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美國的戰略焦慮

第十四屆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翼龍-3無人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美國依然是世界上一強獨大的超級大國,美軍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儘管中國在狹義的台海戰場已經取得對美軍的優勢。但美國很焦慮,而且越來越焦慮,因為戰略態勢正在發生本質變化。

軍事上向來有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的說法。這是因為防禦再重兵把守,也很難面面俱到。進攻有主動選擇時間、地點的有利之處。在恰當的時間,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突破防禦,擴大戰果,這是歷史上屢試不爽的基本戰略戰術。

進攻需要至少三比一的力量對比優勢,但這是戰鬥層面上的,不是戰略層面上的。只要通過機動和戰術,在戰鬥中達到三比一的優勢,就可能贏得戰鬥,並通過一系列的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累積起對自己越來越有利的力量對比,最後達到戰略勝利。

即使以守為攻、防守反擊,最後的勝利也是在反擊中取得的,還是進攻。單純依靠防守的話,就只能磨耗敵人的兵力,有可能打退敵人,但很難取得殲滅戰那樣的決定性勝利。

也正因為這樣,海洋戰略在歷史上比大陸戰略更有優勢。廣闊的海洋便於迅速調集兵力,在大陸上防禦薄弱的地方首先突破,然後從立足點向深遠擴大戰果。海洋強權大多據守易守難攻的海島,通過在大陸強權火力範圍之外的海上調集兵力,有能力不受干擾地選擇時間和地點,以優勢局部兵力和火力投入戰鬥。

陸地強權不僅兵力和資源調集不及海運快捷,也面臨陸上鄰國威脅的制約,力量從一開始就是分散的,行動是被動的。

西班牙是這樣控制美洲大陸的,英國是這樣成為日不落帝國的,美國也是這樣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的。

但海洋戰略的成功取決於陸地強權的火力範圍只能覆蓋海岸線,適當離岸的海洋是安全的,暢通無阻的。隨著全球ISR(情報、監視、偵察)和遠端打擊武器越來越發達,這個基礎越來越不可靠了。

說到底,地球只有這麼大。全球ISR還沒有做到全球即時、無死角,但這一天已經以目視可見的速度走來。

傳統偵察衛星的數量稀少,只能對重點關注地區定期或者不定期尋訪。不僅可能在重訪間隔內錯過重大事件,也可能受到針對性的欺騙和反制。小衛星星座動輒幾十上百顆衛星,甚至成千上萬,在接力中實現全球即時覆蓋不是夢。

小衛星不僅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運行軌道也低。就空間ISR而言,一近抵三俏。對光學和雷達成像如此,對信號截聽也如此。所以小衛星的實際偵察能力不比大型衛星弱,中美的商業性SAR小衛星都能達到0.5米解析度。

光學成像一直具有高解析度的優點,這也是很成熟的技術了。在數碼成像時代,再也不用衛星過頂時用再入小艙把膠捲送回地面了。

多光譜是光學的延伸,可以結合從紅外到可見光到紫外的廣泛光譜,利用不同的反射率,解析出更多的資訊,也揭開各種偽裝,並實現晝夜觀察。

SAR是合成孔徑雷達,在運動中「扭頭凝視」,對同一目標反復成像,在疊加中「以時間換解析度」。達到大大高於典型雷達的解析度。SAR不適用於運動目標,但大部分情報可從靜止圖像中解讀,從前後幾次靜止圖像之間的異同也可推斷動向,所以還是非常有用的。

即使是常規雷達,由於空間沒有重量和阻力問題,在理論上可以展開巨大的天線陣,極大地提高解析度。詹姆士·韋伯空間望遠鏡(接替哈勃)就採用了這樣的巨型可張開天線陣技術。結合動態目標指示(MTI),將相鄰的多幅數位化雷達圖像進行差分運算,固定物體就清零了,只有移動物體浮現,連飛行中的飛機和導彈都可以捕獲。

