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改貿易不公 戴琪:專注美國經濟獨立
文/RFA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三告訴國會,是時候改變下一階段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應專注讓經濟獨立於中國,而非施壓中國改變「不公平」貿易行爲,因爲華府仍無力迫使中國商業行爲出現根本改變。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三出席國會作證時表示,有鑑於美國目前無力迫使中國改變不公平的商業貿易行爲,因此下一階段的對華貿易政策,將專注於美國的經濟獨立而非施壓。
戴琪受邀至美國衆議院籌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作證,她表示,在前總統特朗普政府時期,中美兩國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進行會談,但未能產生結果。中國只遵守符合其自身利益的義務,華府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商業行爲。
施壓中國無效? 戴琪呼籲專注美國經濟獨立
針對美國貿易議程的下階段主要目標,戴琪表示,美國需要重新校準與中方的關係,接下來的戰略須突破「僅僅施壓」中國放棄被華府視爲不公的貿易行爲,而應轉於專注讓經濟獨立,包括捍衛美國的價值觀和經濟利益,「避免受到中國不公平經濟政策和做法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以及在過去幾個月來,日趨明顯的是中國繼續致力於以國家爲中心的經濟體系和計劃,當中不包括解決我們或盟友關切的有意義的改革。」戴琪說,她並在前一日公佈的書面證詞中,點出了中國當局不公平的貿易作爲,包括由政府主導的產業規劃、壓迫勞動權利,與脆弱的環境監管。
「在未來,我們的戰略將不僅僅侷限於敦促中國做出改變,還需要大力捍衛我們的價值觀和經濟利益,使其免受中國經濟政策和行動的負面影響。這意味著我們還將繼續探索新工具和投資戰略,以捍衛我們的利益並幫助我們保持競爭力。」
中國「老套路」只遵守符合自身利益的義務
戴琪表示,從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到各種雙邊高級對話都可看出,中國顯然只會遵守符合它自身利益的貿易義務,這已經是「老套路」;而美國一再尋求獲得中方承諾,卻只發現中方的後續行動和現實的改變仍難以捉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則抨擊美國單邊霸凌和「長臂管轄」,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他表示:「中國政府一貫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尊重市場規律,反對保護主義,致力於促進全球經濟和貿易健康穩定發展。所謂「扭曲市場行爲」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
戴琪在今年3月1日發佈的年度性貿易報告時,就曾提出「重新校準美中貿易關係」。該報告不僅詳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爲,更強調美國會通過所有方式應對由中國政府領導的「非市場經濟」舉措。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1月與中國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北京承諾在2020年和2021年至少擴大采購兩千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及服務。戴琪在去年十月也就此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進行了貿易談判。不過,根據美國商務部2月8日公佈的貿易數據,中國僅完成了該協議採購目標的57%,未能在去年底前,按照中方承諾的數量購買美國的飛機、大豆、能源、服務和其它產品的數量,甚至不及美中貿易戰前中國從美國採購商品的水平。
戴琪:與盟友合作 強化美國競爭力
「我們不能坐等中國改變。現階段我們對價值超過 300億 至 40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但這並沒有促使中國做出改變。因此,我們需要繼續努力,對中國的改變施壓(方式)。我們需要從自身開始開發新工具,使製造基地和投資迴流、重建,這是我們需要繼續推進的計劃。」戴琪回應國會議員提問時表示。
戴琪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認知到,需要國際盟友合作、採取一致行動,以應對中國不符合現代全球貿易體系的政策和做法。她列舉已實施的政策包括,釐清依賴中國貿易的相關產業,以及美國勞工如何受到中國政策的影響,例如鋼鐵業和太陽能產業,以及中國鎖定的關鍵產業和高科技領域中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半導體等。相關政策提倡應在美國從事「戰略性投資」,不再依賴中國。
戴琪還呼籲美國國會通過「跨黨派創新法案」( Bipartisan Innovation Act),批准用於半導體制造和研究的520億美元的撥款議案,真正提高美國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