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羅慶生專欄

羅慶生 / 美中談判 川普輸了這一局

 「川習會」30日在韓國登場。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左)、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右)。

文/羅慶生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釜山會晤,確認雙方之前在吉隆坡貿易談判的結果。除了沒提到台灣,許多結果也出乎各界預料之外。

這次談判的主要結果,依據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說法,中國將購買美國大量大豆,美國宣稱要加徵的100%關稅則不實施。依據中國商務部說法,美方將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以及暫停實施兩項雙方原定的制裁措施。一項是美方暫停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1年,中方也暫停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1年。另一項是美方暫停徵收中國製造船舶的港口費,中方也暫停反制措施,時限也都是1年。

從這結果來看,這局是美國輸了。因為扣除兩項暫停1年而「回到原點」的制裁與反制裁措施後,美方是降10%關稅換取中方購買大豆。而依據《美日貿易協議》,日本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換取25%的關稅降為15%。也就是說依據日本標準,大陸取得的10%關稅降幅價值5500億美元,而美國大豆並不值這個價。

但美國為何讓步?因為川普必須給美國豆農一個交代。已收割的美國豆農已有「爆倉」現象,如果再銷售不出去,將出現破產潮。這必然重傷11月3日投票的共和黨期中選舉選情。時間很急迫,而美方清楚只有中國這個大買家能解決問題,在吉隆坡的談判就只能讓步。而中方也很配合,吉隆坡談判一結束,就給大豆下訂單。

觀察這一輪美中貿易戰的脈絡,中方最在意的是港口費,這直接打擊中國造船業,所以大陸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才會在8月下旬到美國溝通。或許他當時話講得狠了些,曾引起美國財長貝森特的不滿。

大陸其次在意的是9月29日美國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這是將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延伸到該企業持股50%以上的海外子公司。就是這規則,讓荷蘭政府9月30日宣布接管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安世半導體總部雖在荷蘭,卻是已遭制裁的中國企業聞泰科技100%持股的子公司。

至於美國晶片管制,中方並不在意。因為遭美方制裁6年後,中國已製造出能生產7奈米晶片的DUV光刻機,再搭配小晶片封裝技術,算力足供AI運作。即便美國開放輝達晶片,中國也未必會要。

從這角度,中國能迫使美國收回成命,就已經是贏了這局,再加上降10%關稅,中國所獲較多。沒有談台灣,顯示中國無意交換川普在台灣立場上的表態,寧可要求實利。這也表示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自信較以往增加。

而台灣要注意的,還不僅是大陸的自信增加,而是全世界都看到,在日、韓領袖設法討好川普的時候,川普卻是在討好習近平。川普離開後,世界將看APEC峰會成為習近平的主場。這意味著不只華府,而是整個世界的風向正在轉變。台灣要如何因應,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