目標速度越快,MTI的效果越好。SAR與MTI相結合,可有效覆蓋從靜止到高速機動的各種目標。

小衛星的高解析度是以窄視場為代價的,所以有寬視場的普查模式和窄視場的詳查模式。前導小衛星在過頂普查中發現疑點後,由後續小衛星可切換到詳查模式,接力詳查。

電磁信號偵察也是一樣,空中同時有多個電磁偵察小衛星還有利於即時三角定位。

理論上對方有可能執行反衛星作戰,但反衛星依然是高難度、高成本作戰,大量小衛星打不過來。加上衛星補射,有可能維持有效的空間ISR。

這還需要強大的空間資料中繼衛星體系保障,以及強大的星載資料處理能力。原始資料統統下傳,資料量太大,也太容易受到干擾。

這只是一半,另一半是無人機、無人艇、潛航器和網路化的陸基雷達、海底水聲監測。

相關的技術有些已經突破,有些還在門檻上,但完全突破只是時間問題。現在還不一定能做到全球覆蓋,但戰區覆蓋已經做到。

中美都發射了多個體系的小衛星星座,已經大量用於國土資源調查、災害回應、新聞、科學考察等,當然還有秘而不宣的軍用。烏克蘭戰爭中各種衛星爆料就是美國小衛星提供的。大名鼎鼎的星鏈其實只是通信中繼衛星,並不是偵察衛星。

無人機、無人艇、潛航器就不用多說了,看看珠海航展就知道。網路化的陸基雷達、海底水聲監測不會敲鑼打鼓,但也在扎實推進。

在另一方面,中國的戰區彈道飛彈極大地改變了戰爭思維。東風21D首創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6緊隨其後,射程大大增加。

冷戰時代也有過彈道飛彈打航母的思路,但那是像炮彈一樣打提前量,然後用核彈頭的威力補償命中精度的不足。在非核戰爭中不好用,到了核戰爭的時候,打航母也就不是當務之急了。

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在主要飛行段也是彈道飛行,但在末段是有制導的。所以這也可以看作運載火箭投送的高空攻擊反艦飛彈,命中率成數量級地提高。

更加叫美國憂心的是,中國已經具備全球射程高超音速飛彈的技術能力,遠端彈道飛彈再入速度太快的問題都回避了,從高超轉入末端攻擊已經與彈道和射程脫鉤了。

反艦需要考慮機動目標問題,能反艦的話,打固定目標更加不成問題。這就是說,中國的戰區打擊力量使得第二島鏈以內都不再有安全區,不管是海上還是島上。

東風26的成本很高,但航母和戰艦的成本更高,停機坪上的B-2和F-22也都是天價。

這也只是現有的戰區打擊技術,還有中等成本的戰區打擊技術,如轟炸機、潛艇和戰艦發射的巡航飛彈。更低成本的戰區打擊技術只是時間問題,比如被一些人看不起的超遠端巡飛彈。在高低搭配的突防下,高端但少量的打擊手段拔牙剁手,低成本但大量的打擊手段割肉放血,這對美國是噩夢級的威脅。

戰爭打的不僅是毀滅,也是經濟。在戰爭中消耗得起,首先耗死對方,這是大國在戰爭中生存下來的關鍵。可負擔的戰區打擊體系在可靠的戰區ISR支援下,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這樣,海洋戰略依賴的自由通行的海洋和易守難攻的遠方海島就喪失優勢了。海洋一覽無餘,在戰區ISR下很難隱蔽。孤島資源少,支援依靠遠方的補給,在集中打擊下反而成了累贅。

反過來,對於大陸一方,在戰區ISR和戰區打擊手段支持下,戰鬥從一個山頭、一個海灘擴大到整個戰區,所有的火力和行動都成為戰區作戰的有機部分,而不是碎片化行動的累加。海洋提供的兵力機動便利永遠沒有大陸的火力機動更加快捷,孤島反而脆弱目標,大陸要集中三比一的火力優勢就容易了。三比一規律反而有利於陸地強權了。

在大陸戰場「鐵板一塊」的情況下,戰區ISR使得海洋上的機動成為無處可躲的明棋,具有分兵集火能力的戰區打擊力量使得海上(包括島上)力量永遠處於劣勢。更加要命的是,大陸處於節約資源的防守一方,海洋處於需要三比一優勢的進攻一方。

這正是解決了所有陸地邊界爭端(印度方向除外)的中國所處於的獨特優勢。即使在印度方向,印度也不聽美國的,無意(實際上也無力)主動進攻中國,所以這個方向中國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看守,談不上威脅。

海洋戰略尷尬的一點是:軍艦不宜與海防要塞一對一拼火力。海防要塞被擊中的話,殉爆摧毀一座堡壘;軍艦被擊中的話,就要在沉沒中團滅了。軍艦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與海防要塞拼火力:1、通過機動性集結兵力,以多打少,壓倒海防要塞的火力;2、繞道海防要塞的火力範圍之外登陸,海陸夾攻。

