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樂義/拿破崙-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文/RFA亓樂義
今天談一個新話題,一部正在世界各地熱映並廣受好評的史詩級電影《拿破崙》(Napoleon)。
這部電影出自英國著名導演和製片人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首映就獲得媒體高度評價。有歷史學家批評,電影的一些劇情不符合真實歷史。但不管怎麼說,拿破崙的軍事成就舉世公認,他的每一場戰役不論勝負都被當作教材,其中一些戰役被視為經典,直到今天還影響人類的戰爭。
法國徵兵制度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拿破崙兩者皆有。臺灣已故的知名戰略學者鈕先鐘曾說,拿破崙在初期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是他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遺產,其中第一項是徵兵制度,也就是全民皆兵。1794年底,法國陸軍總數超過100萬人。龐大兵源使法軍在任何戰場上都能獲得壓倒性的數量優勢,也使得法國指揮官敢於打硬仗。拿破崙的軍團靠徵兵制度建立,他遠征俄國率領近50萬人,兵力規模歐洲之最。
可以說,拿破崙是法國徵兵制度的最大受益者。1815年滑鐵盧戰役失敗當天,拿破崙並未死心,他還盤算可以再召集包括國民軍和留守部隊在內的30萬法軍,以及緊急徵集10萬新兵,並且信誓旦旦可以擊敗反法聯軍。結果他未能如願,否則拿破崙很可能發動一場比滑鐵盧更大規模的會戰。
全民皆兵還有其他好處,它會使士兵為國家而戰,而不是為國王和貴族。拿破崙曾說:全民徵兵組成的是公民軍隊。法國士兵唯一的動機是出於榮譽感,如果戰敗會深覺屈辱;其他國家的士兵是出於義務,失敗則無動於衷。這種榮譽感使法國士兵義無反顧,拿破崙自豪地說:在歐洲,法國士兵是唯一可以堅持空腹作戰。 基於強烈的榮譽感,對法國士兵只要做到公正嚴明,外國軍隊的士兵則需要嚴厲的軍紀。
以戰養戰
徵兵制度的結果,使戰場上的軍隊規模變得龐大,以前依賴後方運補的辦法行不通了,如何為大部隊提供後勤補給成了大問題。法國大革命的遺產之一是以戰養戰的做法,也就是《孫子兵法》中的因糧於敵,在敵國就地補給。拿破崙在全盛時期曾說:知道如何從你所佔領的國家取得各種供應,構成戰爭藝術的大部分。顯然,拿破崙對這套就地徵收的做法很有心得,並成為他四處征戰的戰略基礎。
有分析指出,就地徵收是法國大革命唯一真正的創新,過去沒有這種觀念和做法。拿破崙因緣際會,把革命時代的遺產做到高效運用。
師的靈活與彈性
就作戰體制而言,法國大革命時期曾在軍隊實施師(Division)的編制,打破過去過於龐大的建制形式。它由1個軍(Corps)劃分為2至3個師,每個師由步兵、騎兵、炮兵和補給部隊組成,約有1萬人,合成性高,具備所有作戰要素。每個師沿著自己的路線行軍,分散作戰,也可以相互支援。這不僅可以獲得較大的運動速度,也能保持用兵的靈活性與彈性。
英國軍事史學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在他的傳世之作《戰略論》(Strategy)中指出,法國的革命精神不僅創立一支國民軍,同時創造新的條件與活力。法軍在行軍和戰鬥中,都是每分鐘走120步,他們的敵人卻堅持每分鐘走70步的傳統規定(法軍腳程快了71%),因此法軍可以迅速調動,隨時把攻擊力量集中在選定的要點上。拿破崙稱此為動量乘速度的原理,可兼用於戰略和戰術。
拿破崙依靠軍隊的機動性,不僅能對敵人發動奇襲,選擇有利的戰場環境與敵人作戰,也有助於通過偽裝、分散和迅速集結兵力,隔離並擊敗敵人部分兵力,實現分而治之的戰術,再以分進合擊重創對方主力。其關鍵在於速度,背後是靈活的軍隊編制,在拿破崙手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上種種可以說時勢造就了拿破崙。
不過也應該看到,法國大革命的遺產在拿破崙掌權之前已存在多年。但法國軍隊在這段期間的表現勝敗參半並不突出,直到拿破崙出現才有驚人戰績。短短幾年,拿破崙使法國成為歐洲軍力最強國家,並且支配整個歐洲大陸。不能不說是拿破崙的個人因素,成就一個新的時代。
集中火力於一點
