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 / 美漲H-1B簽證費 加速人才回流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19日突然調漲H1-B簽證費用至10萬美元,擾亂全球各地持有美國H1-B簽證的人士行程。
美國川普總統19日宣布新的H-1B工作簽證將徵收10萬美元費用,引起各界震撼。這項新規影響深遠,遠超過川普想像,如果真的實施,美國在美中競爭中將會敗北。
美國發放H-1B簽證的目的是允許企業聘請外籍專業技術人才,以彌補勞動力市場的空缺。申請者大多來自擅長培養理工人才的印度、中國大陸、台灣與韓國。這些理工科畢業的科技人才支撐了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
川普大幅提高簽證費用,目的是要拉高美國企業聘用外籍勞工的成本,以保障美國人的工作。新規自台灣時間21日12時生效。簽證新規將使科技業不得不減少對外籍人才的聘用。問題是,美國自己能培養那麼多的理工科人才嗎?
「理工科」是中文語系的術語,美國術語是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4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美國學習STEM的學生愈來愈少,科技業不夠用,才是造成企業多用H-1B簽證外籍人才的原因。
早在2019年,美國歷史學家、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赫爾曼(Arthur Herman)即注意到這問題的嚴重性。他在政治季刊《美國事務》上發表〈美國STEM危機威脅我們的國家安全〉一文,指出到2020年,國際學生將占美國STEM博士畢業生的一半,尤其是中國學生。少了他們,矽谷的許多公司將無法填補隊伍中的空缺。他呼籲當時第一任的川普政府不應只限制中國留學生,而是要研究如何讓更多的美國年輕人學習STEM並感到興奮。
可惜他的呼籲並未受到重視。依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現狀分析(2024)》報告,2021年,美國將近60%的博士級電腦科學家、58%的博士級數學家和56%的博士級工程師是國外出生。美國STEM危機持續惡化。
第二任的川普政府仍然畫錯重點。川普並不反對外國人,但他只想要「最頂尖、最傑出的人才」,而不是「全球底層勞工」。然而美國並不缺乏頂尖天才,而是缺乏願意熬夜、加班,在工廠面對冷冰冰生產線的工程師。那些產業大軍,才是支撐高科技製造業競爭力的核心。
因此我們可以預判,未來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外籍工程師或研究者,如果找不到願意付10萬美元簽證費的企業職缺,將不得不回歸本國。而無論印度、中國大陸或台灣的留學生,原本都只少數歸國,大多數留在美國為美國企業打工,未來將相反。許多原本有意到美國讀博士的學生,也將改在本國深造。依據「自然指數」,除哈佛大學外,中國大學的研究能量已超過其他美國大學。
「中興以人才為本」,這是中國古訓。現在美中競爭已明顯轉為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可以想像獲得這批人才生力軍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能增加多大的研發能量?相反地,美國企業呢?川普大處不算,小處算,這項新規如果真的實施,美國輸掉美中競爭將不令人意外。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