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軍事

英國《衛報》:俄羅斯正贏得經濟戰,普京不會撤兵

英國超市內選購商品的民眾

文/觀察者網

「西方對俄羅斯發動經濟戰爭已經三個月了,但這並未如期按計劃進行。相反,情況確實非常糟糕。」

6月2日,英國《衛報》經濟版評論員拉裡·艾利奧特(Larry Elliott)撰文稱,俄羅斯正贏得這場西方發動的經濟戰。西方的一系列制裁,不僅沒有壓垮俄羅斯經濟,迫使普京撤兵,反而推高了能源價格,拉高了西方國家的通脹,讓盧布匯率越發堅挺。

他認為,西方國家雖然暫時不可能和俄羅斯妥協,但這是「遲早的事」。

文章開頭認為,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並非最佳選擇,但要優於「什麼都不做」或「出兵」。隨著局勢的升級,制裁烈度逐漸加強。

「但目前俄羅斯還沒有從烏克蘭撤軍的計畫,這並不意外,因為(西方)制裁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艾利奧特認為,西方制裁推高了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價格,大幅提高了貿易平衡,為軍事方面提供了資金。2022年前4個月,俄政府的財政盈餘可能達到了960億美元,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之多。

本周,歐盟宣佈部分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全球市場上的原油價格上漲,這給俄羅斯政府又帶來一筆「意外之財」。除了西方國家之外,俄羅斯在世界範圍內也有更多出口選項。

當然,艾利奧特認為,俄羅斯的經濟「並非沒有痛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由於從西方國家的進口大幅減少,今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8.5%。俄羅斯擁有維持經濟運行所必需的商品儲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商品將被耗盡。

但另一方面,歐洲現在只是循序漸進地擺脫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這也讓俄羅斯避免一場眼下的金融危機。再加上俄羅斯的資本管制和健康的貿易順差,俄政府「有足夠時間」,從那些願意規避西方制裁的國家中,找到備選的出口國。

艾利奧特提到一個細節,近期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雖然各國政治和商業領袖都在譴責俄羅斯,但私底下,人們卻更為擔心長期的經濟成本。

他以英國為例稱,俄烏局勢升級後,英國的年通貨膨脹率為9%,是40年來的最高水準。汽油價格也創下了歷史新高。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為了應對通脹,已經在四個月內第三次提出新的支持法案。

俄烏戰爭帶來的一個結果是,西方國家可能要面臨一段時間的緩慢或負增長和通脹上升的時期,與上世紀70年代的滯漲類似。包括英國央行在內的各國央行認為,他們必須通過提高利率來應對接近兩位數的通脹,而失業率勢必會上升。其他歐洲國家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為嚴重,因為他們更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西方國家之外,將面臨饑荒的問題。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小麥和玉米出口大國,兩國合計小麥出口量占全球小麥供應量大約三分之一。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主任大衛·比斯利(David Beasley)已經表示:「目前,烏克蘭的糧倉已經滿了。與此同時,世界上有4400萬人正面臨饑餓。」

目前,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都在擔憂人道主義危機的出現。非能源出口的發展中國家,可能要面臨能源、糧食,以及連帶的金融危機。斯里蘭卡已經成為俄烏衝突依賴,第一個面臨債務違約的國家,但「不太可能是最後一個」。這也是30多年來,世界面臨的第一場全面債務危機。

艾利奧特文章最後稱,雖然美國為烏克蘭提供了武器,如最近的高機動炮兵火箭系統(HIMARS),但從目前局面來看,俄羅斯不太可能在軍事上「徹底失敗」。普京不會無條件投降,但經濟戰帶來附帶損害的可能性卻顯而易見,發展中國家將面臨饑荒、騷亂和債務危機。

「與俄羅斯政府妥協,目前這讓人很難接受。但經濟現實卻表明一件事:遲早(雙方)會達成協議。」

連結:英国《卫报》评论文章:俄罗斯正赢得经济战,普京不会撤兵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