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亓樂義/俄烏戰爭新形勢-考驗烏克蘭社會韌性

奧斯汀(左)和米利(右)舉行新聞發佈會,對俄烏戰爭做出總體評估。

文/rfa亓樂義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11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對俄烏戰爭最新情勢做出說明,顯示兩大特點:一、俄軍攻擊重點轉向烏克蘭民生基礎設施,特別是電力系統,使烏克蘭民衆難以過冬,迫使當局接受談判。二、美國與北約(NATO)及其盟友提出工業基地倡議,藉此創造更多可互換和可相互操作的武器裝備系統,向烏克蘭提供長期的國防支持與援助。

攻擊民用電網

這兩大新的動向顯示,今年冬季(從12月到明年1至2月)將進入俄烏戰爭的關鍵時期,考驗烏克蘭的社會韌性能否熬過缺電缺暖的嚴冬,以及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聯盟將做出長期抗俄的準備。

米利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俄羅斯選擇戰爭犯下嚴重的戰略錯誤,非法入侵一個對俄羅斯不構成威脅的國家。戰前,俄羅斯確立幾個目標:推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政權、確保進入黑海通道、佔領敖德薩並一路奪取第聶伯河,稍作停頓後繼續進攻直到佔領橫跨中東歐的喀爾巴阡山脈。然而,俄羅斯的每一項戰略重組都失敗了。上週,世人目睹俄軍撤出赫爾松(Kherson),目前幾場重大戰鬥集中在頓涅茨克(Donetsk)地區。

米利表示,在整個前線約900公里的範圍內,烏克蘭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俄羅斯在戰略上輸了,在戰術上也輸了,目前正利用時間重新集結部隊,正在發動一場讓烏克蘭人民遭受最大痛苦的行動,以挫敗烏克蘭人的士氣。俄軍以空中發射的巡航導彈、海基型口徑(Kalibr)巡航導彈和其他類型的彈藥對烏克蘭全境發動襲擊,目標是民用基礎設施。

美方估計,經過俄軍導彈的連番攻擊,至今超過四分之一(約1,000萬)烏克蘭人民無電可用。俄軍故意以民用電網爲目標,造成人民巨大附帶傷亡和不必要的痛苦,是一種戰爭罪。米利說,隨着冬季到來,沒有電力、沒有暖氣,烏克蘭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將受到嚴重影響。

無敵站點

澤倫斯基指出,俄羅斯企圖透過打擊能源基礎設施,將今年冬季的嚴寒當作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路透社》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的話說,數百家烏克蘭醫院和醫療機構缺乏燃料、水和電,」烏克蘭的醫療系統正面臨迄今爲止戰爭中最黑暗的日子。」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Denys Shmyhal)本週表示,烏克蘭每天進口約8,500臺發電機組作爲應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上週毫不掩飾地說,俄羅斯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是基輔不願談判的後果。

11月22日澤倫斯基向全國發表講話,如果俄羅斯再次發動大規模空襲,而電力供應無法在幾個小時內恢復,烏克蘭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無敵站點」(Points of Invincibility)服務,就是設立特別庇護站提供民衆基本民生所需。截至目前,烏克蘭當局準備超過4,000個這樣的站點,所有基本服務將陸續到位,包括電力、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暖氣、水和急救箱。都是免費,提供全天候服務。

澤倫斯基指出,所有區域和地區的行政機構,以及學校、國家應急服務機構的建築物等都必須設置服務站點。一個專門的網站(nezlamnist.gov.ua)已經開通,上面有全國各地此類站點的地圖。他提醒民衆密切關注所住城市和社區新加入的站點。地方政府的任務是告知民衆「無敵站點」的存在。在政府大樓、藥店、雜貨店、郵局,應該有關於在長期停電的情況下,每個人在哪裏可以找到支持的信息。

澤倫斯基還說,一些有良知的企業已經加入「無敵站點」的倡議,並且提供他們的商業設施成爲服務站點,爲民衆提供發電機、星鏈(Starlink)、水和其他民生用品。他相信,通過互助能夠共同度過這個冬天。可以說,俄烏戰爭進入關鍵時期,烏克蘭的社會韌性能否熬過缺電缺暖的嚴冬,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俄羅斯的下一步行動。

海上戰略方向

奧斯汀和米利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隨着戰鬥持續進行,防空能力對烏克蘭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是烏克蘭擊退俄羅斯空襲的必要手段。這個提議得到「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UDCG)近50個國家代表的高度認同,並決定爲烏克蘭提供正確的防空系統和彈藥組合,阻止俄軍取得空中優勢。

