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站在戰爭與和平天秤上

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將持續蔡英文路線

文/旺報主筆室

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前後已多次澄清,他所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是務實的接受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另行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中華民國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未來前途只有台灣2300萬人可以決定。賴清德解釋,這也是蔡英文「四個堅持」的核心精神,他會帶領民進黨繼續這個路線。

蔡英文路線增加不安全感

賴清德堅持蔡英文路線,在蔡總統黨內當家作主時,難免讓人覺得是刻意說給她聽。但蔡英文路線九合一選舉時已被選民否決,他卻打安全牌走蔡英文路線,而不敢「撥亂反正」,是否會變成阻擋他更上一層樓的大石頭,恐怕才是民進黨人最該擔心的事。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今年台海最危險。去年10月國安局長陳明通就表示,北京已做好攻台的軍事準備,外界提到2027年、2025年、2023年3個時間點,都必須密切注意,他認為2023年中共可能「以戰逼談」。美國著名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1月中也曾公布一項對國際問題專家的調查顯示,台灣海峽可能的軍事衝突,已經成為他們對2023年全球主要危機展望中最關注的議題。

這些國際問題學者還預估,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脅迫升高,可能導致台海軍事衝突與美國的介入,此一風險很可能就在2023年出現,而美國和國際社會如何就俄烏戰爭向普丁問責,可能影響習近平如何對台灣採取行動。

既然大家都把台海危機的時程提前到今年,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就應該想方設法化解可能的危機。即使原則問題沒有妥協讓步的空間,但至少在建立對話、降低敵意、累積善意方面可以有所作為,讓對方感受到台灣的善意,未來有出現新局面的機會,因而願意降低風險。賴清德堅持蔡英文路線,不會讓對岸對未來抱希望。

2023年是台海安全關鍵年,不管是美中關係或是兩岸關係的風吹草動,都將影響明年的總統大選。對綠營來說,可能出線的人選賴清德已經說清楚、講明白,台灣不該有「疑美論」,他又堅持蔡英文路線,「親美」的立場也絕不會改變,繼續做為美中關係的棋子,應是民進黨不變的方針。

對藍營來說,2024年總統大選可能的人選新北市長侯友宜,兩岸論述雖仍模糊,但不會逾越國民黨黨章、黨綱與《中華民國憲法》,也曾說過,台灣不做強權的棋子。若對比賴清德和侯友宜的路線,顯然就是把未來的台灣放在戰爭與和平的天秤上較量。美國抗中路線不變之下,賴清德親美、不疑美,勢必讓美國繼續把台灣打造成抗中的刺蝟、火藥庫。賴清德「和平保台」的宣示,最終只是夢幻一場。

和平的兩岸關係有益世界

侯友宜的美中平衡路線,既可以讓台灣不做美國圈養的「豪豬」,也不成為美國在遠東的兵工廠。一個不威脅大陸安全的台灣,兩岸就可以經由協商走上和平之路。大陸軍機擾台與軍演,也可以透過談判、對話、建立互信來解決。

和平的兩岸關係,對話與合作的氛圍可以擴散到日本,也可以影響美國的印太戰略,甚至可以消弭全球對台海爆發戰爭,引發世界秩序失控的擔憂。和平是可以建構的,1990年代聯合國不斷建造和平、維持和平,小國間的種種紛爭得以化解,大國間和平也持續10年,若不是911事件觸動美國的報復心,美國也不至於花掉20年時間打反恐戰爭。

同樣的,兩岸的危機與衝突,是民進黨的台獨取向激發了大陸的不安全感,為了壓制台獨的氣焰,才讓大陸不時啟動軍機對台灣示警,讓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之中。蔡英文錯誤的路線,才是兩岸從馬政府時代的和解走向對峙與冷戰的因果。

為了台海安全,為了世界和平,台灣應該追求更積極的和平主義,選擇避戰的策略,才能讓2023年,甚至更久的未來走上和平大道。與其讓大陸可以找到藉口對台施壓,不如在兩岸政策上自我改革,這才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

(本文為旺報社評,主筆/王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