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漢光電腦兵推 為了大內宣?

國軍漢光演習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由作者陳宗逸所撰寫的〈漢光兵推,台戰機無法承受第一擊,美軍機無法接近領空〉一文指出,國軍漢光37號演習電腦兵推,剛剛在4月30日結束。國防部雖然釋出消息,認為演習「採用『複合式兵棋推演』模式,依敵情威脅及作戰程序實施防衛作戰重大軍備議題圖上兵推,再將所獲結論輸入電腦兵棋系統進行交戰。兵推時間延長至8天7夜,並將戰備整備、全民防衛、城鎮作戰及縱深守備等均納入想定狀況。」

同時,國軍在漢光兵推後,也獲得結論,認為「全民總力、軍事動員、戰力儲存、整體防空、資電作戰等,均將納入7月實兵演習重要驗證課目,並據以修訂『固安作戰計畫』,實質提升國軍整體防衛作戰戰力。」

看似前景一片美好,演習順利成功,結果又是藍軍(國軍)成功擊退紅軍(解放軍)的戲碼。此次噱頭在於納入解放軍新服役之075型兩棲突擊艦等最新攻台武力等引數,納入電腦兵推程式中,增加國軍抵抗難度。國防部說明有模有樣,且官洩不少有利自己的資訊作為內宣,讓外界以為國軍已經做好準備。

演習過程中,由美國在台協會(AIT)「聯絡事務組」與「安全合作組」(原「技術組」)所邀請之特定美方現役軍官共同觀察的結果,傳出聲音認為,國軍將整個戰況想象過度美好,且戰力轉移、戰力儲存等作業不切實際,國軍也未進行有意義的演練,未來國軍、特別是空軍戰機,將躲不過解放軍第一擊後的衝擊,戰力歸零。

美方人士認為,國軍戰機在解放軍攻勢中幾乎沒有效能,因為起降補給都有問題,而國軍在失去所有戰機戰力後,整個台灣空域將有大量的飛彈四處亂飛,美軍軍機即使想馳援也無法到達特定空域。

美方人士表示,國軍從未認真考量機場抗炸能力的問題,也從未由實戰角度去認真演習機場抗炸情境,所謂演習多半為表演性質的操演,即使曾經有美軍顧問團在數年間幾次親臨指導,也僅止於上課聽令,並未年年、月月實際操作,而此種敷衍作為,一旦實戰降臨,臺軍空軍基地機場將面臨大半毀損的窘態,國軍戰機即使起飛,也無法降落補給,空軍戰力將在解放軍第一擊發動後急速毀滅。

而國軍在東部二處地窖洞穴基地,也將是解放軍從太平洋台灣東岸打擊的重點目標,解放軍年年飛越台灣東部沿海與太平洋沿岸,「絕對不是塑膠!」

一旦國軍失去空優,而海上艦艇大半目標不是被第一擊摧毀,就是後撤儲存戰力,依據國軍歷來的儲存戰力演練,國軍艦艇就是退到太平洋第二島鏈,至關島甚至夏威夷去,一旦不幸無法反攻台灣,就地成為美資產。而如要反攻回台灣,則要在美艦率領下反攻,國軍老舊艦艇無法在第一擊後,順利回防獨自反攻台灣。而此時海軍艦艇的存活,端賴美國的態度而定,並未操之在己。

美軍方面最擔心的,就是一旦國軍戰機無法升空,空優由解放軍軍機所奪,則國軍唯一能夠使用的戰術,就是大量的防空飛彈漫天飛舞。而這批飛彈包括美製、也包括台灣自制,都被納入不同管制系統管制,國軍自制飛彈,如天弓系列、陸射/海射劍二系列等長、中程飛彈,使用國軍自制敵我識別系統,並未與美軍連線,一旦這批飛彈在台灣領空四處飛舞,則連美軍戰機也無法靠近台灣周邊空域,以免被誤擊。

而數量高達700枚左右的愛國者PAC-2+ GEM和PAC-3/PAC-3 MSE則專事對付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高價值戰機,雖能夠與美軍產生敵我識別效能,不過在密集彈幕的空域中,美軍戰機也很難在此處發揮戰力。此外,國軍擁有數量龐大的陸射對海飛彈,在缺乏海上艦艇、空中平臺的狀態下,也會發狂猛射,而此批飛彈多半為國軍自制的雄風2型、雄風3型等自制飛彈,也與美軍無敵我識別資訊交換,美軍艦艇即使想馳援台灣、甚至接近台灣海域,也會凜於台製飛彈四處狂射,而無法接近台灣。

總括而言,也就是說,美軍認為國軍目前尚未與美軍有正式的軍事聯合作業與資訊鏈路同步的作業,所設定的想當然爾戰爭處境,幾乎都是國軍自己「空想」而來,美軍顧問即使列席漢光電腦兵棋推演場合,也僅是禮貌性知曉國軍「究竟在搞什麼?」美軍的意見,台灣也並不常接受。

事實上,兵棋推演是一種室內軍事演習,其目的是預先推估戰爭局勢發展,最困難的就是狀況的想定。在室內如何想定真實戰場呢?更何況國軍久未戰鬥,想定出來的情境不見得符合真實戰場,很容易造假或失真。人多不見得就能集思廣益,太多的研究證明,人多反而會讓基層幹部或異議者不敢發言,或是共同犯了錯誤認知的「組織病」。

怎麼避免造假或失真?很簡單,想定作戰情境之後,讓防禦方與攻擊方不要根據想定與腳本進行攻防演練,而是真正的實兵演練,才會找到問題與解決方案。

例如「戰力保存」,攻擊方就應該以解放軍現有從太空到天空到水面、水下的偵測能力,鎖定打擊目標,再以解放軍真實的武器打擊目標。相對的,防禦方陸海空三軍應該演練如何不被解放軍偵測到、如何反制解放軍的打擊。

畢竟,演習不能造假,不造假的前提是揚棄想定與腳本,一切以真實作戰為主。也許演習的結果不盡人意,但這才是最真實的演練。多年來國軍務虛成性,不務實的面對自己與對手。務實的第一步,應先消滅不切實際的「嚇阻」與「固守」教條,重新確立可行的國防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