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美中兩種「國際秩序」之爭

布林肯(左)此前與中共高官楊潔篪會面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由作者布藍所撰寫的〈布林肯稱遏制中國系捍衛秩序,北京反擊稱是霸權規則〉一文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接受採訪和出席七國集團(G7)外長會的時候都表示,美國的目的不是試圖遏制或者壓制中國,而是「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對此,中方回應稱美方所說規則是「霸權規則」。

在5月6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所說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本身含糊不清,遮遮掩掩,難以得到廣泛的認可。如果美方所說的「規則」指的是美國一家定的規則,那就不能稱之為國際規則,不過是「霸權規則」,只會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對。

他說,如果指的是美國和少數國家定的規則,那也不能叫做國際規則,而是「小圈子規則」,違反民主原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會接受。

汪文斌表示,只有以《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才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如果美方能夠認同、接受、遵守這樣的秩序,我們表示歡迎。

汪文斌指出,涉疆、涉港問題純屬中國內政,美方以所謂人權為藉口,對中國進行非法制裁,尤其是依據謊言和謠言無理打壓新疆的企業,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更是對國際秩序的肆意破壞。

對於中美關係,布林肯此前表示,中美目前並非處於「冷戰」關係,而是競爭和合作並存。美國將從各個層面與中國接觸,並以得到結果為重點。在臺海局勢升溫之際,他還強調,美國將一直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布林肯表示,「試圖遏制中國或壓制中國不是我們的目的。」他說,西方將捍衛「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以防止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進行顛覆性嘗試。

對此,汪文斌在回應中強調,美方應當言行一致,將不尋求遏制和壓制中國的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打著規則的幌子,破壞國際法和國際秩序。

其實,中國之所以無法接受美國所稱的「國際秩序」,依照季辛吉在他所著的「世界秩序」一書中所說,國際秩序是指在世界上很大一部份地區,使用文明與放諸四海皆準的安排與實力所維持的平衡。它是建立在一套明確規定、允許採取行動的界限,以及被各國所接受的規則。而且當規則被破壞時,可以強制各方自我克制的一種平衡。

簡單的說,季辛吉所稱的「國際秩序」指「一套規則」,這套規則是1648年西方經歷30年戰爭之後,所簽定的《西發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這種國際秩序的本質,即每個主權國家對其領土和國內事務擁有主權,排除所有外部勢力侵擾,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每個國家(無論如何大或小)在國際法中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這也是當代西方「國際法」所建立的基礎。

儘管1648年西方就已經建立了「西發利亞體系」,但是西方國家在18、19到20世紀初期,卻還是以弱肉強食的殖民主義,不斷的侵略落後地區,「西發利亞體系」不過是強權之間所奉行的「公理」,不必然被落後國家所認同。因此,直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挨炸,中國學者還曾憤怒的喊出「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21世紀前10年,中國提出自己的外交主張,即希望建立「國際關係民主化」,讓每個國家在聯合國的體制之下,共享民主的價值,而且是不分國家的大小,都一樣享有一國一票的等值投票權。

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似乎不接受中國的主張,仍然以美式民主價值作為建立國際秩序的規則,所以才會有這次布林肯利用7國外長會提出主張,並要求中國遵守美式的國際規則。所以「國際秩序」之爭,必然成為未來美中的另一種制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