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新的打法已經出現!拆解2024台灣選舉「三異象」
文/蔡炫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
台灣大選正式進入倒數30天白熱化階段,隨著全球政經情勢日新月異,美國與中國的新冷戰局面,台灣因此成為地緣政治熱點,也讓外國媒體聚焦今年大選戰況;候選人從兩強爭霸進入到三強鼎立,政見牛肉也是歷年最晚端出一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花了大半時間整合功敗垂成,民進黨為了突破八年魔咒汲汲營營,也讓這次大選的政治局勢異乎尋常。
台灣選舉對參選人的支持度向來以「負面投票」作為主軸,三個政黨在避免被拉高「仇恨值」的政治操作下,使出渾身解數討好選民博取認同,也遭彼此不同的支持者形塑對立,即便台灣大選行之有年依舊呈現各種政治詆毀;台灣選舉的詆毀操作,也會因應候選人的個人形象、政策牛肉、時空背景而有所不同,今年2024大選的「三異象」,可謂充斥房屋土地爭議、境外勢力介選以及年輕世代焦慮。
房屋土地爭議
這三組候選人不約而同一起陷入「房屋土地爭議」,由於在衝擊公共利益的原則下,因而迅速引起外界關注,加上居住正義推波助瀾,政治人物的「房屋用地」問題在今年選舉被廣大選民嚴厲檢視;基於對於市井小民的相對剝奪感,迫使候選人們考量外界觀感必須做出「危機處理」。
民進黨賴清德面對「老家」違建爭議使出「轉移法」允諾信託並互潑髒水,直指國民黨侯友宜在文大學生「宿舍」隔間涉嫌規避房屋稅,抨擊民眾黨柯文哲名下「農地」違法租給遊覽車公司當停車場疑似違法收租,賴清德細數國民黨廖先翔、馬文君、顏寬恒侵佔土地等,顯然一改先前「情感式」論述博取外界同情;2024大選就在賴清德為了違建「痛哭五次」,掀起一波高潮迭起的「房屋土地爭議」。
境外勢力介選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先後會晤三位候選人,強調美國支持台灣公平選舉,宣稱反對外來政權干預其中,卻將中國視為唯一準干預國,但事實上美中兩強不可能讓台灣執政呈現單向傾斜;世界各國為了各自利益皆有介選動機,端看候選人們如何展現政治魄力避免「代理勢力」干預選舉。
柯文者宣稱有人出價「2億美金」要求擔任副手引起軒然大波後以「粉飾法」息事寧人,侯友宜陣營因為國民黨遭指居中牽線傳遞消息也公開否認,賴清德競總則是直指此為「中國介選」證據,畢竟綠營始終將「藍白合」視為中國干預的黨派聯姻,柯文哲最終為撇爭議宣稱「這一頁就把它翻過去」引發輿論撻伐;2024大選就在柯文哲失言拋出「2億美金」,掀起各種撲朔迷離的「境外勢力介選」。
年輕世代焦慮
年輕族群的投票動向成為此次三位候選人的決勝關鍵,因此各大黨派分進合擊進入校園與學生面對面座談,當中良性與負面互動公開透明,也為彼此陣營攻防留下了切點,由於台灣年輕世代「不見前景」也讓這次大選的政見對象聚焦於此;這票千禧世代正在面臨低薪、高房價及高生活費等問題,使得候選人在形象與政策包裝上將其視為「利益關係人」。
侯友宜在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提出「侯康貸」的青年政策打出「平民法」,賴清德則稱全力推動「社會住宅」解決年輕人的居住問題,柯文哲表示效法任內北市府的「居住正義」在全國實現,三位候選人搶攻青年票可說聚焦特定世代的民生議題,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政策綁樁;年輕世代可見不再只是需要台灣價值,如何能在「和平保台」之下安身立命已經充分凸顯「年輕世代焦慮」。
台灣2024大選的「三異象」已讓選情撲朔迷離,每組候選人皆有戲份進行表演政治,舉凡房屋土地爭議、境外勢力介選以及年輕世代焦慮,跨越私德法律、國際兩岸、內政建設,呈現一種多元主軸的選舉異象。
台式選舉始終受到全球關注,候選人與支持者在激情中的笑與淚更是深植人心,今年大選的「三異象」依舊熱鬧繽紛,不同以往的「傳統式戰法」單向炒作聲量,候選人面對各種議題更是小心翼翼;在藍、綠、白的既有政治光譜下,中間選民往往成為超越「天花板」支持度對象,也催生出房屋土地爭議、境外勢力介選以及年輕世代焦慮的大選異象。
(本文刊登於香港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