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禁台灣水產飲品 評論稱「蓄意打壓、以商逼政」
文/法廣
針對中國對台灣實施水產、酒類等產品禁令,行政院長蘇貞昌星期天受訪時批評,這是以行政手段幹預貿易,違背世貿組織WTO的規範,對台灣不但處理時間縮短,更是特別嚴格、歧視。目前除了申訴之外,政府也會協助受害的相關業者,循過去所累積的經驗,要讓農漁民、業者的減少損失,行政院會大力支持。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道,針對中國幾乎全禁台灣水產品輸入,蘇貞昌說,民間買賣有一定規矩,國際貿易也有一定規範,而中國和世界貿易對自己訂出一套,必須經過行政流程爭取登記等等,政府已協助業者補件了3000多件,中國突然之間又禁止,而且不通知,只用網站宣佈的方式,明顯以行政干預貿易,違背WTO的規範。
另一方面,中共國台辦週五晚表示,暫停進口台灣午仔魚、秋刀魚、魷魚等水產品的報導與事實不符;所謂「無預警禁止進口」純屬刻意炒作。
據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部分台灣輸大陸食品企業註冊訊息不完整,不符合大陸方面要求,有關主管部門暫未對這些企業給予註冊。這是正常的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希望台灣食品企業儘快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符合要求的企業註冊訊息。
然而,台灣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則指出,此事件與中國去年4月要求輸銷產品到中國的各國業者須依規定登記有關。目前主要是100多家企業申請輸往中國,主要品項是魷魚、秋刀魚及午仔魚,只有1家獲准。
另據陸委員在週四新聞稿說,對於這次中國海關無預警暫停台灣水產品輸陸表示遺憾與不滿。並表示衛福部食藥署將持續會同農委會等相關主管機關向陸方瞭解相關情形,要求陸方提出合理說明,並儘速處理台灣業者註冊或補件事宜,讓業者產品順利輸陸。
陸委會還指出,陸方相關舉措是否會有政治因素,台灣不願臆測。但陸方不但行政怠惰未完成審查,且一貫以未先通報之方式,突襲性阻擋台灣業者產品輸陸,政府表達「嚴正抗議」,也呼籲陸方儘速解決,以維護台灣業者權益。
此外,自由時報周日報道,中國海關總署藉口註冊資訊不完整,近期宣佈暫停台灣多項水產品進口,昨天又新增酒類與飲料等產品暫停進口。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貼文寫道,這兩年從鳳梨開始,到蓮霧、釋迦、石斑魚,台灣的農水產品屢次遭中國禁止進口,這些行為,無非是政治打壓、以商逼政,這只能讓大家更加認識到,中國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生意夥伴、和中國做生意有很大的政治風險,「在中國賺錢,無非是『向魔鬼討要零花錢』。即使短期可能盈利,但只要他一變臉,商人就會立刻血本無歸,甚至可能賠上整個身家」。
矢板明夫也認為,這絕對不可能是技術上的問題,「我在北京當過10年記者,認識很多日商和台商。無論是對中國商場邏輯的理解,還是對政府政策的認知,或對中國社會的融入程度,日商都遠遠不如台商。更何況,中國政府還有一個專門協助台商的政府部門,叫『台辦』。如果有日本政府和企業能知道的消息、做到的事情,而台灣政府和台商竟然不知道、做不到的話,那麼,除了中國在蓄意打壓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理由」。
矢板明夫總結,現在最重要的,是大家要齊心協力,幫助漁民度過難關,接著積極開拓其他市場。矢板明夫指出,「12月初,農委會與日本貿易商簽署備忘錄,每年至少採購5100公噸台灣鳳梨與香蕉。今年以來,日本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了台灣水果最大的外銷市場。
連結:中國突禁台灣水產飲品 評論稱“蓄意打壓、以商逼政” – 要聞解說 (rfi.fr)
蘇貞昌譴責中國大陸違規禁止台灣產品
文/法廣
在中國宣佈新的進口禁令後,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周日指責中國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歧視台灣。
台灣行政院長在中國推行新的進口禁令後批評北京。法新社今天引據台灣財政部報告,中國海關當局週五 突然暫停 從台灣進口某些含酒精飲料。該部表示,此舉與中國政府1月1日實施的一項規定有關,該規定要求所有向中國大陸出口食品和酒精飲料的出口商必須在中國海關註冊。
一些台灣公司的註冊案仍在中國方面的審查中。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批評北京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頒布自己的規則」,「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貿易」。
蘇貞昌今天批評說,中國對台灣特別嚴厲,是歧視台灣。他周日對記者說:中國已經要求台灣做這個,做那個。蘇貞昌說,台北打算向世貿組織上訴並幫助受影響的台灣公司。
法新社說,台灣的2300萬人口一直生活在北京入侵的威脅之下,北京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有朝一日會被收回,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通過武力收回。
自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北京加強了對台北的軍事、外交和經濟壓力,並已多次禁止進口台灣產品。特別是,中國對來自台灣的某些水果和魚類實施了禁令,以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對台灣的訪問,這次訪問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憤怒。
2021年,台灣鳳梨進口被停止,中國當局說在出口進中國大陸貨物中發現了蚧殼蟲。
據台灣中央社援引中國海關的消息說,截至週五,台灣出口商註冊的28個啤酒品牌中有11個被暫停。
受影響的公司中包括台灣國有的台灣煙酒公司。消息說,354種其他飲料中的123種也被暫停發貨,包括台灣食品巨頭企業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