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台灣人為何不信美「中國威脅論」?

台灣人為何不信美國的「中國威脅論」?

導讀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台灣人為何不相信美國的「中國威脅論」》。作者認為,美國的戰略操作看似保護台灣,但卻被台灣民意認為是在「利用台灣」。反倒是希望與大陸維持對話交流的民意高達77.9%,這可以解讀台灣民意相信美國保護台灣並不真實,但是中國說要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卻讓大部分台灣民眾所相信。文章內容如下:

文/王崑義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4月8日推出「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條文中承認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重要組成部分」,並明確要求「防衛台灣」;還要求「在與其它國家交往的同樣基礎上」與台灣展開交往,「不得對美國政府機構與台灣政府同行直接和例行互動施加任何限制」。

拜登政府推出美中「大國競爭」

這個法案彰顯拜登上台以後,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越趨一致的戰略,那就是「對抗中國」。而且拜登對抗中國的作法甚至超越川普的作為,被稱做「大國競爭」。這裡面包含著將川普針對美中貿易戰,擴大到包括軍事、外交層面的對抗,在經濟領域也繼續採行川普競爭的策略,唯有在環境層面才願意與中國採取合作的態度。

至於台海方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曾強調,美國將持續與盟友夥伴合作,支持在印太地區共享繁榮、安全和價值觀,這也包括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因為台灣對維繫台灣海峽與區域和平穩定有所貢獻。

美國的設想是如同「台灣關係法」所反映的美國長期政策,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美國仍保有能力來抵抗會危及台灣人民安全,或社會經濟體系任何訴諸武力的行為,以及其他形式的脅迫行動,如此將有助於維護台海、兩岸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

另外,在美國國會推出「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之後,《紐約時報》發表題為「拜登政府強勢支持台灣,是時候放棄『戰略模糊』了嗎?」的一篇報導。報導指出,隨著中國力量和雄心的日益增強,加上北京判斷華盛頓將被削弱和分散注意力,有關美國是否應該對台灣防禦做出更清晰承諾的辯論正在進行中,部分是為了降低因中國誤判而導致不必要戰爭的風險。

只是,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史文(Michael Swaine)卻稱這種作法是在「發狂」。他說,美國若明確宣示防衛台灣,加上結束美台政府接觸的限制,將把北京逼到牆角,非但不能威懾,反而提高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史文也在推特上說:「無論如何都會堅定捍衛台灣的承諾是大錯特錯的」。他還指出,《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沒有提到中國的想法,顯然是「假定北京軍事肌肉秀只是突然出現,沒有別的原因,只想騷擾台灣並顯示其日益增長的雄心」。

史文還說,在美國不再能確定自己會在台海衝突中獲勝的情況下,無論出現什麼出色的國防科技,嚇阻台海衝突已經不僅是一個軍事問題。他認為,關於嚇阻台海衝突的有效性,需要廣泛的計算成本,這遠超出軍事問題,尤其是加上可信的保證戰略—傳達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立場的持續可信度。他說,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這種假定的模糊性,但這是處理台灣問題的最不危險的方法,「真的沒有合理的替代選擇」。

而根據美國「一中政策」立場制定沿用多年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美國是在不承認台灣獨立的情況下支持台灣的,美國為台灣提供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但不明確承諾要捍衛台灣免受中國的攻擊。然而,隨著中國實力的日益增強,有關美國是否應該對台灣的防禦,做出更明確清晰的承諾,這項辯論也還未定。

這反應出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核心挑戰,也是拜登政府在制定亞洲戰略時的一個重點,包括白宮、國務院和五角大廈都在重新評估美國戰略的核心原則,以適應一個新的、而且是更危險的美中「大國競爭」的對抗階段。而在3月,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還警告,中國有可能在未來6年內試圖以武力奪回台灣。

以往,儘管美國通過外交聯繫、軍售、堅定的措辭,甚至偶爾的軍事演習來支持台灣,但美國長期以來一直不願說明將會如何應對這種攻擊,在台灣與美國斷交之後,失去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支持,也沒有任何聲明、原則或安全協議迫使美國「必須」來保護台灣。

