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遠方/「科目三」敗壞了誰的風氣?(張鈞凱)
文/獨家報導 張鈞凱
台北寧夏夜市在1月25日舉辦「科目三舞蹈競賽」,宣傳期間遭到不少批評,例如有曾入圍金曲獎的閩南語歌手稱此舉「敗壞風氣」,也有網友狂刷負評並砲轟「舞統台灣」。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特別為此道歉,但強調活動仍會照常舉辦。
源自於大陸廣西的「科目三」,由於DJ電音神曲加上魔性舞蹈,從抖音平台走紅,並風靡世界。類似的舞曲在抖音崛起的今天不勝枚舉,「誓言版求佛」、「我姓石」等等,網路隨便一刷,還能看到歐美年輕人跟風流行。筆者與四歲的侄子,我們之間有幾個心照不宣的「接頭密語」,「科目三」、「我姓石」、「我沒K」都名列其中。
「科目三」在台灣興起並非寧夏夜市所帶動,去(2023)年12月「綠到出汁」的嘉義縣,民雄國小舉行126周年校慶,其中一個家長與小朋友同歡的節目就是「科目三」。看到全場隨著音樂扭腰擺臀的歡樂氣氛,校長蔡明昇也說,「科目三」是即興式表演節目,只有短短兩分鐘,讓觀眾來賓眼睛驚喜。其竄紅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科目三」於台灣火紅之際,大概也是因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的提醒,台灣社會開始意識到108課綱對於學生語文能力傷害之深。不妨將這兩件事情結合起來看,「科目三」的爆紅,其BGM(背景音樂)《一笑江湖》功不可沒。發行於2020年的《一笑江湖》,帶有武俠小說式的江湖滄桑感:「江湖一笑,浪滔滔,紅塵盡忘了,俱往矣,何足言道;蒼天一笑,笑不老,豪情卻會了,對月飲,一杯寂寥……」平心而論,倘若沒有一定的語文能力,恐怕還無法理解《一笑江湖》歌詞的意境。
換句話說,「科目三」在台灣年輕群體的走紅,其實正是抖音時代來臨之後,青年認識世界、自我抒發,甚至激發語文好奇的全新模式。硬是要賦予政治涵義,大可不必。
「抖音恐懼症」的發源地是世界霸權美國,其擔憂的對象不是抖音本身,而是抖音所象徵的中國軟實力崛起,將會沖垮美國霸權的意識形態圍籬。事實上,美國對於抖音的憂懼,恰恰反映出這個世界霸權的老化,兩個七老八十的政客接連兩屆競逐美國總統大位,也是美國衰落命運的寫照。他們無法適應由非美國的國家引領潮流的時代來臨,查禁抖音便是一個縮影。
而台灣一部分人對於「科目三」充滿敵意,敵視的當然也不是舞曲本身,體現出來的則是對於兩岸實力翻轉,台灣已無法再對大陸凡事均投以優越感心態的落寞和焦慮。台灣的「抖音恐懼症」一方面來自於政治層面的「唯美是從」,另一方面也來自於政治人物對於時代的脫節,藍綠兩黨都有人將2024大選的失敗,歸咎於「抖音介選」。此話一出,更能說明台灣年輕人何以用選票揚棄藍綠兩黨,確實相當可笑與可悲。
「科目三」的意外成功,一來是親民、接地氣的旋律助攻,二來是充滿土味的魔性舞蹈催化。這兩個成功元素,恰恰是經歷「抗中保台」民粹情緒動員洗禮後的台灣所流失的原有優勢。在執政者的主導下,我們視「中華文化」為毒素,因此把中國歷史與語文當成了箭靶;台灣閩南移民社會所保有的本土文化,則被低級下流的惡趣味所取代,又或者是「自我殖民」嫁接上人造虛假的「日本風情」。
在這個民粹主義當道,帶來「逆全球化」的時代,各種「抖音神曲」流行於世界各地,反而找回了「世界是平的」之全球化精神。一些痛批「科目三」敗壞風氣的台灣人,他們對於「科目三」的忿恨,更多是來自於內心自信和自尊低落的反映。就像那些將敗選責任推到「抖音介選」的政治人物一樣,他們不願意面對失敗的真正原因就是自己。
「科目三」沒有得罪誰,也沒有敗壞誰的風氣;同樣的,抖音沒有陰謀,也沒有介選。「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誰能搶佔時代潮流浪尖的制高點,誰就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反之,誰還在用冷戰思維看待世界發展與變化,誰就早晚被掃進歷史的灰燼之中。
(作者為《香港01》駐台灣首席記者,廣州暨南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