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嫦娥五號」到月球採樣 台灣也能嗎?

中國「嫦娥五號」

文/林佳里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著2公斤重的月球樣本,預定12月17日凌晨2時30分返抵地球,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將成為自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自月球攜帶月球土壤回到地球的國家,令台灣望塵莫及。

「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同時配備了一台攝影機、光譜儀、雷達,一隻進行表土採樣的機械挖掘臂及一台進行鑽取採樣的鑽具。日前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發射下順利升空,開啓了中國首次登月採樣返回地球之旅。

軌道器在壽命年限期間可以當作太空參考點與中繼站,作為未來火箭、太空載具進到太空的聯絡站;返回器的功能是飛回地球,讓「嫦娥五號」的任務核心—月球樣本能夠順利降落地球,其餘部分則在通過大氣層時會被燃燒殆盡;著陸器是由機器手臂進行採樣,並且同時載著上升器。而著陸器的樣品最後會轉交至上升器,再由上升器跟返回器對接,飛回地球。

大陸探月數十年努力有成

回顧中國的探月計劃,在2007年7月啓動「嫦娥一號」,攜帶了9項主要酬載器,包括用CCD立體相機繪制月球地貌和地質結構的立體影像,為之後的登月計劃提供參考;攜帶伽瑪射線譜儀以及X射線譜儀,用來探測月球土壤的特徵,並評估其深度以及元素含量;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太陽風粒子探測器,紀錄有關太陽風的數據、用以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和月球的影響等。

十多年來,中國大陸一共執行了4次嫦娥計劃,包括「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兩次繞月,「嫦娥三號」送玉兔號登月車探索月球表面,以及「嫦娥四號」在2019年初降落在無人造訪的月球背面。今年,「嫦娥五號」的探月計劃,則是隔了44年,人類再度從月球採集月球土壤樣本回到地球。

探月工程是大國遊戲,不是台灣玩得起的。不過,台灣雖然沒有能力登月採集樣品返回地球,但過去發展射過十枚科學研究性質的探空火箭。然而,從中國大陸自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首次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送入太空,以及1999年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的發展來看,可以瞭解到大陸太空科技發展的重點,是「火箭、衛星、太空船到探月」面向。當大陸已經走在最終端的探月層次,台灣仍在火箭與衛星階段,遙遙落後追趕。

所謂探空火箭,主要是用來負責進行50km到300km間的太空探測,以彌補50km以內由探空氣球來探測地球大氣層範圍,以及300km之外的人造衛星探測,兩者間的不足。

目前全世界已發射上萬次探空火箭實驗,一般而言擁有太空計畫的國家也有探空火箭計畫,例如:美國、日本、俄國、中國、加拿大、印度、巴西、韓國等國都有。

起步晚、人才止步 台灣發展慢

台灣開始發展探空火箭僅約20年,與美國相比晚了50多年,跟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發射K-6火箭來比也晚了40多年。台灣探空火箭的研發,緣自1997年國家太空計畫室(國家太空中心前身)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現改制更名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開始合作發展。1998年12月15日,台灣第一枚探空火箭「探空一號」於屏東九棚順利發射升空,開啟了台灣進入近太空(Near Space)與太空尖端科學實驗的大門。

自1997至2003年期間,台灣一共發射3枚探空火箭。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從自2004年1月起至2018年12月止,15年期間總計發射7次探空火箭。尤其,台灣在2014年短短7個月內就發射了「探空九號」與「探空十號」兩枚火箭,也算是創下台灣探空實驗的新紀錄。

台灣的「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

台灣十次的探空計畫中,除了第一枚純粹搜集溫度與地震資料外,其他九次都有科學酬載,包括第二次用TMA(Tri-Methyl Aluminum,三甲基鋁)進行電離層80~150公里大氣中性風場及亂流參數測量;第三次做TMA燃料釋放、火焰軌跡影像;第四次酬載光度計和GPS;第五次攜帶離子探測儀與三軸磁力計;第六次進行回收艙實驗;第七次攜帶電漿探測儀;第八次做火箭推進系統實驗;第九次與第十次分別進行太空電漿量測與電離層探測。十枚探空火箭的發射過程中,僅2001年第二次發射時,未達預定高度落海而失敗,其餘九次均發射成功。

台灣行政院於2019年1月15日核定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自2019年至2028年共10年,由國研院太空中心負責執行,預計投入251億元,規劃發展10枚衛星,用以建立台灣自己的太空產業。但第三期的重點在於衛星,而非探空火箭。台灣科技部曾表示,台灣發展太空科技,將用在災防、科學探索等和平用途,絕不用於軍事。

雖然台灣有良好的精密機械、電機、通訊到半導體產業,具備完整供應鏈,看似有很好的優勢發展太空產業,但太空產業是由許多國際組織共同推動,台灣因為政治因素想要進入相關組織並不容易,將限縮台灣太空相關技術和趨勢的能見度。

另一方面,台灣對於太空產業的法規與佈局尚未看到清楚輪廓,吸引力不足,也很難讓優秀的工程人才有意願投入到太空產業。台灣太空產業的前景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林佳里/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本文首發華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