至於,美國國會在1979年所制訂的「台灣關係法」,也僅是規定「任何以和平手段以外的方式來決定台灣未來的動作」,都將「引起美國的嚴重關切」,這也就是有名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這種謹慎的平衡既可以避免激怒中國,也可以避免慫恿台灣正式宣佈獨立,而觸碰中國的底線與紅線。

如今,美國國會參議院外委會推出「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要把台灣視為印太地區的一員,也要解除對台灣交流的限制,這到底是為了幫助台灣防衛中國使用武力,還是鼓勵民進黨政府進一步挑釁中國呢?短暫時間答案恐怕無解。但若是要問台灣人民的想法,卻是不如美國所願。

台灣民意認為「美國想利用台灣」

3月20日由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和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所共同舉辦的「拜登新局與台海安全」民調中,在問到美國政府捍衛台灣,到底是「真誠幫助台灣」,還是「想利用台灣」,結果有高達61.1%的民眾認為美國是「想利用台灣」,認為美國「真誠幫助台灣」的比率只有21.3%。兩者差距達3倍,可見台灣人民並不認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朱立倫所說的「台灣所有政黨都是親美派」的說法。

同樣的,民進黨「親美抗中」的政策,也跟台灣人民的想法並不同調。在同一項民調中,支持兩岸應該開啟對話的比率高達77.9%,不支持者則只有13.7%,兩者的差距更大。另一方面,認為中國可能在6年內攻台的民眾只有29.1%,不相信者高達63.3%,同樣有相當大的差距。

顯然台灣民意並不認同美國近來不斷宣稱中國攻台論,以及把大陸軍機一再闖入台灣西南空域的作法,認定是一種威脅台灣安全的說法,也不相信美國所宣揚的「中國威脅論」。兩者之間,為何會有這般的矛盾呢?

多維新聞記者林犀在4月份所撰寫的一篇〈美國對中國再提制裁,將把民進黨政府逼到新節點〉文章就指出,蔡英文政府任職5年來最大的「成就」,就是將台海擺到中美衝突的第一線,使台海成為國際矚目的「火藥桶」。

她還認為,4月8日在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上,部分民主黨及共和黨人共同提出「戰略競爭法案」,自然是針對主要對手中國。法案中提出要制裁「因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而受惠的中國企業」,亦對新疆問題及台灣有表態。

在同一時間,美國商務部也提出限制美國企業出口特定產品給7家中國企業及機構,這7家中國企業與機構大多為雲端運算中心。對於這做法,美方說是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中國認為這是「美國不滿自己在超級計算方面技術落後」。

而這把火也波及到台灣,據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台灣企業台積電與另一家世芯科技公司生產的晶片,有提供給此次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天津飛騰公司,這個消息讓當天的台灣股市的科技股大跳水。

有趣的事,提供給《華爾街日報》牽扯到台積電和世芯科技跟中國有商業往來的訊息,竟然是民進黨政府在國防部下設置的「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歐錫富,顯然民進黨為了配合美國跟中國的「大國競爭」,已經不惜把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給砍倒。所以,台灣政治站隊美國,經濟站隊中國,在大國競爭的現實裡,讓台灣現在有些「精神分裂」。

這當然也是台灣民意大部份會認為,美國是在利用台灣的想法,尤其是民進黨政府越親美,民意的反彈就越大,這或許是台灣黨政人士所難以想像的民意取向。

什麼是美中「大國競爭」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之後所提出的「大國競爭」概念,不僅讓美中兩國對抗形式初具,美國也意圖把西方盟友,以及印太國家拉進這個框架中。

拜登政府所提出的「大國競爭」,正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口中所稱,「中國是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而且類似俄羅斯、伊朗及北韓,許多國家雖然對美國構成嚴重挑戰,但「中國帶來的挑戰不同」,僅有中國有撼動現行國際體系的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實力,因此中國是唯一具有足夠實力,可以嚴重挑戰由美國所形塑的全球制度能力的國家。

可見,拜登政府是有意把美中競爭導向包括在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實力上的競爭。如果再看3月3日拜登總統所發表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的內容來看,拜登政府是把美中關係放在三個籃子裡,分別是「對抗、競爭與合作」等三大面向,而這三大面向是層層交疊的「一體三面」,拜登政府看待中國的重點在於,希望可以促使中國在國際市場上遵守規則,也能夠跟美國企業有平等的競爭。