從戰術看,拿破崙最擅長運用炮兵。他10歲進入布裡埃納(Brienne)陸軍軍校(法國少年軍官學校),前後5年。拿破崙在日記裡說:在軍校別人都說我除了幾何之外別無所長。可見他的數學很好,很適合炮兵專業。之後拿破崙轉往巴黎軍官學校。他自己說,他天生就是一個軍人。
1793年拿破崙攻克土倫,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從少校晉升為準將,接任義大利方面軍炮兵司令。隔年拿破崙因拒絕接受步兵職務而退職,在巴黎閒居3個月。可見炮兵已是拿破崙一生的志業。
在那個時代,各國軍隊中的火炮數量和品質並無差別。每1,000名士兵配備3門火炮,射程半英里(約805米)。拿破崙的特殊之處,在於集中運用火炮,組成龐大的炮群,而不是把火炮分散在步兵當中,這樣可以集中火力於一點。
集中火力,再加上法軍的機動力,法國炮兵成為歐洲效率最高的部隊,也是有史以來首次,步兵在各種不同的戰鬥階段中都能獲得野戰炮兵的密切支援,大大增強法軍的打擊能力,更有利於在敵人戰線的要點上,打開一個缺口,破壞對手的作戰平衡,進而瓦解敵人。
這是拿破崙慣用的戰法,不是他的創新,大革命之前法國炮兵的技術與訓練大有改善。拿破崙在歐松(Auxonne)炮兵學校受訓期間,深受他的老師,炮兵將軍杜特(Jean-Pierre du Teil)的影響。拿破崙的長處,是能夠把他所接受的新觀念和新戰法,以最有活力的方式執行出來。
之前提到拿破崙善於集中火力於一點。李德哈特在著作中指出,這個點經常被人忽略,它不是指敵人戰線上的某一個點(point),而是一個結(joint),是敵人戰線上的接合處,也是敵人重要又脆弱,容易被攻破的地方,影響敵人整體作戰平衡。一旦失去平衡,敵軍隨之潰散。能夠在偽裝隱蔽、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最先看出敵人脆弱的接合處,並快速集中火力猛烈攻擊,是拿破崙的高明之處。
縱隊與散兵
再來是,法國步兵的作戰方式與眾不同。他們採取的攻擊隊形為密集縱隊,而不是傳統的橫隊隊形,並且以一群散兵作為掩護和前導。縱隊強調靈活的攻擊衝擊力,快速衝破敵人防線,以白刃決定勝負,而非橫隊重視的守勢火力,雖有火力卻行動緩慢。這套以縱隊和散兵為特點的打法,也不是拿破崙的獨創,在他之前的革新派軍事理論家吉貝特(Comte de Guibert)早有提出,直到拿破崙的出現才發揚光大。
戰略上,拿破崙不喜歡戰略計畫(Strategic plan)這個名詞,他認為計畫本身具有固定和不變的含意,所以他寧願用戰略準備(Strategic preparation),保持高度的靈活性與彈性。他帶著計畫投入戰場,臨敵時又經常改變計畫。他思緒敏捷,周圍的人都跟不上或說望塵莫及,只能聽命於他。
拿破崙最倚重的參謀長貝爾蒂埃(Louis Berthier)曾說,沒有人知道他的思想,我們的職責就是服從。久而久之,除了少數將領,拿破崙的部將都不太能夠獨立作戰,因為長年服從命令,失去自主判斷能力。
拿破崙寫的字經常讓別人讀不懂(可能書寫能力不好),因此他的所有計劃和信件幾乎都是口述的。但是他的口述非常快,沒有人跟得上他的速度。拿破崙的重臣夏普塔爾(Jean-Antoine Chaptal)在回憶錄中說,拿破崙曾告訴他想要組建一所軍校,命令他隔天給他籌備報告。
拿破崙看過後說,寫得不錯,但沒有寫全。接著拿破崙一口氣3個小時,口述他的組建計畫,共有517條專案。夏普塔爾驚呆了,心想沒有人可以在大腦裡構思出如此完美的計畫。拿破崙有超凡的記憶力,特別是記數字和人名。他經常要求下屬使用詳細的數位,討厭他們使用字句。
大人物的通病
從很多小事可以看出拿破崙確實不同凡響,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但他不是完人,而且很受情緒影響,剛愎自用,自認天生就是發號施令。拿破崙一生歷經19年征戰(1796至1815),打過58場戰役,49場勝、9場敗,勝率85%,已經算是戰神級人物,但終究不是百戰百勝。
總體而言,拿破崙輸的9場戰役,其中6場都是在1812年遠征莫斯科失敗後發生的。這說明他的對手逐漸摸清他的戰術,學習他的精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拿破崙最擅長的分而治之的戰術,在滑鐵盧戰役中不但未能發揮,反而被英普聯軍合而殲之。這是歷史上許多大人物的通病,真正打敗他的不是敵人,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