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社會

習近平何以不惜巨大代價清零

封控下的上海

文/法廣

母子活生生分離,「只有新冠病才是病」,其他得急症的四處奔走求醫無門的場面讓人難以想象發生在曾試圖「精準防控」的上海。有人懷疑習近平不放過上海,是不願意看到上海擅自探索所謂與病毒共存模式。另外的觀察人士則以為,習近平把清零和自己的政治聲望綁在一起,輸不起。

一位名叫Lu Jiaying的上海女子,檢測結果不是陽性,也無癥狀,卻被要求登上一輛前往大型隔離中心的巴士。差不多16小時過去後,從頭到腳穿着防護服的她還待在巴士上,沒有吃一口東西,喝一口水,也沒有去過衛生間。Lu告訴華爾街日報記者,她唯一的願望就是活着離開那個隔離中心。

身處上海的『經濟學人』駐華記者韋恩蘭德在推特上描述:「這裡的2500萬人成了某種災難性政治實驗的一部分。」「官媒為自己喝彩的同時,居民們在受苦」。

奧米克戎變種病毒已經襲擊了世界上許多城市,歐美多個國家最嚴重時,每日感染人數幾十萬,由於衛生當局知道這是一種感染力超強、致死率卻極低,不會擠壓醫療設施的病毒,並不驚慌,許多國家逐漸甚至完全放開,與病毒共存,車流、人群,生活恢復了常態。但是,上海為什麼還要封城?為什麼讓有的人感到生不如死?

『深圳特區報』日前一篇評論似乎點開了人們的疑問:「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表面看是抗疫理念之爭、策略之爭、方法之爭,本質上制度之爭、國力之爭、治理能力之爭、甚至是文明之爭。」這一連串鋼鐵語言,點明中共領導層把衛生防疫看作是制度之爭,國力之爭,一場與世界更貼切地說與西方爭優劣的鬥爭。

世人都看出清零政策造成的嚴重人道災難和次生災害不可低估,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卻在3月28日評論中國是世界級的防疫優等生。新華社3月30日更發表「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長文,宣傳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防疫,「進一步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

原來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動態清零」是習近平命令,他曾公開表白自己「親自指揮,親自領導」抗疫,但他為什麼非要清零不可呢?搞得上海怨聲載道,連親信李強都不放心,派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到上海督戰,下車伊始,她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幾乎原封不動地搬用了習近平的話。

許多觀察人士同意,中國繼續堅持這一災難性造成巨大次生災害和人道災難的防疫政策,主要是這一政策來自習近平。政論家胡平認為,中共當局未必不知道清零無用、需要大量引進西方疫苗。但習近平定於一尊,出於維護個人權力的考量仍舊維持動態清零政策。

其實,習近平親自指揮下的中國防疫之路一開始並不光彩,武漢疫情初起,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中國各級領導隱瞞實情、拖延應對,致使疫情擴至全國乃至全世界。後來,中國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實施的嚴厲封城措施下控制住了疫情。然後中共立即改寫了抗疫敘事,把一場因不透明蔓延成世界性災難的抗疫運動描述成中國的制度優勢,描述成習近平親自指揮下的勝利。「清零」這一本身反科學的概念從此甚囂身上。以至於清零成了習近平的護身符的同時,也成了習近平的緊箍咒。但是,他要把緊箍兒套在所有人頭上。

政治評論員鄧聿文在德國之聲發表題為「習近平輸不起的抗疫」一文指出,因為習近平將防疫作為體現制度優勢和個人成就的工具,堅持「動態清零」便成為必然結果。中國民眾為了他的一己之私,恐怕還要在這種嚴防死守的不自由狀態熬上更長的日子。

世界日報形容上海封城更像是「殺敵無影,自傷無數」,在中共二十大前這個敏感時刻,這種不惜一切代價清零清零再清零的結果,會不會走向習近平所期望的反面呢?

連結:習近平何以不惜巨大代價清零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