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中國若武力迫統 美國有心無力

台日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日前一席「台獨非台灣人可決定」的發言,捅破了美台關係和兩岸關係的一層窗紙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作者張鈞凱撰寫的〈統一台灣的「北京時刻」,美國撬動台海已有心無力〉一文指出,台海風雲湧動,美國始終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台海問題越來越迫近攤牌時機,美國反而在「百年變局」的格局下,陷入了兩條路線的左右為難:一條是呼籲中美各自克制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模式」,另一條則是點燃新冷戰戰火的「川普(Donald Trump)模式」。這兩條路線近期在台海上空交會碰撞,預示著美國要像過去那般肩負起撬動台海局勢的「支點」,已經越來越有心無力。

今(2021)年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秘密訪華50週年,在與王岐山視訊連線的紀念活動上,高齡98歲的季辛吉建議中美雙方回到當年尼克森的破冰路線:克制、對話。然而,經歷50年的地緣政治變化,現在的中美俄關係已非當年的中美蘇關係,新一波三方關係的結構性調整正在進行,俄羅斯更像是待價而沽。

季辛吉在今天所給出的建議,是他看到了中國崛起與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但他沒看到的,是中國如何致力於超越在科技領域被「卡脖子」的狀態,以及美國自身內部治理所出現的危機與破綻。中美關係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強硬與強勢,中美必然要在這個問題上攤牌,拜登(Joe Biden)面對的是習近平,美國已不可能再把台海凍結凝固起來,台灣更難以像50年前走依附美國這條路。

美國內部應對台海的另一條路線,雖然在拜登上台後消寂一段時間,但始終在蠢蠢欲動。川普原來的副手彭斯(Mike Pence)近日在美國智庫演說時,大談「中共威脅論」,並且將當前的局勢比擬為冷戰,既痛批拜登對華軟弱,也把台灣搬到檯面上,稱現在與台灣加強關係是「完美時機」。川普對華強硬的立場在美國始終陰魂不散,當川普不斷放話瞄準2024年大選,而美國政界對華疑懼的戒心只增不減,「挺台抗共」作為美國守住霸業的最後一招,就有可能用著各種的「新瓶」裝起萬變不離其宗的「舊酒」。

台海局勢棘手之處在於,從近期美國對於阿富汗、海地等地的態度可以看到,美國已經沒有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本錢,儘管其需要台灣作為圍堵中國的馬前卒,但美國並不希望台海有事。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拜登政府正在研擬與北京建立熱線,背後最主要的動機,莫過於希望中美競爭不要演變為正面衝突,同時控管台海的風險。

台灣應該要從中美情勢之中冷靜自問的,恐怕要做到既非隔岸觀火,亦非搧風點火,而是要把緊盯華府一舉一動的眼光,更多地轉移到北京的身上。原因在於,統一對中共來說已不再只是喊話式的宣示,而是實質開展的進程,一方面是中共完成歷史使命與任務的推進,另一方面則是回應中國大陸民意的熱切期望,更讓台獨處於「夢醒時分」。

扁蔡智囊邱義仁的那句「台獨不是台灣人自己可以決定」,宛若一記當頭棒喝,裡面既有跟隨美國風向的「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分,更有看到內外交迫的現實處境。兩岸的民意已經回不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的情感連結,在政治對立與操弄之下,「台灣最美風景是人」這一頁已然翻了過去,現實上面對的是來自大陸民間排山倒海的「武統」與「窮台」聲浪。

當習近平透過「第五個現代化」的落實,重新定義源自於西方的「民主」、「政黨」與「治理」內涵,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作為治國理政的最高判準,同時也把台灣弱勢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基層民眾涵蓋進整體規劃和布局之中,這便是對台灣的一大挑戰。

其實,不管兩岸的戰力對比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由於中國與台灣雙方的戰略目標明顯不同,例如台灣不再有「反攻大陸」的企圖,那麼不管是在守勢上、或是略具侵略性的嚇阻戰力上,所需要的戰力是偏重於防禦或具有中長程攻擊力的武器為主,而大陸的戰略目標則是除了飛彈以外,還必須要具備封鎖、登陸,甚至是反制美軍來援的能力。

就兩岸在攻守戰略目標不同的情況下,大陸與台灣都針對達成各自戰略目標的能力,還有反制對方達成其戰略目標的能力來作戰略設計、建軍整備與部署規劃,尤其儘管國際上普遍認同兩岸關係屬於「一個中國」的問題,但很顯然在兩岸的戰力對比中,還存在不確定的美國因素需要考慮。即便台灣與美國的共同防禦條約早在美中正式建交之後的隔年告終,但是美國仍保有介入的模糊空間。

目前,美國主要的介入方式就是軍售台灣。基於其國家利益與戰略利益,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中的第二條內便留有「嚴重關切(grave concern)」的字眼,使美國能夠依據其國內特別法來保有介入台海兩岸的模糊空間,但他們長期以來都遵守戰略模糊的政策,並不明確說兩岸戰事爆發後,其「嚴重關切」的方式到底的是什麼,成為一個可以依照不同形勢來做適時調控的彈性政策。

基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與戰略利益,這種模糊政策也有出現變化的時候,例如在小布希政府時期,美國曾經改為走向戰略清晰、或是雙重明確的政策,即對兩岸雙方都說的更為明確:如台灣不挑釁而中國大陸動武,美國將會協防;但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前提下,台灣也不能期待美國會為了台獨而戰。

總的來說,中國的軍事力量也隨著其經濟力量而正向成長,在國力相對提升的情況下,目前解放軍的武力顯然已不僅是量的優勢而已,在質的部分也有顯著提升了。解放軍一方面已發展出能夠阻卻美軍進入的海空力量,同時也透過不對稱戰爭的部署方式,來達到能具備使美軍介入的成本增加、進而放棄援台的能力,故台海戰事打的不是大陸與台灣、而是美中兩強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