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生活

楊憲宏專訪 / 曾建元教授的音樂世界(三)

曾建元

文/楊憲宏專訪

    春節期間我們邀請有深厚音樂素養的曾建元老師,為我們介紹好聽的歌曲以及和音樂有關的故事與生命經驗。臺北世紀合唱團演唱的歌曲有臺灣原住民的歌,也有華語的歌。這樣多元的歌曲,呈現出來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的曲目:〈鬼湖之戀〉(魯凱族民謠,柯玉玲記詞,蔡昱姍編)、〈遺忘〉(鍾梅音詞,黃友棣曲)

    楊憲宏:我們今天訪問的是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臺北世紀合唱團團長,曾建元老師。曾老師你好。

    曾建元:主持人和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鬼湖之戀〉:猶豫到永恆的祝福

    楊憲宏:謝謝曾老師跟我們一起做新春特別節目,談談音樂故事。曾老師安排的音樂曲目中,有臺灣原住民的歌曲。這個我們先來聽,然後再來談〈鬼湖之戀〉。

    Ai lha ina makanaele, li katuwase nga ku,

    lu ngi balidinlidingi ku lhenai lhi,

    lhi udane nga ku iae,

    ai ku senai lhi, pakelha lhumamilingi.

    Ai thalalai Balhenge, li katuwase nga su, liugu ki legelege ki cekelhe ta,

    ki thareve muwa rhalhupalingi,

    ai ku cekelhe lhi, lha likaisu i yaa yae.

    親愛的爸媽與部落親人們,我將要走了,

    當妳們看到斗笠在轉時,

    就是我進入鬼湖湖底的時刻,

    大家就再也看不到我了。 

    我的寶貝,妳將要走了,

    嫁到鬼湖,

    離開這裡的山、水及部落,

    妳要常想念在部落的我們。                                                                  

    曾建元:〈鬼湖之戀〉,是魯凱族的民謠音樂,由柯玉玲配詞,蔡昱珊編曲。這個曲子說的是魯凱族的故事。魯凱族是蛇崇拜的民族。這首歌唱的是魯凱族答迪勒王國國王朗拉格一個叫巴冷的少女公主跟百步蛇鬼王阿答里歐的戀愛故事,是魯凱族的蛇郎君故事。蛇郎君住在大武山頂的小鬼湖湖底。這是一個人鬼之間的愛情。這首歌描述的事很美,可是我們要想,像父母要把自己心愛的女兒嫁出去,而且還要沉入到深深的湖底,那是多麼地不甘啊。父母非常地疼惜,生怕這個女兒嫁出去受到委屈或什麼的。這個歌呢,我們聽的這段,描述的是家人目送巴冷公主跟著鬼王進入湖底的送別場面,這個故事還滿美的啦,就是他們的這位公主跟鬼王後來組成美滿的家庭,還帶著小孩常常回來部落。

    這是在魯凱族當中多年傳唱的一個故事,這首民謠,也不知道是流傳了多久,由福爾摩莎合唱團的專屬編曲家蔡昱珊編成合唱曲。臺灣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特別是原住民族有十幾族,都有非常豐富和不一樣的音樂文化。魯凱族人住在山上,往往道路中間隔著峽谷或者大河,人們之間要傳達訊息,有時候講話聽不清楚,那就用歌唱,讓迴盪山谷裡面的歌聲,去表達彼此間的情意。這首歌在魯凱族歷代傳唱,由魯凱族音樂家柯玉玲把歌詞記錄下來,然後再由蔡昱珊編曲。〈鬼湖之戀〉曾有魯凱族流行歌者梁文音在電視上清唱,錄影紀錄在網上可尋,她也有一首〈巴冷公主〉,是同樣的主題。〈鬼湖之戀〉是非常好聽的魯凱族的民謠。

〈遺忘〉:越想遺忘,總是想起

  楊憲宏:〈遺忘〉是你選的這一首曲子,好久沒聽到了。黃友棣的曲、鍾梅音的詞。這首歌記錄的是作家鍾梅音與有婦之夫的愛情嗎?

 鍾梅音

  曾建元:我最早學這首歌的時候,是在大學。這首歌,是當年大學合唱比賽常見的指定曲。以前的合唱比賽,是非常澎湃的。有臺灣省比賽,各縣市的比賽,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辦的,教育部辦的,國立國父紀念館辦的。所以,我們以前參加合唱團,可能一年到頭都在比賽。〈遺忘〉這首歌,常常是音樂比賽當中的指定曲。它其實不容易唱喔。可是,我發現,大家都很喜歡這首歌。這是一個在臺灣具代表性的合唱作品。它講的是一個高貴的愛情,但那個結構是不倫的。因為鍾梅音是愛上了一位有婦之夫,一個醫生。她把這種心情寫成歌詞,然後希望黃友棣幫他譜曲。黃友棣基本上是一個非常中規中矩的音樂家,也是大學教授,他比較不太能夠體會鍾梅音的心情。所以,他拿到歌詞之後,擺了十年。後來,偶然的機會,在坐火車的時候,把一直沒有辦法完成的曲子,又重新拿出來。我不知道他當時怎麼樣的靈感,也許是火車經過一站又一站,月臺送別告別,或者是離人淚眼相對,那個場面一站一站地看,就把這個曲子寫出來了。

  楊憲宏:我們來聽〈遺忘〉。這是鍾梅音的詞,黃友棣的曲。這個是從1957年到1968年間寫出來的。這首曲子一開始就唱出說:「若我不能遺忘,這纖小軀體又怎載得起如許沉重憂傷?人說愛情故事,值得終身想念。但是我呀,只想把它遺忘。」

