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導讀】中國為何要前進吉里巴斯?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由作者衛城所撰寫的〈中國看上吉里巴斯廢機場,台學者:監控美太平洋艦隊〉一文指出,吉里巴斯反對黨議員蘭伯恩(Tessie Lambourne)今年5月初對外透露,中國有意整修吉里巴斯廢棄機場。台灣戰略學者章榮明指出,吉里巴斯距離夏威夷僅約4小時航程,若中國在當地順利整建機場,該處即可能成為中國飛機監控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最佳場所。
根據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雙週報,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章榮明以「中國計畫在吉里巴斯整修廢棄機場之觀察」為題,分析中國這項舉動的戰略意涵。
章榮明引述吉里巴斯反對黨議員蘭伯恩日前透露,中國大陸正擬訂計畫,企圖於吉國坎頓島(Kanton Atoll)整修已經廢棄的機場與橋梁設施。這座機場有一條近2,000公尺長的跑道,美軍二戰期間曾在此處駐紮。
章榮明指出,中國曾想取得南太平洋的海、空重要樞紐,如位於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康納爾島。這次整修吉里巴斯廢棄機場的企圖,是中國二度於太平洋島國尋求向空中發展的機會。此外,中國這次鎖定的是機場跑道的建設,顯示中國不以僅取得機場或港口為滿足,而是海、空併進。
章榮明表示,由於吉里巴斯距離夏威夷僅約4小時航程,若中國在當地順利興建機場,該處即可能成為中國飛機監控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最佳場所。若第一島鏈緊張情勢升高,中國在吉里巴斯設置的機場具地利之便,從該處起飛的飛機可以監控馳援第一島鏈國家的美軍艦隊動向。
章榮明指出,考慮到軍用航空器的敏感性、佈署在吉里巴斯可能導致當地反對聲浪、及距離美國過近可能不利防衛等情況,中國大陸可能在該處佈署無人機執行監控任務。「由於無人機的航程有限,無法進行全程監控,因此與衛星搭配執行初始階段的空中監控後,海上監控可能交由水下無人載具執行」。
吉里巴斯2003年與台灣建交,2019年9月斷交,轉而與中國復交。
其實,2015年4月13日中國政府發佈海上絲路南線:從南海到南太平洋。既然規劃了海上絲路南線,可以想見,未來解放軍艦隊也將進入南太平洋。問題是,現在解放軍在南太平洋沒有基地,艦隊開到南太平洋總會令人遐想。
所以,中國方面計劃升級吉里巴斯一個偏遠島嶼上的簡易機場和橋樑,雖然我們無法得知具體的工程內容,但至少我們可以開始規劃一條從泉州到吉里巴斯、由解放軍海軍護航的運輸(建築材料與工人)船團航線。
泉州到吉里巴斯的第一條航線
泉州是個出海的代名詞,是中國本土的意思,也可能是海南島、寧波或青島。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和吉里巴斯的關係。
2019年9月20日,吉里巴斯與台灣斷交、並和中國復交。同時期與我斷交的島國還有庫克群島、東加、薩摩亞等國。這些國家對於台灣幾乎只有象徵性的外交意義,但對中國而言卻非常重要。
吉里巴斯共有32個環礁及1個珊瑚島,散佈於赤道上3,800Km2的海域,擁有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與國際換日線的國家。
1980年6月,吉里巴斯和中國建交。1996年,吉里巴斯同意中國在塔拉瓦島建立太空監測站。當時美國指控該測控站是軍事用途,除了監控中國的太空軍事試驗,還可以監測美國導彈防禦計劃的攔截測試點:馬紹爾群島。
雖然2002年台吉建交,但奇怪的是太空監測站並沒有拆除,到2019年中吉建交後繼續交由中方使用。不知道当时我駐吉里巴斯大使館怎麼想的。
四個和台灣斷交的島國都位於密克羅尼西亞島弧之上,而中國正在把這個島弧變成中國島弧,這樣中國在南太平洋就有了落腳處。而島弧大多在國際換日線,其與美國第二島鏈必然產生競合。
中國艦隊從泉州出發穿越巴士海峽直達吉里巴斯的航線,也是最直接的航線,途中必經第二島鏈指揮部關島。寒來暑往物換星移,現在變成解放軍海軍到關島自由航行,這是當初台灣外交部缺乏地緣戰略眼光、沒有守住這些島國的惡果。
泉州到南太的第二、第三條航線
從泉州到吉里巴斯可能的第二條將是中國艦隊先到南海巡視,之後通過菲律賓與印尼之間海域,徑往吉里巴斯,或者中途也可北上繞行關島自由航行之後再往吉里巴斯。只要出了南海沿著赤道向東,一切海闊天空。這是條最可能的航線。
從泉州到吉里巴斯的第三條航向可能與澳大利亞有關。法新社5月4日報導,解放軍海軍「永興號」等3艘潛艇救難船已經抵達印尼巴厘島,協助印尼救援失事的「南伽拉」號潛艇。
永興島號滿載排水量約1.3萬噸,是遠洋打撈救難船,任務是潛艇救援、沉船打撈以及拖帶,作業深度均可達水下4500米。在中國救難船隊抵達之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救難船隻已經離開當地水域。
從泉州經由巴厘島再到吉里巴斯的航程最遠,也比較不可能發生,但在一種狀況之下卻是可能的,那就是澳大利亞變數。眾所周知近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惡劣,如果澳大利亞繼續作出不利中國的事情,例如南海自由航行或撕毀達爾文港租借中國99年合約,不排除中國艦隊將經由印尼繞行澳大利亞北海岸,直接軍事施壓澳國。
澳大利亞附近除了孱弱的紐西蘭海軍,駐關島美軍還在3、4千公里之外,幾乎無人能夠馳援。正當美國及其盟友自由航行於南海之際,不能忘了中國可能的反彈。
前進南太平洋
解放軍護航編隊可能以075兩棲攻擊艦為主的打擊群,組成可能包括3到4艘驅逐艦或護衛艦、1艘補給艦、1艘轉運機具與材料的半潛船、1到2艘船塢運輸艦、1艘核動力攻擊潛艦。
在戰時,兩棲攻擊艦除了擔綱兩棲作戰之外,在和平時期還可以搶險救災,只要把登陸載具換成救災或建築器具,即可進行垂直和水平運補。例如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立即出動巴丹號兩棲攻擊艦與其所搭載的22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緊隨其後的才是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和第82空降師官兵
美軍任何救災行動率先出動的一定是兩棲攻擊艦、而不是航母,原因就是兩棲攻擊艦可以裝載重型機具,當然還可以設立救災指揮中心。
南太平洋都是蕞爾小國,島民可能一輩子沒見過兩棲攻擊艦打擊群,其所引發的心理效應可能相當強烈,對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衝擊也很巨大。或許採亞丁灣護航編隊1驅1護模式,省了兩棲攻擊艦,其餘組成艦隻不變。總之,這是個政治選擇。
無論走哪一條航線,解放軍海軍前進南太平洋是個趨勢,吉里巴斯的機場與橋樑升級工程只是開端,漸漸的將會在此區建立海外基地,以形勢迫使美軍回防第二島鏈,這才是中國要前進南太平洋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