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放開政治糾結 兩岸民間交流起來

蔡英文總統雙十講話

文/旺報主筆室

俄羅斯報復烏軍摧毀克里米亞大橋,數十枚飛彈、火箭和無人機向烏克蘭無差別傾瀉而下,包括基輔市中心,多座城市傷痕累累,死傷慘重。相對俄烏持續升高的軍事行動,兩岸在冷對峙之中,仍能知所節制,這是兩岸領導人高明於俄烏之處。

蔡總統雙十講話 避免挑釁

8月4至7日大陸因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對台發動圍島式軍演,讓兩岸對峙一時之間升高為「第四次台海危機」的狀態,好在當時蔡英文總統並未在言詞上衝撞大陸的軍演行動,在8月10日大陸自動宣布軍演結束,並發表第四份對台白皮書,再次強調對台「和平統一」的政策不變,讓兩岸局勢自動降溫。

今年雙十國慶各項活動,雖盡量突出台灣意象,蔡總統演說中講了51次「台灣」,只提「中華民國台灣」3次,但並沒有把「台灣國慶日」當成正式宣示,關鍵處仍不敢拋棄「中華民國」,避免踩踏大陸「法理台獨」的紅線。

更重要的是蔡英文今年的國慶演說,相較去年低調許多,在大陸圍台軍演之後,未出現更加挑釁大陸的言詞,應該是蔡英文對大陸的節制。在去年的國慶講話中,蔡總統提出了「四個堅持」,分別是「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以及「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台灣人民的意志」。其中第二個堅持是「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句話在大陸引發高度關注,台灣內部也激盪不已,認為是比李登輝前總統「特殊國與國關係」更傾向台獨的「兩國論」。

今年蔡英文的國慶講話,仍然強調要持續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並提出現階段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目標,要在經濟產業、在社會安全網、在民主自由體制、在國防戰力,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把中華民國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她只提到「四個堅持」,但沒有明說四個堅持的內容。可以說,她今年講話的立場雖然堅定,但明顯避免直接挑釁大陸。

大陸的圍台軍演後,蔡英文對大陸始終未口出惡言,近日民進黨選情不利,傳出黨中央將打「廣義抗中牌」拉抬選情,但蔡英文在重要的國慶演說中,並未挑釁大陸,倒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在中共即將舉行20大之際,蔡英文能夠後退一步,而不是像俄烏戰爭一樣非爭個你死我活不可,這應該是蔡英文聽到台灣人民高度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的聲音。

兩岸邊境解封後 恢復交流

有了善意的釋出,蔡英文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應該就有了立足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下,蔡英文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之後,能夠逐步恢復兩岸人民之間的健康有序交流,進而舒緩台海緊張的情勢。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蔡政府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這不僅是蔡政府的責任,北京在召開20大之後,應該也要有所回應,讓雙方共同舒緩台海緊張的情勢。

事實上,大陸先前也提過「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大陸全國政協9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招待會時,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致詞中也再次提到,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大陸對台總體方略還是堅持「兩岸一家親」、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理念,那麼兩岸先行從民間交流起來,這不僅是蔡英文國慶講話的意願,應該也符合大陸「總體方略」的和平路線圖。兩岸如果能夠由此踏出第一步,摒棄俄烏仇恨值的積累操作,相信這不僅是台灣人民所願,應該也是大陸人民樂見的交流取徑。

(本文為旺報社評,主筆/王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