    若我不能遺忘 這纖小軀體又怎載得起如許沉重憂傷

    人說愛情故事 值得終身想念

    但是我啊 只想把它遺忘

    隔岸的野火在燒 冷風裡的樹枝在搖

    我終日躑躅堤上 又為追尋遺忘

    但是你啊 卻似天上的星光 終夜繞著我倘佯

    終夜繞著我……倘佯

    能將浮雲化作雙翼 載我向遺忘的宮殿飛去

    有時我恨這顆心 是活 是會跳躍 是會痛苦

    但我又怕遺忘的宮殿唷 就連痛苦亦付闕如                           

    迎接這痛苦吧 生命如像一瓢清水

    我凝飲下這盞苦杯 啊……但是

    若我不能遺忘 這纖小軀體又怎載得起如許沉重憂傷

    人說愛情故事 值得終身想念

    我還是啊 只想把它遺忘

    遺忘 遺忘……

  曾建元:歌曲不斷地迴盪著:「遺忘。遺忘。遺忘。」女主角一直想要把這個故事遺忘,她越想遺忘,越遺忘不了,遺忘不了,越記得深刻。這首歌曲為什麼傳頌這麼久,這種心情,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真的是無以復加。

  楊憲宏:中間有一句:「我恨這顆心是活,是會跳躍,是會痛苦」。西洋像歌曲裡頭有類似的東西。”My head is saying: fool, forget him! My heart is saying: Don’t let go, hold on to the end.”(理智告訴我:笨蛋!忘掉他!情感卻告訴我:別放手,堅持到最後。」”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絕望地愛上了你〉),Olivia Newton-John(奧莉薇亞.紐頓-薔)唱的,完全沒有希望可以獻給你,然後說,頭是說該把你忘掉,可是心裡說不要跑。我在身邊看過太多這樣的情況,當愛上了不該愛的人。

  曾建元:說要把對方忘掉,嘴巴一直唸,我就知道他一直在想。

  楊憲宏:理智的判斷跟感情上想的不一樣。曾老師,〈遺忘〉這首曲子幾乎我們從高中一直到大學,就不停地傳唱,對年輕人的影響其實大。

  曾建元:我是覺得,因為年輕的時候,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特別容易感動。不同的年齡層來唱首歌,我想心情會不一樣。可是,我們也是通常在合唱比賽,就是在我們高中、大學的那個階段,才會有機會接觸這樣的曲子。

    我記得我1995年5月10日在國家音樂廳臺北世紀合唱團《中國情懷》音樂會上唱這首曲子,我心裡在想的,就是我當時很喜歡的一個女孩,我幫她買了兩張票,請她帶朋友來欣賞。我在臺上。臺上燈光是亮的,下面是暗的,可是我可以看到她的樣子。然後呢,她旁邊坐著的,是她男朋友。她邀約男朋友來一起看我的表演,所以我唱這首歌時特別有感觸,真想忘掉這一幕,卻必須把這首歌唱完,而且要非常優雅地讓他們在非常甜蜜美好的環境氛圍當中,想起他們在國家音樂廳共同相處的那個時刻,在臺上,有人為他們演唱這首〈遺忘〉。

  楊憲宏:我告訴你一件事情,這首曲子用小提琴拉,非常地好聽。我拉過。

    曾建元:我真的期待呀,有機會能聽到你的演奏。

  楊憲宏:尤其是上到第三把位。因為高音上去的時候,那個滑線……。

    曾建元:蕩氣迴腸。

    楊憲宏:對,就是這個。纖小軀體無法承受的憂傷,用小提琴去訴說的時候,……

  曾建元:如泣如訴,所以你知道我當年在臺上演唱的心情。

    楊憲宏:到時候你還是要回去拉小提琴啦。我跟你講,練小提琴現在有個竅門,你去買一個藍牙音箱,反正現在的手機都可以連接藍牙,然後你在YouTube(油管)裡頭把曲子叫出來,你可以叫到完全的鋼琴伴奏,你就有伴奏了。你回憶說你跟老師一起合奏,老師伴奏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琴音好多了,那你就這樣子自己創造一個伴奏。甚至於還可以有其他樂器一起的,比如說假設有長笛或是其他的樂器合奏的時候,你小提琴加入,以你現在的音樂能力完全沒有問題。比如說,我有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的整套曲子,我就讓馬友友幫我伴奏,我小提琴就出來了,而且是隨時可以出來的,因為你如果熟悉四部的話,主旋律在第一部的時候,你就到第二部去,很容易就產生共鳴。這樣的話,這種演奏也是一種合唱,但是是用樂器合唱。現在藍牙的音箱很便宜,我以前拉琴要跟人合作,總是要找人伴奏,現在都不用了,我現在就直接曲子一進來,有時候用小號的,有時候用吉他的,有時候另外一支小提琴,反正跟著走也可以,或是我就拉第二部。

  曾建元:這個點子太棒了。我其實沒想過。

  楊憲宏:就這樣,就這樣搞啊。所以趕快把你的琴修好。我跟你講,一定可以修。

  曾建元:我的琴早變形了,有機會,我想買一把新的。

  楊憲宏:我答應你一件事情,在你買到新琴之前,我可以借你一把。

  曾建元:真的嗎?

  楊憲宏:我答應的,可以。我有五支小提琴。下一回,過完年後,我們再來談。OK?拜拜。

中央廣播電臺春節特別節目

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2024年2月12日播出

民國114年9月13日凌晨3時

臺北晴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