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綠營為何指向PTT?

「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的〈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轉引了《奔騰思潮》作者劉怡君所撰寫的專文〈後真相時代中的台灣「反智」政治〉一文指出,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所屬之國家安全研究所日前分析台灣輿情,指出PTT八卦板以「煽動情緒的敘事模式正逐漸占據跟疫情有關的討論,使八卦板作為疫情資訊交流平台的功能逐漸癱瘓」。

網路科技與資訊互聯網提供了個人發聲的多元平台,帶領人類步入「後真相時代」。「後真相」(post-truth)這個字,根據牛津字典,定義為「在公共輿情討論上情感訴求與個人觀點勝過客觀事實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個人主觀感受勝於事實。Post-truth這個字因為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諸多主觀情緒性意見淹沒事實的現象大量湧出,該字使用量暴增2,000%,而被牛津字典選為2016年的年度「代表字」(Word of the year 2016)。

雄辯勝於事實、立場決定真相

過去我們相信,真理越辯越明,事實勝於雄辯,但是伴隨著網際網路多元工具興起,單一傳統的資訊來源逐漸被取代,人人能成為鍵盤俠,在網路上串連同溫層捍衛自己的立場與感受,「真相」,逐漸被碎片化、被選擇性採用、被個人主觀立場扭曲。根據Lockie (2017)的定義,在後真相時代,某人說的是否為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者是否願意選擇相信──後真相的真相不是由證據來證明,而是由聽者的價值與信仰來決定。因為在資訊爆炸的後真相時代,人們永遠可以找到片段資訊證明自己的立場是對的。

此外,又可以藉著社群媒體和同溫層組織串連,或透過資訊演算法被餵養立場一致的資訊,進而以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願意相信的片段資訊編寫出自認為真相的劇本。這套劇本通常用簡單二分法對喜歡或不喜歡的人事物貼下標籤,於是,「好人」就算錯了也情有可原,「壞人」就算做好事也是別有居心。這種抽離事實的主觀論斷模式,是為了強化自我認同與社群價值,而不是為了探討真相。因此形成「我願意相信的就是真相,我不願相信的就是謊言」,立場決定真相的怪象。

如果有人告訴你,「新冠疫情是一個世紀大陰謀,有一群人躲在幕後,企圖在全世界人類身上植入晶片,旨在監控人類,而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是這群人之一」,您會相信嗎?如果這是你未設立場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傳言,你可能覺得太離譜、太誇張了,這種反智鬼扯的劇本誰會相信?但是若你是親保守共和黨,或是保守基督福音派人士,或是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你對這則傳言可能會開始有點好奇。如果你更近一步去了解這則傳言,可能會發現3月時比爾蓋茲在某次採訪中表示,可以考慮使用疫苗證書來分辨有注射與沒注射疫苗者,而這個建議好像可以對號入座。

當你聽完美國科學家米科維茨(Judy Mikovits)對佛奇(Anthony Fauci)和比爾蓋茲的指控,更多可以對號入座的資訊可能開始鬆動你的信心,而讓你細思極恐,陷入和許多美國右翼人士一樣的恐慌,你開始相信施打疫苗讓人體產生磁性,吸附湯匙刀叉不再是譁眾取寵的搞笑,而是人類被注射了芯片的證據。

根據YouGov去(2020)年5月的調查,美國有將近三成的人相信比爾蓋茲透過新冠肺炎(COVID-19),企圖將微晶片植入人體,其中將近五成的共和黨人士相信這個新冠肺炎陰謀,根據皮尤民調(Pew Research Center)顯示,45%的白人福音派基督徒拒絕接種疫苗。其中許多人是高知識分子與社會精英,甚至包括了小勞勃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這樣的陰謀論明顯阻礙了美國疫苗施打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7月16日斥責社群媒體縱容反疫苗假消息散播,造成許多人拒絕施打疫苗,反疫苗假訊息等同殺人。白宮發言人莎奇(Jen Psaki)更明白指出一個12人的社群平台就是製造65%反疫苗假訊息的根源。可見,上面所謂「離譜、誇張、反智」的疫情陰謀論正強烈地影響著美國防疫政策與成效。

別以為上述反智的案例不會在台灣發生。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正嚴重的撕裂台灣並嚴重侮辱台灣人的智商。就像「防疫破口是萬華」這樣反智的論述竟然有許多人會選擇相信,就足以說明政治立場不同是人們選擇信或不信的主因。其他反智謠言不勝枚舉,近日某國民黨立委被指控打特權疫苗即是個有趣的案例。

第一批AZ疫苗在今(2021)年3月抵台開放施打,但是當時因為疫情未起,民眾施打疫苗意願不高。該委員身為在野黨立委,替人民質詢政府疫苗採購政策,批評不該只進口AZ疫苗,因為這是世衛(WHO)認可疫苗中最具爭議性的疫苗。但是為了保護自己與家人,在收到施打通知,詢問醫生後,依照醫生的建議,選擇依法施打疫苗。在5月中旬台灣疫情爆發後,疫苗一劑難求,於是他施打AZ疫苗的事情被綠營踢爆,慘遭對手狠酸與網軍圍剿。

照理說,監督政府疫苗採購是在野立委的工作,施打疫苗是防疫自保的唯一選擇。但是完全自認問心無愧的做法,卻在敵政營的劇本中成為施打「特權疫苗」,「口嫌體正直」的「AZ特戰隊」。要知道真相並不難,可惜在台灣,因為政治立場不同,真相往往淹沒在口水中。指鹿為馬,或根據部分事實編導出「離譜、誇張、反智」千奇百怪的劇本不計其數。在後真相時代,人人都可在電腦後面按照自己的立場編寫劇本。真相是什麼,不再重要,因為在後真相時代,人們捍衛的是立場,不是真相。

