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畫龍點睛」的故事對人生與學習啟示

文/柳坤閎(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大三)

一、畫龍點睛的故事隱喻

    話說在中國歷史上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將軍名叫張僧繇,同時他也是享譽盛名的畫家,擅長人物畫,且畫的栩栩如生,也因此,每當梁武帝思念分封在各地的兒子時,就會命張僧繇前去,帶回兒子們的肖像畫,武帝一看,不禁稍解思念之情,也就心安許多了。

    除此之外,張僧繇所描繪的動物更是生動逼真,相傳他曾在潤洲國寺大殿的東堂畫一隻鷹,西堂畫一隻鷸,便讓小鳥誤以為真,不敢棲於此處。在蘇州華嚴寺的大殿上,更有一條氣勢磅礡的大龍,據說他剛畫好的時候,突然發生狂風暴雨,牆上的龍彷彿就要飛上天的樣子,於是他又畫一條鐵鍊將龍拴住。

    此種鬼斧神工般的畫技,讓他名揚四海,但也引起不少人懷疑,於是在他受邀前去金陵安樂寺牆上畫龍時,不少人攜家帶眷前來觀看,紛紛想目睹張僧繇畫龍的本領。只見片刻之後,四條翻雲覆雨的龍便呈現在眾人面前,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四條龍皆未畫上眼睛,似乎有點美中不足。

    眾人議論紛紛,於是終於有人問了:「為何不畫眼睛呢?」張僧繇娓娓道來說:「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吧?其實眼睛是龍的精神存在,若我將眼睛畫上,便是賦予龍生命,很快地它就會飛走了。」在場的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認為張僧繇不過是故弄玄虛、誇大而已,要他當場點上龍眼,證明他所言不虛。

    見眾人都不相信,張僧繇搖搖頭,無奈地拿起筆為兩條龍點上眼睛,剎那間雷雨交加,這兩條龍立刻破牆衝出雲霄,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而沒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還在牆上,此時眾人都啞口無言,過了一會兒,才從驚訝中脫離,紛紛讚嘆張僧繇的技法高明。

    後來,便演變成讚美他人作品傳神的用詞,在說話或寫文章時,在最關鍵的地方用一兩句話點名要旨,使内容生動傳神,讓人一眼就能知道點睛之處,所以只要做事能把握要點,就能讓整件事更圓滿。這個故事看似充滿夢幻而不真實,但故事本身隱喻的道理卻值得我們深思,一條龍若是甘於被限制在牆壁面,那是一幅藝術畫工藝品;然當這條龍自覺覺悟,已不可能滿足於僅成為令人觀看壁上物,而是成為心志高遠、志氣遠大的神龍,終能有遭一日「飛龍在天」。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就像壁畫上的龍一樣平凡無奇,需要「開眼」來增加眼界、知識,有了明亮的眼睛,就能看清身邊瑣碎雜事,就能看向更長遠的路,進而突破重重難關,也告訴了我們,人只要有志向就會有戰略思維、宏觀規劃及執行效率,做任何事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人當無視野志向時有如「龍困淺灘」,當有理想抱負認識自己角色及意義時,就能自覺地成為翱翔天際,志在四方、人我翱翔,顯見心智覺醒是何等重要。

二、畫龍點睛故事啟思助於不斷精進學習

  在生活中,除了藝術創作之外,更有許多領域運用畫龍點睛的精髓後,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四個領域呈現:

(一)藝術創作

  畫龍點睛在藝術創作中經常被使用,它可以是一個關鍵的細節、一種特殊的顏色、一個獨特的紋理或一個突出的形狀。這些元素能夠成為藝術品注入獨特風格和情感,使之與眾不同,藉此吸引觀眾的目光、增強作品的表達力。

(二)溝通表達

  在溝通中,畫龍點睛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晰地傳達想法和意圖。舉例來說,當我們進行演講或報告時,通過引用一個生動的故事、給予一個具體的例子或展示一個引人入勝的圖像,更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能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

(三)教育學習

  在教育學習中,畫龍點睛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多媒體教材、實地考察等方式,來使學習更加生動有趣,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教科書,此外,用具體的一套實例或實驗,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裡解和記憶知識。

(四)人際關係

  專注地聆聽他人的話語和情感,並表達出共情和裡解,就能讓對方感到被重視和尊重;對於他人不吝嗇讚美或表達感激,就能讓對方感到重視和肯定;通過坦誠地分享自身想法、感受和經歷,便可以建立真實和深入的連接;關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並提供實際的幫助和支持,就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因此,聆聽和共情、誠實與真實、感激和讚美、體貼和支持便是好的人際關係畫龍點睛之處。

  所以在學校學習以外,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技巧,是需要我們在社會上、團體間摸索的,因此,注意每一處的細節、清楚了解目的和主題、培養創意和獨特性,並訓練自己的觀察和學習,還要懂得實踐後反思,才能不斷地精進自我,在逆境中找到畫龍點睛之關鍵,一舉翻身、翻盤。此一寓言故事隱含人生與學習道理,一個人遠見視野格局決定他的未來,一個沒有志向抱負的人滿足自我束縛捆綁、陷入自我感覺良好學習;一個具有心志高遠的人,不會被眼前的迷霧所障礙,待雲霧散去顯露光芒,海闊天空、馳騁天際,不斷在目標設定上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