑,如何達標成為媒體追問的重點。付淩暉相信,消費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付淩暉:中國經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逐步回升向好,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8%,居民收入在穩步擴大。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隨著整個經濟迴圈,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逐步暢通,下階段我們看到消費對增長的拉動會持續顯現,對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經濟學者司令表示,去年中國受封城影響,經濟表現低迷,但疫後中國經濟也未見改善,證明經濟回升只是官方的幻想與宣傳,實際增長可能更差。
司令:國家統計局是以人民幣作為單位價格,價格如果不變的話,等於說中國現在今年的這個59萬多億GDP的總量,沒有考慮到人民幣貶值。那麼如果考慮人民幣貶值和實際通貨膨脹率,今年的1元怎麼可能和去年1元相比呢?所以說這59萬多億,其實是大大縮水,中國今年實際GDP的這個增速不是5.2%,而是只有2.9%至3.25%左右,也只有這個水準。
司令表示,中國無法處理外資外流、出口疲弱等問題,無助改善年輕人就業情況,民眾對未來缺乏信心,更難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估計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只會更差。
評論:中國多項經濟數字皆萎縮 今年增長難保5.5%
經濟評論人蔡慎坤表示,經過官方審查的經濟資料,也無法達到外界預期,反映中國經濟表現的問題,已到官方難以自圓其說的嚴重程度。
蔡慎坤:現在的問題是資料造假都已經做不下去。很多的資料實際上都是在下降的,但當綜合起來,又說居然在增長,這是說不過去的,尤其是出口,整體是大幅度下跌。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還是房地產銷售,還是個人的消費,總體的趨勢包括失業率,也是在往下走的,現在的粉飾的資料都很難自圓其說,第三季度的經濟肯定只會更加的糟糕,今年保5.5%是非常困難。
蔡慎坤表示,中國沒有出現疫後的經濟複甦,不僅是市場去中國化的外在因素,內部對未來缺乏信心更嚴重。
蔡慎坤: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沒有信心是不可能帶動經濟的增長。在這種政治氛圍的政策不明朗,政策多變,對企業和老百姓的不停折騰,使得沒有企業和個人願意投資,願意與國家經濟一同成長。沒有信心的情況下,現在每一個行業都已面對巨大的困難。
蔡慎坤估計,中國的年輕人失業率,實際上可能已高達4成,相信官方在無計可施,為防止失業的年輕人通過網路連結反政府,只會加強網路控制,保持政權穩定。
連結: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仅6.3% 低于预期 评论:人民币计价恐高估 — 普通话主页 (rfa.org)
不如預期 中國第二季GDP成長6.3%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季對季僅增長0.8%,且青年失業率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讓外界越發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分析師怎麼看今年的中國經濟數據?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7月17日)公佈中國最新經濟成長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為6.3%,雖高於今年前3個月的4.5%,但增速低於外界先前預期的7.3%左右,顯示中國的經濟復甦動能遲緩。若以季對季的增長來看,中國第2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僅增長0.8%。
路透社報導,由於國內外需求疲軟,中國經濟第2季度增長乏力,疫情後的增長勢頭迅速減弱,政策制定者面臨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的壓力。
同時,中國正面臨保持經濟復甦,並控制失業的艱钜任務,但任何激進的刺激措施,都可能加劇中國的債務風險和經濟結構扭曲。
中國今年的目標是實現5%左右的增長,這是中國數十年來最低的經濟成長率目標。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中國今年若想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困難;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3%,低於官方去年設定的5.5%的目標。
青年失業問題更嚴重
週一的數據還顯示,6月份中國青年失業率躍升至創紀錄的21.3%,高於先前5月份的20.8%,顯示失業問題仍然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淩暉坦言,中國青年人失業率仍然在走高,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應對青年人失業率問題還要關注。
「中國的經濟復甦從『不好』變成『很差』。」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的經濟學家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中國的需求低迷,使企業在招聘方面猶豫不決,在擴大業務之前採取觀望態度。
他說,2022年反覆的政策和封控,加劇了企業的猶豫。
克魯斯補充道:「不幸的是……商業活動的復甦需要更廣泛的需求提升。這種僵局使商業活動持續疲軟。」
一些中國政策內部人士和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包括增加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財政支出、為消費者和私營企業提供更多支持,以及放鬆一些房地產政策。但分析師認為,中國的政策不太可能出現快速轉變。
目前,外界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本月稍晚將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會制定今年接下來的政策路線。
分析師:後疫情繁榮已經結束
今年第2季的數據,雖然是中國自2021年第2季度以來最快的年增長速度,但由於去年上海等大城嚴格的新冠封控造成的經濟問題,使得基期過低,讓今年同期的帳面增長數字「虛高」。
匯豐銀行(HSBC)大中華區經濟學家Erin Xin解讀,「在某些領域,特別是服務業,復甦尤其強勁」,但她也補充說,中國的消費水準尚未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準。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亞洲外匯策略主管Alvin Tan表示:「(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僅有6.3%,這是一個相當令人失望的數字,因此顯然(經濟復甦)這一趨勢正在放緩」。
「按照這樣的減速速度,現在實際上存在(年度經濟)增長目標可能無法實現的風險——如果經濟繼續以這種速度減速,這5%可能無法實現」,Alvin Tan說。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經濟學家Carol Kong表示:「數據表明,中國的後疫情時代的繁榮,顯然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