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期待台灣下一個奇蹟:台北永續發展創新策略

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

期待台灣下一個奇蹟:台北永續發展創新策略──記台北市彭振聲副市長演講

文/戴卓賢(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生)

對城市建設抱持著「永續發展與創新策略」的理念和目標,規劃出未來居住生活的幸福藍圖,期待日後的執政者及其團隊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不懈地實踐宏遠的願景才是人民之福。

面對碳排放引致全球溫室效應日益嚴重的問題,當今人類每天向大氣層排放1.1億噸人造全球變暖的污染物,造成氣候災難,導致升溫失控、特大暴風雪、澇旱災加劇、颱風暴雨等等。其中2020年更是史上第二高溫的年份!這些溫室氣體的最大來源,包括:耕作方式、森林大火、交通運輸、永久涷土融化、石油生產、垃圾填埋場、燃煤電廠、工業加工、煤礦開採。今天我們看到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其主要來源和成因就是燃燒礦物燃料。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影響全球生產和旅行之際,卻傳來環境的利好消息,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顯著下降。

作為地球村的成員,台灣無法置身於事外,首都台北市柯文哲市長自2014年12月25日就任,推動台北市政建設,進行諸多改善,特別是在首次任期內,成績有目共睹,台北市在柯市長及其團隊的努力之下,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的城市發展與社區前進。

對於一個城市的經營,城市治理應該列入與治理城市的每項相關環節予以考慮,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關係、正式法律制度、公共事業與服務、城市政府角色、非正式政治者的行為、傳統權威的角色、專業知識、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的功能、社會抗議組織的重要性、家庭與個人關係、非正式企業的發展、國際商業往來、本地商業的發展等等。

台北市彭振聲副市長3月10日蒞臨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發表演說,主要圍繞以下議題,對台北市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策略作了介紹:

1876年清朝設立台北府,1920年日本設立台北州轄市 1945年國民政府成立省轄市、成為台灣省省會,1949年成為中央政府所在地,1967年7月1日改制直轄市。這樣一個要奠基百代之城,她需要的城市建設是永續發展的治理。台北市面積約272平方公里,人口約264萬。在2019年7月暴雨量超過200年重現期,降雨強度愈來愈高;到2020年7月台北錄下39.7度的高溫,打破124年來7月最高溫度,平均溫度有持續上升趨勢,導致用電需求也屢創高峰;台北市政府乃提出《台北市2030工務建設白皮書》作為長治久安的解決辦法,內分3大綱領(水綠環境、人本建設、智慧治理)15項工程,涵蓋範圍從環境安全到生活品質一應俱全,堪稱最優良合宜居住的模範城市,其中不少的城市治理案例更是按歐洲聯盟綠色城市的指標進行。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20宜居性城市調查,台北已經成為亞洲宜居城市排名第六位的城市,亞洲第一位則是新加坡。台北市政府在2017年倡議台北海綿城市,把收集雨水保留在地底下,水冷散熱、與水共生,有效降溫節能,打造台北市的水撲滿,健全都市水循序。綱要復揭櫫三大願景(韌性水調適、永續水利用、友善水環境)、6大目標、13項策略、190項行動計劃,從2015年至2020年投入376億公務預算,市府28個機關共同推動落實;配合海綿城市概念,透過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綠色運輸發展,在台北市推廣電動車以減少炭排放量,期盼2030年能設置1,000個You Bike站,而綠運輸市占率達70%;鼓勵田園城市綠屋頂及綠能社區等專案,以實踐在2022年公共綠色基礎設施面積比例達到78%的目標。

一個城市的願景來自都市計劃及滾動式的修改計劃,讓都市計劃更臻完善,惟有不斷導入世界各國先進的指標在台北市試辦或施行,包括交通運輸、生活休閒等各項建設。彭振聲副市長介紹永續的概念,舉出許多實例,為呼應台北市的市政建設與國際社會無縫接軌,展示出相當亮麗的成績。未來10年將致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城市,並就聯合國永續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5項(1.淨水與衛生、2.工業及創新基礎建設、3.永續城市、4.氣候行動、5.陸地生態等)指標來加強推動。

一個世界級的國際城市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治理目光,人才祗問能否勝任不應以政治顏色來區分,知人善任尤為重要,柯文哲市長入主台北市府後求賢若渴,對彭副市長委以重任,而彭副市長數十年的工務工程經驗累積下,從高雄市府到台北市府服務,除了對社會奉獻的熱情外,更展現出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抱負,彭副市長勇於承擔、開創新猷,積極與國際接軌,把首都打造成世界級的偉大城市,提昇台灣台北在環宇內的能見度,為國人明天的永續發展作出努力,除了留下美好的成績外,政績更需要作出適當的宣傳及傳承之教育以供後人學習!

面對民主社會的週期選舉,市府執政團隊在未來選舉中如果出現更迭,是否構成對現行政策爾後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昔日政府的各項投資是否頓成泡影?對此實應思考政策的傳承,摒除政黨顏色的紛擾,跳出政治顏色的迷思,建立有效防範機制以維持現行重大政策在新政府中獲得繼續延續或降低政府換屆之後帶來的嚴重衝擊。城市的經營要設定弘遠長久的目標,讓未來的市長及其執政團隊,在這個先前設定的共識目標之下繼續運作,為國人服務,以建設美好明天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