這種把美中的「大國競爭」從過去川普時期的貿易戰擴展到其他領域,中國同樣感受到美國日益增強的威脅。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美軍印太司令部正推進在關島部署陸基神盾系統的計畫。而3月4日印太司令部指揮官戴維森闡釋部署這一系統的理由是,因為關島現有設施是為針對防禦北韓而設計的,「不足以應對中國飛彈的威脅」。所以美軍印太司令已經向美國國會提交在第一、二島鏈部署中程飛彈計畫。

在美國把美中的「大國競爭」導向軍事上的競爭之後,東亞地區的軍備競賽必然升高,所以大陸今年以6.8%的軍費成長雖然已經超過兩千億美元,但相較於美軍的軍費預算總量,也不過是美軍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在美中「大國競爭」之下,未來大陸軍費預算恐怕還會加速成長,這也可能導致東亞國家跟著加入軍備競賽。

而在美中「大國競爭」的策略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美國時間3月18、19日於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美中高層戰略對話。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後,美中高層首次面對面溝通,受到全球高度關注。不過,這次戰略對話雙方的開場白打破了以往外交禮節式的寒暄,讓全世界直擊了美中「唇槍舌劍」、「火光四射」的場面。

在這場美中高層戰略對話中,楊潔篪和王毅不留情面的指責美國,打破了任何美中關係可能重置的幻想。尤其是中國高層外交官在對話會上,作風比川普任內出席任何公開會談還來得強勢,不禁讓人擔心起美中關係狀況。

中國之所以敢於在美中進行高級別的外交會談中,毫不禮讓美國的表現,顯然是受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今年中國「兩會」上所表述過的話所影響,習近平當時說:「中國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習近平不久前還說過,美國是中國的頭等威脅,所以習近平所說的「世界」,應該指的是美國。

尤其是在對話會的前兩天,美日在東京舉行了「2+2」對話後發表了聯合聲明,其中有一條宣稱:「美國和日本承認,中國的行為不符合現有的國際秩序,給聯盟和國際社會帶來了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挑戰」,對中國來說,這樣的指責並非是「待客之道」。

另外,美國在會談召開的前一天,還以「削弱了香港的高度自治」為由,對24名中國和香港的官員進行制裁,這種下馬威的作法,已經令中國高度不滿。再加上布林肯在會談的開場白中,採取居高臨下的姿態直接衝撞中國的核心利益,稱「中國在新疆、香港、台灣的政策威脅到國際秩序,並非僅僅是中國的內政問題」,這種指責,更令中國無法容忍。

可以見得,美國是想通過造勢向中國施壓,刻意營造出一種對自己有利的氣氛再進行會談,但美國是低估了中國在捍衛國家核心利益上的決心和底線。因此,無論是楊潔篪說的「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還是王毅講的「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都是回擊美國此前對中國做出壓制的動作,中國必須當面闡明不滿和堅定維護國家主權的立場原則。

台灣民意為何不相信美國?

在美中「大國競爭」的氛圍下,由於美國一直把台灣問題拉入香港與新疆問題來談,這讓台灣問題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讓中國加大戰機對台灣西南空域的襲擾頻率。而4月初中國航母遼寧艦穿過宮古海峽,到台灣東面海域進行軍演,都讓台海危機再度升高。若加上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提出的「戰略競爭法案」,確實使得台海再度成為「火藥桶」。

美國的戰略操作看似保護台灣,但卻被台灣民意認為是在「利用台灣」。反倒是希望與大陸維持對話交流的民意卻高達77.9%,這可以解讀台灣民意相信美國保護台灣並不真實,但是中國說要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卻讓大部份台灣民意所相信。

台灣民意願意相信大陸的「和平說」,不相信美國的「威脅論」,應該還是居於同是中華民族的情結所致。當然,對於民進黨過去5年不斷加碼操作「抗中論」,也出現彈性疲乏的心理。

在這種意識心理背景之下,未來民進黨操作「抗中論」的外溢效果應該是會持續遞減,而類似習近平在視察福建時所說的「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促融論」將會逐步發酵,讓台灣人民更相信中國會帶來和平,美國只會帶來戰爭,這是走完全親美政策的台灣政黨人士應該深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