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美國學者提出5種對中策略,拜登把它們揉到一起…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最近絕大部分的新聞版面,都被烏克蘭問題佔據,以致在此期間出臺的「印太戰略」遭到稀釋。

不過,美國最近在亞太的軍事行動投入,比在東歐要高,這就與新聞關注度呈現背離,可見拜登的內心戲,不在於烏克蘭,而在於印太。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站於2月初刊出一篇文章《美國製造的競爭對手?》(A Rival of America’s Making?),多面向討論華盛頓對中戰略,在印太戰略出爐的此刻,值得在理論與實務面對照分析一下,拜登到底選擇了哪一種對中戰略。

以下是我對19頁印太戰略的簡白解讀:

我們要透過這樣那樣的方法,壓制中國;印太地區的國家要站在第一線,不惜粉身碎骨也要維護美國利益,歐洲要站在第二線替美國看門,並監視那些在第一線可能怯戰的夥伴;

遊戲規則,以及各夥伴們的戰鬥位置,由美國來決定,大家都要遵守;

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印度、有錢的東盟、愛人民幣卻堅決反華的澳日韓,因此所有夥伴的內政應盡可能開放讓美國支配,以確保意識形態整齊劃一,並切記,務實心態是撒旦的誘惑,萬不可取;

所有夥伴都要出錢出力打造一個反華的印太媒體環境,禁絕一切有利於中國的真相與事實,並毫不猶豫地輸出有利於反華的謠言;

務必讓中國以外的印太地區養活更多美國勞工,目前300多萬個工作崗位仍遠遠不夠,養活愈多的美國人,美國經濟讓利的那一天就愈快到來;

我們美國才是唯一的、唯一的印太強權,所有夥伴都要不惜血本地幫美國證明這一點,大家才有好日子。

以上解讀自然是個人心證,難登大雅,但由於臺灣受美國完全支配、政治腐敗,因此作為受害者,我也有自己的濾鏡,分析僅供參考。

華盛頓的五種對中戰略觀點

《美國製造的競爭對手?》這篇文章是由4位與米爾斯海默主張不同的專家學者,對他的「進攻性現實主義」挑刺,然後再由米爾斯海默一一回應的形式,原則上可視為華盛頓對中戰略爭議的縮影,頗有參考價值。

簡單說,該文呈現了5種美國對中戰略取向:

論點a,全面的對抗——米爾斯海默。

論點b,對抗與合作相輔相成——伊肯伯裡(G.JOHN Ikenberry),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論點c,不需要對抗——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論點d:最終會和解——董雲裳(SUSAN THORNTON),前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首席副助理國務卿。

論點e,合作選項不會被拋棄,甚至可樂觀預期——孫哲,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中國專案聯席主任。

從a至e是強硬到溫和的論述光譜,b、c、d屬於中間性論點,在以往是比較容易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學術路線,但現在拜登政府能否走這中間路線,就要以他的印太戰略作為檢驗。

所有論者都不同意米爾斯海默對美國「接觸政策」的抨擊,也都反對採取全面對抗性的對中戰略。此外,b與c同意中國崛起是對美國的威脅;d與e則明顯不希望局勢惡化,也不認為局勢會惡化到軍事衝突。

關於a,大家都熟悉米爾斯海默的論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中米爾斯海默明白否認他曾主張「中美終須一戰」,相反地,他認為中美間不太可能發生戰爭。再者,米爾斯海默否認他曾主張美國應戰略內縮,相反地,他主張對抗中國,例如在臺灣立場上應明確保衛臺灣的政策;三者,米爾斯海默澄清,他不曾主張要讓中國保持積弱與貧窮,而是強調美國應設法減緩中國的增長,確保它永遠不會成為競爭對手。

關於b,伊肯伯裡認為美國的接觸政策是一項光榮的成就,而且仍然有效,重點是,接觸政策裡也隱含著遏制手段。若採取全然遏制的政策,美國的朋友只會更少而不是更多。再者,伊肯伯裡認為美國對中政策的失敗之處,在於「沒有使該國融入自由資本主義體系更具‘條件性’」,簡言之,就是資本主義必須綁定人權、法治等價值,但因過於強調「自由」,從而促使中國只挑選了物質面的好處,就順利融入自由資本主義體系裡。

總之,伊肯伯裡反對遏制戰略,認為美國會因此得不償失;最佳策略就是建立新的競合關係。

關於c,黎安友認為時下流行的「中國威脅論」過於浮誇,而這很危險。他指出中國有很多重大弱點,幾乎不可能取代美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而中國也沒想這麼做,因此不會威脅到美國的生存利益。重點是,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鄰國都害怕地尋求「政治對沖」以確保國安,而這就是美國確保自己印太利益的主要支撐。

