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

長賜輪可望脫困 船身接近擺正、成功上浮

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輪」(Ever Given)23日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中斷雙向運輸進入第6天

文/古文明

長榮長賜號卡蘇伊士運河進入第7天有重大進展,根據船隻追蹤網站「VesselFinder」的最新畫面,原先穩穩卡住運河兩端長賜輪已經不橫躺了,接近擺正方向。
長榮長賜號卡蘇伊士運河進入第7天有重大進展,根據船隻追蹤網站「VesselFinder」的最新畫面,原先穩穩卡住運河兩端長賜輪已經不橫躺了,接近擺正方向。

長榮貨輪「長賜號」卡蘇伊士運河進入第7天有重大進展,根據船隻追蹤網站「VesselFinder」的最新畫面,原先穩穩卡住運河兩端長賜輪已經不橫躺了,接近擺正方向,另外船運業者也發布推文指出,長賜輪已經成功上浮。

長賜輪3月23日疑似不敵強風吹襲擱淺蘇伊士運河,在各方連日清淤、拖船的努力下,前六天進展有限,最多僅移動30公尺,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28日晚間暫停救援行動,希望等待另一艘高功率的拖船29日上午抵達後再進行新一波救援行動。

不過埃及當地時間29日清晨就先傳來好消息,根據船運業者「Inchcape Shipping」的最新推文,指出當地時間清晨4時30分,長賜輪已經成功上浮。

另根據提供蘇伊士運河航運服務的「Leth Agencies」於當地時間清晨5時發布的最新推文,長賜輪已經部份上浮,不過還要等待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證實。

另外根據船隻追蹤網站「VesselFinder」的最新畫面,原先船身橫跨蘇伊士運河兩岸的長賜輪,目前船身已經稍為擺正,稍微讓出船身西側的水道。

另據上報報導,長榮海運貨櫃船「長賜輪」擱淺於埃及蘇伊士運河6天,3月29日另外2艘專業拖曳船也抵達現場加入救援。據悉,目前長賜輪已大幅轉向,船尾不再嚴重堵住河道,海事服務供應商Inchcape證實,在擱淺近1周後,團隊已在剛剛成功讓船重新浮在水面上。

美聯社報導,據長賜輪的技術管理業者「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說法,掛荷蘭旗的專業拖曳船Alp Guard號29日已抵達現場。另根據船隻追蹤網站MarineTraffic.com顯示,掛義大利旗的Carlo Magno號也在附近,29日清晨已抵達港市蘇伊士(Suez)附近的紅海海域。

貝仕船舶管理公司指出,這2艘拖曳船以及已在現場的至少10艘拖曳船,將以拖引配合挖泥船的挖沙作業,協助讓長達400公尺的長賜輪脫困。協助脫困作業的消息來源樂觀認為,「這艘巨型貨櫃輪可在未來24到48小時內動彈。」

衛星照片顯示,挖土機29日持續清除長賜輪周圍的沙土。貝仕船舶管理公司表示,團隊也正在等候額外機具抵達協助相關作業。在賽普勒斯註冊的挖泥船「THSD 堤道號」 (THSD Causeway)預計將於30日抵達現場。

法新社報導, 蘇伊士運河航運服務業者Leth Agencies表示,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取消了原訂29日試圖讓長賜輪脫困的計畫,「直到足夠的拖曳動力到位再說」。Leth Agencies指出,團隊打算等30日大潮時再試著讓長賜輪脫困。

目前,根據船運監測網站VesselFinder顯示,長賜輪已經大幅轉向,沿著河岸移動,船尾已不再嚴重堵住河道另一端。

目前長賜輪已經大幅轉向,沿著河岸移動,船尾已不再嚴重堵住河道另一端

五角大廈:蘇伊士運河斷航影響美軍艦通行

另據自由時報報導,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輪」(Ever Given)3月23日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中斷雙向運輸進入第6天,除了造成全球貿易影響外,美軍也指出蘇伊士運河的長時間中斷將影響美軍艦部署。

《國會山莊報》(Hill)報導,五角大樓官員證實,蘇伊士運河交通中斷將影響美國軍艦的通行,但強調美軍有其他支援該地區行動的手段,負責美軍中東和中亞地區行動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公共事務官員瑞巴里希(Rebecca Rebarich)表示:「我們不談具體的部署影響,蘇伊士運河是不可或缺的海上咽喉點,通行中斷越久,對民用和軍事的影響越大。」

瑞巴里希強調:「我們還有其他手段來減輕在運河斷航期間對美國中央司令部負責地區的行動影響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