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圍統台灣」論 為何讓蔡英文「emo」了

文/多維新聞 衛木槿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近日表示,中國大陸不需要動武,通過增強經濟實力,就能達成統一台灣的目標。對此,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回應,相較軍事衝突以生命作代價,經濟力量可以無孔不入,他表示,以台灣立場會以照顧台商、歡迎台商回流,並加入到美國重組供應鏈的行列中,以加強台灣經濟實力。
從邱太三的回應可以看到,普京的台海判斷可能戳中民進黨政府的軟肋,畢竟上述回應底氣顯得有點虛弱,該問的是,到底台灣官方在怕甚麼?這可從幾個面向觀察。

首先,兩岸經貿數字實際仍在成長。就台灣官方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對大陸(含香港,下同)進出口額在1至9月累計分別達611.65億和1384.6億美元,貿易順差772.9億美元。
而據大陸海關統計資料,今(2021)年1至9月,大陸對台出口(即台灣自大陸進口)570.5億美元,成長32.6%;大陸自台進口(即台灣對大陸出口)1,824.7億美元,成長28.9%。前三季,台灣對大陸享有貿易順差仍達到1,254.2億美元,去(2020)年同期的數字則是992.8億美元。
雖然兩岸官方統計資料略有差距,但兩岸貿易的緊密度與互賴越深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根據台灣貿易資料計算,將台灣前九個月的出口額減去最大出口地大陸的額度,卻會發現貿易餘額瞬間轉為逆差431.1億美元。
▼從2021年前三季的進出口資料可知,大陸是台灣主要貿易伙伴:


由此可見,光靠美國出口根本難以實現順差。且就算如邱太三所言,「很多人認為是越來越依靠大陸,但實際上很多產品最終都賣到美國去了」。因此台灣要加強注意美國供應鏈調整並配合。此說法或可理解,台灣應分散製造業供應鏈至東南亞地區,或是在台灣島內生產。
不過,這兩條路對台商而言都不容易,一方面要將固定資本進行遷移成本極高、加上台商在東南亞地區經商環境因著文化差異,相較大陸辛苦;另外,如果在台灣島內自製,以當前台灣制環境要能直接做成成品輸出美國,在生產環境長期「五缺」下(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台灣能否承受都是問題。
▼蔡英文政府大力鼓吹與宣傳台商回流政策:







其次,在期待台商回流部分,如果檢驗蔡英文政府自2018年推動的「台商回流」成果,據台灣財政部統計,依循「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回流的台商資金有新台幣3,548億元申請匯回,實際匯回2,704億元,在這些資金中,截至8月14日,有960億元資金進行實質投資。
換句話說,台商匯回的資金僅三成五投入實質投資,那麼其他的資金去哪了?可想而知,應該是流入房市與股市,投入資產價格的炒作對台灣整體經濟幫助有限。由此可知,就算資金回台,台商是否願意投資生產,從資料來說是給了反面印證。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如大陸封鎖台灣出口,台灣究竟是痛還是不痛?不遠的殷鑑就在台灣鳳梨、釋迦與蓮霧等果品因病蟲害檢疫的理由被大陸禁止進口,該項訊息得到台灣農民的痛苦反映,以及蔡英文政府的慌張失措。
▼2021年中國大陸禁三種果品進口,民進黨政府應對顯得慌亂:







主管機關台灣農委會只得利用各種補貼填補缺口,比如在鳳梨方面砸下新台幣10億元、釋迦與蓮霧也再砸10億元,但未來還有多少個10億可砸或準備砸,這種補貼能夠撐多久?如果民進黨想要長期執政,就必須對民眾有所交代。
綜合上述,兩岸貿易的緊密,導致大陸只需對台動動小刀,台灣立刻能感到痛楚,而這個痛楚相較於戰爭帶來的立即禍害,反倒顯得深刻且綿長。也因此,目前兩岸僵持,和平統一機率越來越小,擺在眼前的可能走向只有戰爭或經濟制裁,而大陸在經濟上的動作會讓民進黨長期執政與否受到受影響。
▼蔡英文政府近日頻發佈台海局勢危險訊息:





也因此,蔡英文政府情願在台海戰事上打轉,這也能理解為何台灣軍事能力薄弱,台外交部長吳釗燮仍能對外宣稱台灣人「不畏戰」,因為就政黨利益考量,戰爭對民進黨權益損害較小、甚至可以藉此凝聚社會支持及向心力,且真正上戰場的也不會是這些政府官員。
而經濟上的制裁,就可能會讓執政者感到痛苦,這從2018年韓國瑜能在堪稱民進黨票倉的高雄地區異軍突起得到驗證,實乃因兩岸關係導致農產銷陸遇阻,造成人民的反彈。而在一次次的民怨中,會一點一點消磨民眾對蔡英文與民進黨的信任。
這也難怪,邱太三回覆的底氣如此虛弱,因為經濟剛好戳中了蔡政府的痛點,讓蔡英文「emo了」(大陸網路熱詞,意指負面情緒、抑鬱)。但不管何種選擇,真正要承受害處的都是台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