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準會加息決心已定
文/綜合報導
考慮到「拔地而起」的通脹、不斷加劇的供應鏈危機以及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引發經濟衰退對就業市場不利等因素,美聯準會不再堅守超級寬鬆政策,計畫3月份結束淨資產購買,甚至同時加息,並於今年晚些時候啟動縮表。但隨著美聯準會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必然貶值,股市和債市也肯定開始動盪不安,一些積重難返的國家還可能發生政局動盪。
面對40年來最高水準的通脹,接近50年低點的失業率,繼續由鮑威爾率領的美聯準會不再堅守超級寬鬆政策,計畫3月份結束淨資產購買,甚至同時加息,並於今年晚些時候啟動縮表。美聯準會的底線是,政策調整不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美國金融市場可以忍受短時間的價格調整,而新興市場國家務必要系緊「安全帶」。
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於本週二就提名鮑威爾連任美聯準會主席舉行的聽證會上,鮑威爾表示,如果復蘇進展符合預期,美聯準會已準備好快速行動。3月份結束淨資產購買,年內加息,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縮表。
鮑威爾決絕的表態,一是因為美國「拔地而起」的通脹水準。
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2021年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增幅大於11月的6.8%,這是1982年以來的最快增速,也是通脹率連續第3個月超過6%。剔除波動劇烈的食品和能源類別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在12月同比上漲5.5%,增幅大於11月的4.9%,為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紐約聯準會最新的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受訪者預計1年後的通脹率為6%,3年後為4%,相對于美聯準會2%的目標,通脹預期處於相當高的水準。而就業報告顯示,12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9%,接近50年低點,平均時薪上漲4.7%。
美聯準會可不希望看到工資上漲推動物價大幅攀升。簡單講,通脹高於預期,就業市場非常強勁,這種情況的結果必然是收緊貨幣政策。鮑威爾坦言,與美聯準會的最大化就業目標相比,目前需要關注通脹和保持物價穩定「稍微多一點」。他強調,美聯準會具有採取必要措施控制物價上漲的決心,將使用工具令通脹重回目標,以防止高通脹變得根深蒂固。
鮑威爾下定決心啟動緊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來自美國的供應鏈危機不斷加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由於無法或不願在國際旅遊等服務上花錢,美國人轉向了購買更多商品,導致汽車和家電等大件商品的供應問題一直十分突出。目前,聖誕運輸高峰已經結束,但集裝箱船堵塞仍在加劇,港口庫存不斷積壓,這意味著供應鏈問題沒有得到緩解。現在,美國三大海岸線上等待泊位的船隻數量約150艘。碼頭工人、司機需求都存在較大缺口。美聯準會解決不了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危機,只好通過提高資金價格來遏制需求,這種思維模式真是十分標準的「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鮑威爾加快緊縮步伐的第三層考慮是:如果高通脹過於持久,屆時將導致貨幣政策更加收緊,這可能引發經濟衰退,反而對就業市場不利。因此鮑威爾也提到在加息和縮表後,美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適度寬鬆、防止出現導致經濟衰退的過度緊縮狀態。這番恰到好處的表態,既滿足了議員們的要求,又討了華爾街的歡心。怪不得美國股市在鮑威爾表態後竟然快速上漲。
鮑威爾並未明言首次加息的時間,但是短短一周之內,已經有4位地方聯準會主席表態支持3月份加息,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花旗集團等華爾街巨頭也紛紛預期3月份加息,掉期市場預計美聯準會在3月份加息的概率為80%。
必須明確的是,儘管美聯準會調控貨幣政策的能力日益嫺熟,鮑威爾也不敢保證分寸能夠拿捏得恰到好處。
世界經濟論壇的年度風險報告顯示,對全球前景的悲觀情緒顯著增強。未來5年,主要的經濟風險是資產泡沫的破裂和債務危機。由於緊縮政策會推升實際利率,對高負債公司造成巨大壓力,其債務負擔的可持續性將遭受質疑,進而引發拋售。今年初的4個交易日裡,10年期美債實際利率大幅攀升了30多個基點至-0.78%,達到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不是什麼好兆頭。但美聯準會並不忌諱以暴跌的方式迅速修正美股估值,「洗洗可能更健康」。只是,隨著美聯準會貨幣政策收緊,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必然貶值,股市和債市也肯定開始動盪不安,一些積重難返的國家還可能發生政局動盪。至於這兩年風光無限的黃金和比特幣,真的可以告一段落,「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