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張亞中為何受網民青睞?

張亞中在日前舉行的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會後,網路民調領先前後任主席朱立倫與江啟臣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作者荀文若所撰寫的〈台海快評:國民黨主席選舉,統派的張亞中民調憑什麼超車〉一文指出,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即將在9月25日舉行,該黨也於日前舉辦電視政見辯論會。會後,四位參選人之一的「孫文學校」校長、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異軍突起,在中天電視的網路民調中,以超過7成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前主席朱立倫與現任主席江啟臣;在TVBS的民調中,張亞中同樣也以47%的支持度獨佔鰲頭。

不管在台灣政壇、或將範圍限縮到國民黨內,張亞中始終都是個政治邊緣人,從過去到現在從來不屬於「主流」,那麼,究竟為何他能夠在網路實時民調中大幅領先其他對手?其實,這或許也與2015年時,國民黨在總統大選提名過程中始終沒有人敢出頭、2016年總統大選落敗後各人依然畏首畏尾、機關算盡的狀態類似,當時洪秀柱之所以能在國民黨男性沙文主義下衝破藩籬擔任總統候選人(雖然最後還是被男性政客把持的國民黨「換柱」)、乃至於擔任黨主席,就在於該黨黨員、甚至台灣民眾多所厭惡國民黨傳統政客們所把持的黨內風氣與文化。

此次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一如往常,外界多把目光放在前後任主席江啟臣與朱立倫身上,形容是黨內的雙強對決,張亞中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基本被視為陪榜角色。與洪秀柱關係良好的張亞中,在台灣社會長期被歸類為統派,但即便身為統派,近年來仍遭部分偏激的中國大陸輿論歸類為「台獨」或「華獨」,張亞中可謂兩面不是人。然而,其始終堅守個人立場,主張兩岸必須和平統一,對照江啟臣越來越趨近民進黨的兩岸路線,以及朱立倫畏畏縮縮的態度,至少張亞中希望兩岸和平的理念,仍是絕大多數民眾所認同的。

日前,台灣Youtuber「寒國人」對台灣年輕人所做的街訪調查顯示,過半數的年輕人並不像社會主流自以為的那般「仇中反共」,年輕一輩多仍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甚至有人直指蔡英文政府在兩岸立場上太過挑釁;對照蔡英文在8月31日所說的「鄰國論」,似乎有意效法其「政治父親」李登輝的「兩國論」,嘴巴上雖然希望兩岸與台海和平,骨子裡卻冀求通過可能發生的動亂求取台灣獨立。而在其中英文稿中出現的「Neighbors」與「鄰國」,對外對內也可有不同解讀,既不會讓美國反感,又可對內進行大內宣,還能挑起北京的情緒,若國民黨反對還可以批判其不認為「中華民國是一國」,對蔡英文政府而言可說是利大於弊。

若再加上立法院長游錫堃與部分美國友台人士近日一直鼓吹的「兩岸發生動亂,美日就承認台灣」論調,代表了民進黨與蔡英文政府正赤裸裸地希望,能夠在兩岸可能的衝突中獲得最大的政治利益,但這對絕大多數的民眾來說,只會是弊大於利。當正常的、理性的民眾看到大陸軍機軍艦巡弋台海周邊已成日常,以及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對阿富汗、烏克蘭等國的拋棄行為,對蔡英文政府的走鋼索可能也會重新反思。

當然,如同朱立倫與江啟臣的反應,張亞中在網路民調中領先不算什麼,當作參考就好,朱立倫甚至說其中必然有綠營網軍「1450」灌票,嘲諷意味濃厚。但從近日來各項輿論的反應可看到,台灣社會中的各個世代,幾乎都希望兩岸能夠有一個和平的未來,假如這種情緒持續發酵,誰也說不準張亞中就不會贏得國民黨主席,像當年的黑馬洪秀柱一樣進駐國民黨中央,也絕非不可能。

不用人脈決勝負

其實,從辯論的內容來檢視張亞中的論述,確實能直面國民黨的問題,以下舉幾個例子來看:

國民黨的困境──國民黨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失去它的理念與靈魂,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在該堅持的地方沒有堅持;過去30年來,李登輝「以黨毀黨」、「以國毀國」,但包括在座的兩位黨主席(朱立倫與江啟臣),在任內有在思想與論述上做過反擊嗎?你們完全沒有,你們永遠相信民意,跟著民意走,但是你們不瞭解這個民意早就被民進黨整個主流給控制影響。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思想模糊了,靈魂丟掉了,領導者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想的都是自己與派系的利益;請問這樣的政黨,年輕人怎麼可能會尊重你?

九二共識──我非常遺憾朱(立倫)前主席的談話,真的是不知道今夕何夕,還以為自己國民黨可以解決兩岸政治難題。國民黨高層應該瞭解什麼是九二共識?所謂的「九二共識」是1992年兩岸的「相互理解」,其中有「堅持一個中國」與「謀求國家統一」兩個共識,但有一個地方沒有共識,即台北方面主張「一中各表」,但是北京方面沒有接受。九二共識雖然讓兩岸事務性交流可以延續,但沒辦法解決政治難題,兩岸在政治上還是相互敵對。

而民進黨最喜歡兩岸敵對,敵對越深,對民進黨的台獨越有利,也讓國民黨越被壓在地上踩,若國民黨不去解決兩岸敵對,就永遠被民進黨壓著打。國民黨必須解決兩岸敵對,但過去的國民黨高層卻只會說「一中各表」,在這種方針下,經濟的交流是很快,但政治的部分卻踩煞車;一部車子有一個輪子轉得很快,有一個輪子卻踩煞車,請問它翻不翻車?太陽花運動就是這樣翻車的,「從此以後國民黨不敢再談兩岸」。

兩岸和平──聽了朱立倫與江啟臣的談話,我覺得很悲哀;選舉到了就說要和平,但方案在哪裡?你們的方法能夠將台灣帶向和平嗎?這是在和稀泥,是不可能的。我已經公佈了白紙黑字的「和平備忘錄」版本,我若當選黨主席,會依此與北京進行協商,在全體黨員公投通過後,「和平備忘錄」將在下次總統大選,與民進黨進行一場「要和平還是要戰爭」的抉擇。這樣才能感動選民,贏得大選,讓台灣擁有真正的和平。

張亞中的整篇說法有論述、有體系,對關鍵問題毫不迴避,對國民黨在台灣陷入泥淖也提出見解,能夠感動泛藍支持者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即使不同意張亞中的看法,但也不能不尊重他的誠實。相較之下,朱立倫與江啟臣都不敢在政見場上攖其鋒,只能鋪排一些空洞的形容詞,說著他們自己也未必相信的話,希望能盡快從這場政見辯論會中脫身,最好是回到自己昔日經營過的山頭與派系,用人脈來決定這場黨主席選舉的勝負。

在沒有英雄來帶領群眾的時代,就輪到群眾來改變國民黨;這是張亞中這樣一位既乏從政經歷,也缺派系人脈的大學教授,可以在辯論場上一鳴驚人,擄獲泛藍支持者目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