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拜習會超過預期,但台灣問題仍將對美中關係帶來嚴峻考驗
文/voa莉雅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了眾所矚目的面對面會談。華府有關專家表示,這次拜習會超過了預期,但雙方在台灣問題上都沒有做出讓步。一位前白宮官員說,這次會議的結果符合美方的期待,為雙邊關係變得更糟設立下線,但台灣問題仍將對美中關係帶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2023年。
美中官方表態
拜登自就任總統以來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巴厘島舉行的首次面對面會晤持續了近3個半小時。白宮在會後發表的會談紀要中表示,兩位領導人就雙方在一系列問題上各自的優先要務和意圖進行了「坦率」的對話。拜登在會後的記者會上重申,美中之間沒有必要進行冷戰。
「他重申,這一競爭不應該演變成衝突,並強調美中必須負責任地管理競爭以及維持通訊管道暢通,」白宮在會後發表的會談紀要中說。
中國外交部說,「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
「兩國元首都認為,會晤是深入坦誠和建設性的,責成兩國工作團隊及時跟進和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採取切實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返穩定發展軌道。兩國元首同意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繫,」中國外交部的會談紀要說。
庫珀: 20大後的習近平希望開展「微笑外交」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紮克·庫珀(Zack Coop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可能是這兩位領導人過去一年半以來最富有成效的會談。
他說:「我認為習近平在黨代會結束後似乎希望進行一點微笑外交,試圖解決中國在其關係中遇到的一些挑戰,不僅是與美國,還有與其他一些主要民主國家的關係。我認為拜登也從美國中期選舉令人驚訝的成功中處於強有力的地位。所以我認為你看到的是兩位領導人,他們對自己在國內所處的地位充滿信心,也更願意,至少是從拜登上任一年半以來以,以更積極的方式,談論美中關係。」
會議結果符合美方期待
這位前白宮國安會官員說,這次會議的結果正是美方所期待的。他指出,雙方為這次面對面的會晤事先進行了很多的溝通,努力確保這次會議取得成功,或者至少不失敗。他認為雙方做到了這一點。
「我想,對於一些人來說,最大的驚喜可能是拜登居然能夠得到一張習近平面帶微笑的合影。 這有點出乎意料,但就會議的實質內容而言,我認為這正是白宮和國務院一直在告訴許多專家和其他官員他們對拜登與習近平會晤時的期待,」庫珀說。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兼東亞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員派特裡夏·金(Patricia Kim)認為,這次會晤的結果超過了她的預期。
「在這次會晤前我們被告知不會有聯合聲明,而且鑒於近年來美中關係的總體嚴峻局面,人們對這次會議的期望並不太高。但我要說的是,拜習會超出了預期,兩位領導人都表示他們重視面對面的互動,尋求管理分歧,不希望出現新的冷戰,並承認美國和中國必須攜手應對全球挑戰的事實,」她對美國之音說。
華盛頓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亞洲接觸專案主任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認為,拜登與習近平早就應該舉行面對面的會談。這次會晤是一個好的開端,但具體進展仍然難以實現。
「這次會晤似乎完成了最起碼的任務:為穩定兩國關係創造了潛力,但這需要強有力的後續行動,需要雙方都決心打破兩國尖刻言辭和緊張局勢升級的趨勢,」他在一份聲明中說。
如何看待布林肯訪華的計畫?