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是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安全論壇,今年4月在德國成立,近50國參加,由各國國防部長和高級軍事官員組成,每個月舉行會議,目的是以集體力量支援烏克蘭,進行北約標準軍事裝備培訓和建設烏克蘭的國防能力,以便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奧斯汀和米利的新聞發佈會,是在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第7次會議結束後舉行,具有對俄烏戰爭總體評估的用意。

美方評估,即將到來的冬季將非常寒冷,戰術動作可能放緩,目前看到從哈爾科夫(Kharkiv)一直到赫爾松的戰線,大部分都開始穩定下來。到明年1至2月地面結冰,也可能影響作戰行動。

爲應對俄羅斯可能把戰局擴大,包括來自海上攻擊,北約海軍從11月起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舉行聯合軍演,調集5艘航空母艦。美國福特號與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在北大西洋,作爲美國最先進並具有電磁彈射裝置的航母,福特號首次參加實戰部署。在地中海演習的航母,是美國布什號、法國戴高樂號和義大利加富爾號。北約海軍從南、北兩個戰略方向,對俄羅斯海軍形成外線包圍態勢。

美國國防部副新聞祕書辛格(Sabrina Singh)對媒體說,」這些行動爲北約盟國提供一個機會,可以在整個歐洲-大西洋地區協調關鍵的戰鬥力,同時展示北約的凝聚力和相互操作性。這也是檢驗盟國合作,以及在聯盟的所有地理區域、作戰領域和功能領域,實踐北約威懾和防禦概念的機會。」

工業基地倡議

除此,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第7次會議還討論重要的工業基地倡議,確保維持對烏克蘭長期的安全援助。在此之前的9月28日,負責軍備採購和維持的美國國防部次長拉普蘭特(William LaPlante)在布魯塞爾主持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UDCG)成員國的國家軍備主任(National Armaments Directors/NADs)第一次會議,來自45個國家、歐盟和北約的代表與會,就如何增加對烏克蘭長期國防至關重要的能力生產進行對話。

美國代表團提出對烏克蘭國防援助的主要部件和子部件供應鏈制約因素的分析方法,並計畫增加陸基遠程火力、防空系統、空對地彈藥和其他能力的生產,獲得與會代表積極回應。爲了向烏克蘭提供長期支持,與會代表認識到提供烏克蘭武器裝備標準化的重要性,藉此創造更多可互換和可相互操作的武器裝備系統。

最近瑞典、西班牙、加拿大、德國、希臘和波蘭等國援助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和火炮及其彈藥陸續到位,如何使這些武器裝備相互兼容、互換使用,使烏軍發揮整合戰力,時間顯得格外緊迫。此外,與會代表討論在烏克蘭建立維持能力的問題,包括增加在前線維修活動、獲得武器配件和其他維持能力等手段。可以說,西方國家軍援烏克蘭的形態發生改變,從個別援助向多國工業整合轉型,確保向烏克蘭提供長期的國防支持與援助。

對於俄烏戰爭今後的形勢發展,米利指出,目前俄羅斯佔據烏克蘭20%的土地,縱深約80公里,俄軍投入約18萬部隊。俄羅斯實現其征服烏克蘭、霸佔烏克蘭全境的戰略目標的概率接近零。反觀烏軍雖取得軍事上勝利,但是要把俄軍趕出烏克蘭全境,包括在克里米亞的俄軍,從軍事上說這種情況在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並不高。

政治解決窗口

米利認爲,拜登(Joseph Biden)總統和澤倫斯基總統本人都說過,最終會有一個政治解決方案。如果實際的戰術戰鬥出現放緩,這可能會成爲一個窗口,或者至少是啓動政治解決方案談判的開始。

奧斯汀指出,俄羅斯在入侵行動中使用精確制導彈藥的數量令人震驚。但是他們不會很快生產這些彈藥,由於貿易制裁的影響,阻止俄羅斯取得生產這些彈藥所需的微芯片和其他配件。因此,俄羅斯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把精確制導彈藥的庫存,補充到戰前的水平。

最近俄羅斯對烏克蘭平民發動攻擊只會增強盟友國家的決心,將繼續站在共同的目標上,因爲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的所有成員都不想生活在一個大國欺凌其和平鄰國的世界裏,也不會把普京(Vladimir Putin)的帝國主義侵略和對國際準則的破壞接受爲某種新常態。相反的,盟友國家將繼續捍衛烏克蘭不可剝奪的自衛權利。

對於要來的冬季戰鬥,奧斯汀認爲對烏克蘭人有利,爲此必須繼續向俄羅斯施壓。烏軍將在這場戰鬥中佔據上風,就像他們目前所做的那樣。至於何時是談判的好時機,美方已經反覆說過,烏克蘭人將會決定這個問題,而不是美國。只要需要,美國就會支持烏克蘭。

連結:專欄 | 軍事無禁區:俄烏戰爭新形勢-考驗烏克蘭社會韌性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