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羅慶生專欄

羅慶生 / 美英協議啟示 台難逃高關稅

美國與英國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圖為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左)會面。

文/羅慶生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受到全球矚目。這份有些倉促、細節仍在敲定中的框架協議,是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第一份達成的協議,對即將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的各國都深具啟示意義,包括台灣。

川普急於達成這份協議,除了需要一個關稅戰開打以來的戰果,也需要一份範本,讓世界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目前已公布的內容包括美國豁免了英國鋼、鋁的25%關稅,10萬輛配額的汽車關稅從25%降至10%;英國則購買美國的波音飛機,並擴大美國農產品的准入。

其中更令人關注的是,其他英國商品仍面臨10%的關稅,而之前不到2%。關鍵在於英國是美國的貿易順差國,如果按照川普的說法,2024年美國賺了英國119億美元,但川普居然還要課徵英國10%的關稅。

這表示至少10%的關稅是各國與美國貿易的門票。川普的國際貿易新秩序,首先就是要所有與美國貿易的國家都繳10%以上的關稅。至於上限,日前傳出川普為順利展開貿易談判,正考慮大幅調降中國的進口關稅。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稅率應該就是川普關稅的上限。目前傳出約50%。果真如此,就表示美國將對貿易夥伴徵收10%到50%的關稅。具體稅率要看對美出超情形以及各國手上的談判籌碼而定。以台灣對美逆差排名世界第6的地位,要談到25%以下的關稅,恐怕很拚。

川普對貿易夥伴徵收10%以上的關稅,與其說是為了「製造業回美國」,不如說是為了應付龐大的國債困局。美國國債利滾利之後,新增債務已經超過GDP的增長。這表示美國每年增加的財富都去買國債也不足以消化,這很容易讓投資者失去信心而引發拋售。川普必須大幅削減財政赤字才能穩住國債投資者的信心。這是川普政府的當務之急。

如果政府效率部能撙節數千億美元的支出,關稅能增加數千億美元的收入,雖無法徹底解決國債問題,至少可以穩住投資者信心。但這會引起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不過這或許正是川普團隊想要的。因為通膨可以實質減少內債,美元貶值可以實質減少外債,有助於緩減國債困局。

了解了川普的目的,就可知對於關稅稅率,川普是不會輕易讓步的,要降低很困難。而且川普已認定「台灣有錢」,我談判團隊要有心理準備。本來幫忙買美國國債還是個籌碼,但之前央行與民間已經買了太多,以致滿手美國國債,難再加碼。台灣的美債風險很高,為什麼會這樣?央行其實需要對國人解釋。

建議政府無須為了減少幾個百分點的稅率,就用零關稅或擴大農產品准入交換。出口雖然對台灣很重要,但只要爭取到和台灣競爭對手相同的關稅,就不會降低台灣出口美國的競爭力。然而台灣的農牧產業卻經不起美國廉價農產品的傾銷。弱勢農民更需要政府照顧,而不是犧牲他們。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連結:時論廣場》美英協議啟示 台難逃高關稅(羅慶生) – 時論廣場 – 言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