這次會議的一個具體成果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前往中國,繼續與中方就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這將是布林肯首次以國務卿身份訪華。
「看到兩位領導人確認他們將授權高級官員就各種問題開始工作層面的對話,令人感到有一些希望。我們在兩份會談紀要中都看到提及就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和糧食安全等挑戰重新啟動工作層面的討論,」 派特里夏·金說。
她說,這無疑還要看後續行動的發展。
「當然,艱巨的工作還在前面。而且重要的是要觀察是否有定期的高層和工作層面的交流,以及這些交流是否能夠產生建設性的成果,」金說。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北京的強烈反對在8月初訪問台灣後,中國方面中斷了與美方在氣候變化等方面的交流。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也認為,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將是積極的一步。但他說,這次會晤以及布林肯的訪華等並不意味著美中關係將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庫帕說:「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仍將管理美中關係中一系列非常、非常緊張的問題,所以這更多的是為兩國關係設置一個下線以確保它不會變得更糟,而不是為關係取得戲劇性的改善做鋪墊。」
捍衛民主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正在巴厘島近距離觀察這次拜習會。
他通過電郵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布林肯國務卿計畫明年初訪問北京對它可能促成兩個超級大國重新承諾在一系列涉及面不是很廣的次要問題上進行合作帶來了一些希望。但話說回來,這些交流不太可能對兩國的既定紅線帶來任何有意義的改變。」
這位專家並不看好美中關係的前景。
「中國沒有做出尋求限制與美國的競爭的任何表示。事實上,恰恰相反。北京認為,中國的治理和安全模式遠遠優於西方。相反,中國想要的是美國不準備給的東西:從華盛頓對中國科技行業的監管攻擊中獲得喘息的機會,以及徹底改變他們眼中的華盛頓對台灣分裂主義的支持,」他說。
儘管如此,他認為,這次會議還是有其意義的。
「雖然這次會議不太可能產生太多可交付的成果,但擔心它們的後院出現超級大國攤牌的東南亞國家還是會歡迎它。同樣的情緒也適用於大多數其他參加20國集團峰會的國家,其中很多國家仍然深切關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外交脫鉤可能導致國際體系出現潛在的二分化,」辛格爾頓說。
雙方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做出讓步
美中兩國領導人在會談中如何談論台灣問題是關注的一個焦點。
中國外交部在有關這次會晤的聲明中提到台灣問題時說,「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拜登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但他在會談中也警告習近平,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咄咄逼人的立場威脅到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最終可能危及全球經濟。習近平回答說,台獨與和平與穩定是「水火不容」。
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金說,在台灣問題上,雙方基本上做出了符合各自長期政策的表態。在她看來,雙方都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
她說:「我認為,這基本上是兩位領導人將各自的立場擺在桌面上。而事實是,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從來沒有意見一致。因此,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就我們各自的立場坦誠溝通,同時確保我們的分歧不會演變成徹底的衝突。」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台灣問題將對美中關係帶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2023年。
他說:「我認為我們所能期望的最好結果是,正如你所提到的那樣,中國和美國對彼此的紅線在哪裡有更好的理解。我認為這需要時間,但這次會晤可能是這一進程的開始。這並不是說雙方會達成共識,但至少我們可以瞭解北京和華盛頓所處的立場,這在2023年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認為,我們很有可能看到眾議院的新議長,很可能是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2023年初訪問台灣。美國將開始大選的初選程式,中國和台灣議題將會經常出現,而且2024年初台灣將舉行選舉。因此,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一年,雙方進行更直接的對話是至關重要的。」
近年來,北京加大了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並不斷派遣軍機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在佩洛西訪台後,中國連續多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舉行大規模的封鎖和實彈演習,急劇升高了台海的緊張局勢。外界一直擔心習近平在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後將加大通過武力統一台灣的步伐。
拜登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被問到中國是否準備入侵台灣時說,「我不認為中國方面有任何立即入侵台灣的企圖」。
中國反對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的意義
這次拜習會的另一個關注點就是雙方在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我認為,看到兩位領導人共同申明他們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是令人感到非常有希望的。這一聲明並沒有出現在中國官方的會談紀要中,但我認為白宮的會談紀要明確指出,兩位領導人都確認了這一聲明是重要的,這對向普京發出全球反對在烏克蘭進行核升級的信號至關重要,」派特里夏·金說。
不過,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職的庫珀並不認為習近平聲明反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有多重要。他說,中國有關高級官員洩露給媒體的一些說法顯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感到意外,覺得被普京誤導。
「我認為,你現在看到的是中國重新調整(中俄關係)的開始。但我不預期這會走得太遠,就像中國領導人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所說的那樣,他們目前除了站在普京一邊之外看不到很多其他的選項。」
這位專家說,他不預期中國方面會全面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