就海洋戰略而言,在更加廣泛的意義上,孤島好比不能機動但抗沉的軍艦,在生存力上比軍艦既有利又有弊。

美國現在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困境。在理論上,從阿拉伯海到安達曼海到南海到東海,美國都可以對中國發動攻擊,但中國也能從大陸對這些地方發動攻擊。問題在於,不管從哪個方向,美國要拼火力都不占優,而中國的陸地疆界正處於歷史以來最安全的時候,美國想從陸地方向引開中國的火力和兵力都難。

冷戰後,美國有過兩次「對沖」戰略,第一次是艾森豪時代的大規模報復戰略,用無限制使用核武器、遠端轟炸機、全球部署的優勢,抵消蘇軍在歐洲的兵力優勢。這因為蘇聯的核報復能力增加而不再可行,而「唯核主義」的美軍缺乏靈活反應能力,無法應對複雜的現實世界。

第二次是尼克森時代的對沖戰略,通過電子技術帶來的ISR(如E-8「聯合星」戰場監視飛機)、精確制導武器(如「薩達姆」集束末敏彈藥)和遠程打擊手段(如MLRS),打擊蘇軍的第二梯隊,以削弱第一梯隊的衝擊力。這一次一直延續到現在,還加上了巡航飛彈、隱身、網路化等內容。

對沖的關鍵是避免拼兵力、拼火力,在高技術的基礎上,以巧打拙。8年前,美國提出「第三次對沖」,提出要用無人作戰平臺、人工智慧、低成本精確打擊等新一代軍事技術,打破中國(還有俄羅斯、伊朗)的反介入/拒止能力,並降低全球軍事干預的成本。

幾年下來,「第三次對沖」不大提了,原因很尷尬:美國突然發現,在軍事技術的領導和普及方面,美國不再是無可爭議的領先者,甚至常有美國畫餅、中國出鍋的事情。

「第三次對沖」提出後,美國歡天喜地地以為可以重現冷戰勝利了,但很快它吃驚地發現,其所需要的新一代軍事技術很多恰好是中國與美國齊肩的領域。不僅在飛機、飛彈、無人機、ISR、資料鏈等硬體方面,美國不再領先,在關鍵的晶片方面,美國「卡脖子」也卡得不是地方,軍工和航空航太技術並不需要14nm以下的先進晶片。現在回過頭來禁運傳統晶片製造設備,就是想亡羊補牢。這不是試圖扼殺中國的高科技發展,也不是試圖阻止中國的經濟發展,還真是從軍事潛力出發了。

但是晚了。

美國並沒有落後,但是戰場透明、火力機動的時代,必須與中國拼兵力、拼火力了,這是美國拼不起的。

誰也說不好殲-20 vs F-22或者轟-20 vs B-21的成本對比,但比照翼龍-2的500萬美元(出口價)和MQ-9的3500萬(北約價)到1億美元(出口價),美國無法與中國拼戰爭成本。翼龍-2或許不完全與MQ-9對標,更大的翼龍-3肯定對標而且超過了,但翼龍-3的成本不可能超過翼龍-2的4-5倍。

中國名義GDP已經達到美國的77%,購買力等價GDP早就超過了,製造業產值差不多一倍於美國,超過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的總和,或者說達到G7總和的91.95%,英國、法國、加拿大恰好是G7裡墊底的後3名。中國GDP的含金量比美國高得多,新技術「變現」的能力高得多,第三次對沖反過來對沖美國的傳統軍事技術優勢了。

珠海航展裡展出裝備的種類和性能令人乍舌,難說是否都會量產,但只要有需要,從產能到費用,都能保證量產,這是最嚇人的。

在印度洋、南太平洋,美國還是佔優勢。但中國無意到西太平洋之外挑戰美國,「一帶一路」在本質上是經濟的,不是軍事的。不斷有人質疑,美國軍事威脅「一帶一路」,中國怎麼辦?美國要與全世界為敵,主動剝下道德高地的畫皮,這才是從本質上損害美國利益和霸權的。叢林法則重要,但不是國際關係的全部。在世界把中國推上道德高地的時候,中國自有辦法對付美國霸權。高瞻遠矚是好事,但站得太高,看得太遠,就看不見腳下了。

在可預見的將來,要維持霸權,只有立足孤島與血條更厚的中國火力、拼兵力,美國怎麼能不焦慮?

連結:晨枫:美国的战略焦虑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