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 / 蘋果手機豁免 台灣要善用台積電

文/羅慶生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大戰受挫,繼「對等關稅」延期,再「很有彈性」地給予多項電子產品關稅豁免,解決了蘋果手機在中國大陸組裝的困擾。未來發展需要觀察,台灣尤其需看清形勢,善用籌碼,不可誤判或基於意識形態決策。
川普低估了對中國大陸徵收高關稅的影響,現在蘋果手機的問題解決,但遊戲機、玩具、燈飾、電器#沒有解決。義烏商人已經喊話美國進口商:你們到底要不要過耶誕節?耶誕節商品,一般4月就要下單生產。川普不能讓美國人過上沒有禮物和燈飾的耶誕節,進口商短期內也找不到其他國家的替代品。因此合理推論,川普將尋求不失面子的途徑和中國談判,而且時間不會拖太晚。
但川普那麼大動作卻沒有收穫難以自圓其說。因此他可能降低目標,即便不能讓多數製造業回美國,至少也要掌握國安相關產業。例如:鋼、鋁、汽車、製藥,以及半導體。川普已表示本周將宣布半導體關稅的稅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最近提到:幾乎所有半導體都是在台灣生產,然後在中國完成加工。半導體關稅的大刀,應是針對台灣而來。川普不只要台積電,還要相關的半導體產業鏈。但台積電不是鼎泰豐,鼎泰豐去美國是擴大小籠包的全球市場,台積電到美國,卻是分食台灣原有的晶片全球市場。再從國安考量,有了台積電和相關產業鏈,川普還會對保護台灣有興趣嗎?
我們分析周一台積電股價為何大跌,當天台積電股價開高走低,跌幅達2.70%,成為拖累加權指數由紅翻黑的關鍵。而其他電子股幾乎都漲。為什麼?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中國修改了進口晶片原產地的認定標準。晶片製造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封裝,原本台積電晶片無論在哪裡製造,只要回台灣封裝,原產地就是台灣,出口到大陸零關稅。現在認定標準改為晶片製造地,未來在美國製造的晶片,出口到中國要125%的關稅。台積電反映利空,下跌合理。
這就是籌碼。台灣可以主張,台積電主要生產基地將留在台灣,台積電的大客戶,無論蘋果或輝達,都承受不起在美國生產晶片,再送到中國加工的125%關稅。美國用關稅逼走台灣的台積電,不利美國企業。
台灣有籌碼,問題是賴政府能不能,或願不願意用中國因素。「脫中入北」是很奇怪的命題,「入北」一定要「脫中」嗎?去年我對中國的出口占比31.7%,是比美國還重要的第1大出口市場,全球北方如何取代?賴政府應避免以意識形態操作經貿議題,否則台灣經貿前途,將墜入難以預測的深淵。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