後真相政治將破壞台灣的民主

許多學者,如Fish(2016),Parmer(2012),Suiter(2016),Valadier(2017)等,紛紛指出後真相政治會侵蝕民主體制,撕裂社會,製造對立。後真相政治在台灣也的確造成台灣民主政治危機:

1. 嚴重敵我對立,誤國誤民:藍綠對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馬英九執政時,推出的政策都是綠營攻擊標靶。若撇開最具代表性的太陽花反服貿案不說,「以核養綠」是延續至今的爭議政策。即便綠營心知肚明2025非核家園是辦不到的錯誤政策,目前世界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科技以台灣現有條件無法讓供電無虞。但是基於對立立場,民進黨政府就是要捍衛錯誤政策,在今年3月送走核四最後一批燃料棒。新台幣81.6億元的燃料棒就這樣化為一聲嘆息,此外,核四興建與違約金至少3,000億元就這樣打水漂了。

2. 被迫害妄想症:執政黨與在野黨都難免會有被迫害妄想症,但是執政者因為手握資源,許多荒腔走板的作為特別令人咋舌。比如說,陳時中針對台灣立法院要求公開疫苗採購價格的質詢,卻反控這質詢是「居心叵測」,並警告再講下去就可能破壞合約或影響進貨時程。然而,台灣主計處早已說明疫苗採購不是機密採購,需要受到立法院監督。而且全世界疫苗價格都是公開,許多外國研究機構甚至使用疫苗價格作為研究疫苗採購的資料。目前政府疫苗花費67億,扣除已知的疫苗採購經額後,尚有四五十億元不知去向。陳時中面對質詢,若非自己「居心叵測」故意逃避質詢,那麼他指控質詢者「居心叵測」,恐怕是源自於心中自導自演的劇情,被迫害妄想症病得不輕。

3. 加強社會監控:面對後真相政治產生的對立與衝突,執政者必須嚴肅面對強大的網路風向。因此許多國家紛紛開始以「國家安全」、「真像查核」、「認知威脅」為理由,限縮管控網路言論。台灣也不遑多讓,陸續使出《社維法》、《數位通訊法》、《出版法》、關中天、《反滲透法》、「認知作戰」等手段,加強社會控制與言論審查。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16日的報導,白宮正施壓矽谷,希望各大主流社群媒體能管控網路上的疫苗錯誤資訊。小勞勃特甘迺迪也因為分享反疫苗資訊而被Instagram永久性刪除帳號。

事實上,臉書(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媒體在言論上的檢舉審查機制雖有其必要性,但也常常造成不當言論箝制。擁有資源或權勢的政府或團體,往往更有能力發動大量支持者集體檢舉某些不利的言論,而讓這些言論下架。上述主流社群網站雖然是私人公司,有權自行規定言論遊戲規則,但是因為擁有高達20億人使用者,其言論審查機制對於網路言論自由必然會產生莫大影響。若政府在背後施壓,企圖影響這些主流社群網站或甚至國內新聞媒體,必然會擴大對立者之間的不信任感,對民主制度造成莫大傷害。

結語

民主的價值正被後真相的謊言與假新聞侵蝕,然而管控網路謊言與假新聞又可能傷害民主。「後真相」現象雖然在人類文明歷史中早已存在,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其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下,這次人類將會面對怎樣的後真相驚濤駭浪與文明翻轉,仍是未定之天。

其實,「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的〈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點名PTT的某些帳號涉及認知作戰,且有中國大陸色彩。蔡政府針對質疑政策的聲浪,一律都是先抹紅,就能二元化親中、反中,有利民進黨反擊。過去PTT發言較多挺民進黨,但現在PTT風向則有許多不利民進黨討論,蔡政府為了削弱PTT帶風向能量,採取的作法就是抹紅PTT。

PTT全名為批踢踢實業坊,簡稱批踢踢,是一個台灣電子布告欄(BBS),採用Telnet BBS技術運作,建立在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之上,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提供線上言論空間。這篇研究由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可見蔡政府對網路作戰非常在意,蔡英文上台後,也在2017年6月底成立國防部第四軍種資通電軍。

民進黨內有高層曾經提出看法,認為PTT現在網路帶動風向者多是支持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PTT上面的多是柯網軍。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也提到,被國防研究院點名的PTT帳號許多文章過去立場都是挺民進黨,最近這幾年才批評民進黨,不能因為他們批評民進黨,就說他們替中國大陸認知作戰。

蔡政府委託軍方智庫進行這樣的研究,其實用意在於把PTT鄉民跟民進黨關係切割,加上又抹紅PTT網軍,無非就是削弱這些鄉民帶動網路風向的能量。民進黨目前網軍大部分在臉書上帶動風向,先由一群人帶動一個類似議題,再由側翼轉傳文章,引起討論,過去民進黨得勢的時候,這種作法非常有用,很常成功帶起有利民進黨的輿論。

但蔡政府最近執政因疫情防疫問題、疫苗不足等議題,網路是風向已非民進黨主導,蔡政府藉由軍方智庫抹紅PTT特定帳號,等於承認在PTT這個地方的網路風向非民進黨優勢。

民進黨因網路風向不利他們,在處理民怨政策上也較為快速。例如前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與建商群聚住屏東牡丹灣Villa度假、奧運選手搭乘經濟艙等事件,蔡政府馬上道歉,陳政聞更在一天內請辭,蔡政府知道負面事件若不緊急滅火,一旦網路上發酵,連帶的影響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