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麻生太郎台北演示對中嚇阻?
文/曾建元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暨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兼任副教授、華人民主書院協會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日本國會眾議院眾議員、前內閣總理大臣、自由民主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日前應邀來台,8月8日於台北在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與外交部合辦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上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形勢表示,維護和平不能光說不練,俄烏戰爭經驗顯示,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事件在印太地區也可能發生,而避免台海戰爭要靠嚇阻。麻生太郎認為嚇阻能力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包括:一、要有實際軍備的嚇阻能力;二、要有執行力,亦即人民認同的動武意志;第三點是最關鍵的,也就是要把有嚇阻能力的事實讓對手充分了解,他表示「對日本而言,確保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攸關生死存亡的課題」,故而強調「台灣、日本、美國必須覺醒,發揮強大嚇阻能力」,要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傳達出「不惜動武維護台海穩定安全的明確意志」。
麻生太郎2006年擔任日本外務省大臣時,曾經出版過《自由與繁榮之弧》一書,闡述時任內閣總理大臣的安倍晉三的亞洲新戰略,這就是2012年後來安倍晉三第二次組閣後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而在今天成為印太戰略架構的濫觴。印太戰略的假想敵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對於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所經過的東海、台灣海峽和南海聲索主權,而這一連接著的東亞大陸沿岸廣大海域的控制樞紐就在台灣,所以對日本而言,一旦台灣落入中國的統治,日本的國家存續命運就整個掌握在中國的手中了,這是他們極度不願見到畫面。日本清楚地認識到台灣海峽自由通行的重要性,所以把台灣的防衛也視同是日本的事。
2015年5月,日本安倍政府以集體自衛權理論突破了《日本國憲法》第9條關於參與國際集體安全體系的法理爭議,完成了《日本周邊地區有事時確保日本和平與安全相關措施法》等十種安全保障關聯立法,2016年解放軍開始騷擾台灣周邊海域和空域,令日本大感戒備,而不斷提高軍事防衛警戒程度,2021年7月5日,時任副首相兼財務大臣的麻生太郎在東京發表講話,宣告「台灣一旦出現重大問題」,就是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有必要行使集體自衛權,和美國聯手共同保衛台灣,當年12月,甫卸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在台北發表〈新時代的日台關係〉演講,提出了著名的命題:「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麻生太郎的台北演說,表達的正是這一觀點。
麻生太郎的演說中,介紹了去(2022)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的新版安全保障三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以及《防衛力整備計畫》,其中表明,日本視中國為其「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戰略挑戰」,日本針對中國、北韓、俄羅斯的區域集體防衛軍備強化,乃包括發展可對敵方飛彈基地發起直接攻擊的「反擊能力」,這裡談的就是日本自衛以及協防台灣所發展出的嚇阻能力。麻生太郎以一派灑脫的姿態談嚇阻意志和嚇阻宣告,就是現身說法,向台灣表達了日本集體保衛台灣的意志,也向對岸重申日本的決心,他也向台灣朝野喊話,希望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更要展現自衛的準備和意志。
明年的台灣選舉,台灣防衛政策與兩岸關係走向,正是重大的辯論議題,台灣人民應當透過自己的選票,向國際社會和對岸表達希望以和平的手段達成防衛台灣民主的決心,也展現出台灣在印太戰略中對於區域集體安全責任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