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富士康工人與員警混戰,蘋果手機生產遭遇新風險
文/voa木風
鄭州富士康超級工廠的騷亂還在發展當中。當局投入了更多的員警,彈壓工人抗議活動的力度和手段都得到了加強。蘋果手機的生產再次因中國清零抗疫的不確定性而面臨新的風險。
週四(11月24日),富士康鄭州廠發生的工人與員警的對峙和衝突進一步惡化。網上傳出的視頻和多方的資訊顯示,地方當局從鄭州周邊多個城市調集了大量員警支援正在富士康鄭州廠與工人對峙的員警。數千名,甚至上萬名工人與員警之間的混戰規模擴大。
員警動用了催淚彈、水炮和鐵棍,工人利用從身邊撿起的木棍和其它物品進行自衛,跟員警糾纏,雙方因人數眾多而進入拉鋸戰。工人們沿著廠區大道向前推進,數度迫使員警後退。
有落單的工人遭到員警的圍毆,被打的頭破血流。也有部分員警不敵數量更多的工人而陷入被動,工人們用木棍等物件攻擊員警,或者向員警投擲石塊,也有工人用消防滅火器反擊員警,砸毀了一些車輛和廠區安裝的用來監視工人的攝像頭,並搗毀了一些核酸檢測站。有消息說,有大約40名工人被捕。
這次的抗議示威是週二爆發的。工人們說,是廠方沒有按照之前與工人達成的合同發放津貼。同時他們還抱怨園區讓核酸檢測陽性的員工與新進員工混住在一起,增加了員工感染病毒的風險。
富士康資方週四表示,鄭州園區招聘新員工時發生了一個與薪酬有關的「技術性錯誤」,並向員工道歉。此外,資方承諾,將保證新進員工的薪酬與官方招聘海報一致。
在此之前,資方已經表示,相關津貼將按照原定合約內容發放,但否認廠方讓核酸檢測陽性和隱性的工人住在一起。資方表示,新進員工的宿舍都按照政府規定進行了消毒。
與此同時,富士康還表示,尊重那些準備辭職的新員工的意願,並將給他們辭職離廠提供「補貼」。補貼金額為每名工人一萬元人民幣。
富士康一名李姓員工對美聯社說,富士康的招聘廣告說,工作兩個月可以獲得報酬2.5萬元人民幣。但是,工人們進廠後發現,工資沒有廣告上說的那麼高,而且要得到這2.5萬元還需要額外再工作兩個月。
「富士康提出的招聘條件非常有吸引力,但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來了以後發現他們被愚弄了,」這名李姓員工說。
這次騷亂發生在中國疫情又一次反撲高潮到來的時候。中國官方週四報告說,全國新增感染病例31,656例,較前一天增加了10%。週四,鄭州八個區約660萬居民被要求禁足五天。市政府聲稱要打一場病毒「殲滅戰」,再次要求居民每天進行核酸檢測。
疫情嚴重的廣州市週三宣佈開放19個臨時醫院的七萬張病床,應對感染病例的大量增加。之前,廣州當局宣佈修建方艙醫院和隔離設施,準備安置25萬個病人。
北京週三在一家展覽中心開設了一家醫院,並因為一個病例而封禁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富士康鄭州園區是美國智慧手機的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占中國裝配的蘋果手機14的60%,更是河南省的納稅大戶。但是,疫情的到來給蘋果手機的生產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本月初,鄭州園區的工人因對廠內疫情快速發展感到恐慌而大批出走。據說,出走的員工人有數萬人,給手機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後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批勞工,包括許多退伍軍人和中共黨員進入了富士康鄭州廠,補上了出走員工留下的缺口。但隨之又爆發了這次規模更大的危機。
路透社引用總部位於布魯克林的消費者請願機構SumOfUs.org的高級經理克莉絲蒂娜·奧康奈爾(Christina O’Connell)的話說,「蘋果公司對中國的極度依賴,無論是作為一個消費市場還是作為它的一個主要製造基地,我們認為都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況。」
路透社報導說,今年11月,鄭州廠的iPhone手機產量下降幅度將會達到30%。
連結:郑州富士康工人与警察混战,苹果手机生产遭遇新风险 (voachinese.com)
推特上的中國:中央防疫政策不清 北京時隔三年又「封了」?
文/voa文灝
中國多個城市因新一輪新冠疫情高峰而加大了檢測和封閉力度。北京一些地區街頭出現「空城」現象,民眾也難以獲取超市物資。一些駐華記者稱這讓他們想起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時的景象。觀察人士則認為,北京這種緩緩封閉卻不宣佈封城的做法,可能是中國當局相互矛盾的疫情管控指令所導致。
北京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最新資料顯示,週三(11月23日)北京新增509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139例無症狀感染者。北京現在要求那些試圖進入購物中心、酒店和政府大樓等公共場所的人在48小時內獲得陰性PCR檢測結果。全市的學校已轉向線上課程。
北京當局尚未宣佈「封城」,但正採取越來越多的封閉措施。美聯社報導,北京的紅廟北裡社區外已經架起了兩米高的圍欄,並有穿防護服的疫情工作人員守衛著。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華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週三表示,朝陽區對近300個社區開始了長達3天的封閉。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駐北京記者馬靜(Janis Mackey Frayer)在一條推文中表示,當下的北京讓她想起了3年前疫情剛爆發時的氛圍。
「北京官員們還沒有把這叫做封城(很可能永遠不會)但在很多方面,這座城市有一種2020年初的感覺。學校、店鋪、公園關閉。大多數人被要求在家工作。」
《經濟學人》北京分社社長任大偉(David Rennie)也貼出了他看到的北京:「晚上10點半的北京,像是淩晨3點。每輛公車都是空的,每條街都荒無人煙。」
針對一些北京民眾週四反映約不到生鮮外賣的現象,北京官媒強調超市食材等物資充足。但北京的居民們並不買帳。
居住在北京的作家、播客主持人張志勱(Jeremiah Jenne)回應官媒說:「得有人去告訴北京當局,在晨間新聞的開頭說‘別擔心!城市裡有食物供給!’並不是他們想像中那麼有說服力的資訊。」
連結:
北京的封城在沒有紙面命令的情況下緩緩展開,讓中國問題專家利明璋(Bill Bishop)感到困惑:「如果官員不把它叫做封城,它還算封城嗎?如果關閉的通知都是口頭而不是寫下來的,那些還算關閉嗎?」
他在另一條推文中問道:「一些北京幹部口頭發佈局部封閉的命令,這將不利於在重新開放的路上激發對動態清零‘優化’的信心。他們在隱瞞什麼?他們在試圖向誰隱瞞?」
一些專家認為,北京地方官員當前的做法可能是中央發出的相互矛盾的資訊導致的。就在十多天前,國務院發佈了放鬆疫情管控的「二十條」。但很快,中國各地的疫情出現反彈。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我相信有內部命令要求‘不得搞一刀切,也不得讓病毒擴散’,這給幹部們製造了一個不可能的情況。」
遊說公司麥克拉迪合夥人(McLarty Associates)的研究員維多利亞·阮(Victoria Ruan)分析說:「我想這是因為沒人真的清楚管控到什麼程度才是合適的,而且要求/標準不斷變化。所以他們只給口頭命令,避免因為措施不夠或過頭而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