雖然中國的鄰國不可能全盤接受美國的對中戰略,但部分接受也可讓中國的「軍事計算」複雜化,達到嚇阻的效果。例如在臺灣問題上,黎安友認為中國既不情緒化,也不是擴張主義,所以強化區域軍事聯盟即可達到嚇阻效果。

關於d,董雲裳幾無保留地肯定「接觸政策」,否定疏遠中國的策略。她認為在現有的國際規則以及各國利益結構下,衝突是可以控管的,尤其考慮到中美間不可分割的經濟關係能有效遏阻衝突,更不用說中美都是擁核國家,誰都不敢按下那按鈕。另外,美國人民也不支持在海外與他國發生持久性的大規模衝突。

近來中美關係惡化,董雲裳認為這些只是陣痛,一旦痛到雙方都受不了,就會選擇和解,而不是更大的衝突。

關於e,孫哲從中國立場說話,反對美國的零和思維,並說明中國思維的彈性超乎美國想像。目前中國看中美關係的角度是互相探索、理解與適應、找到新的相處之道,因此不會採取全然對抗的思維處理美國問題,也就是「批評但不疏遠;爭奪核心利益,但不要破壞關係」。

孫哲認為看中國最準確的角度,是要將其視為一個「保守的、維持現狀的大國」(a conservative, status quo power),目標從來不是取代美國,而美國才是修正主義者。他同時認為米爾斯海默的主張與其論述的結構主義基礎是矛盾的,因為其預測論斷取決於「人」,而非結構。

那麼,拜登選擇了什麼?

印太戰略簡言之,就是拉幫結派圍堵中國;看其五大目標的強烈針對性,表面上是走米爾斯海默的路線,全面對抗。

然而,文本頂多只能代表一種願景、一種姿態,甚至是一種掩飾。以美國當下的處境來看,在實務上,米爾斯海默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一如伊肯伯裡的看法,硬幹,美國朋友會更少而不是更多,最終得不償失。

如果內含「遏制」的接觸政策已經行不通,那麼內含「接觸」的遏制政策就很有可能是華盛頓的最佳選項,也就是在戰略層次上對抗、戰術層次上合作。布林肯最近公開稱與中國有對抗也有合作,拜登政府也從來就沒說過要全面對抗,這是「接觸」與「遏制」都不能放棄的證據。但中美關係確實已回不到過去,因此「內含接觸的遏制政策」就成了唯一選擇。

形象一點解釋:以前美國右手與中國握手,左手偶而打你一下;現在是右手拼命打你,左手偶而跟你握一下。

印太戰略並非美國對中戰略的全部,而是其「對抗文本」。而在對抗氛圍下的合作,隱而不彰,保持彈性作為戰術層次,也不需要什麼文本,這麼做至少不會對選舉產生負面效果。

印太戰略文本反覆強調在印太地區的參與,旨在塑造中國所處的戰略環境,阻絕中國的主導力,從檄文的角度來看,原則性條文沒什麼毛病,問題只在於美國能做到多少。

圍堵要做得好,盟友圈要有一致的利益,而現實卻遠非如此。此外,缺乏「貿易糖果」,吸引力自然不足。因此對美國而言,實現印太戰略「不容易,但這是原則」。從中國角度看印太戰略,只覺得「這是原則,但不容易」。

印太戰略企圖在經濟、科技與其他領域上與各國達成一套新的規則,這是論點b與論點c所強調的重點,也就是在夥伴間尋求一致的利益,以及滿足某些鄰國想對沖中國政治的意願。毫無疑問,這是關鍵,一旦讓美國取得成效,中國會在各種領域陷入被動。

印太戰略企圖深化與澳日韓菲泰五國的關係;加強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蒙古、紐西蘭、新加坡、越南、臺灣地區和太平洋島嶼的關係,這是論點c與論點d強調的重點,也就是封鎖中國的供應線(supply lines),以及建立更多安全條約束縛中國。

站在中國立場說話,樂觀看待合作的論點e,則不在印太戰略裡,也就是如上所述,合作的部分隱而不彰,戰術性運用。

綜觀以上,結論是,拜登沒有選擇哪一項,而是將所有論點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對中戰略。戰略文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拜登政府能在資源與時間有限的狀態下實現多少目標。

至於印太戰略中關於臺灣的部分,老調重彈,缺乏分析意義。然而,它是中美間最敏感的問題,於此關節了無新意,則凸顯了文本色厲內荏、浮誇卻進攻性不足的實情。

米爾斯海默認為「遏制」與「接觸」概念彼此矛盾,邏輯不通,可見他對外交、對兵法、對策略的認識不足到讓人吃驚。和戰兩手、以退為進、邊打邊談、以柔克剛,都是常見的矛盾策略,只有零和思維才會黑白分明,而這不是外交現實。

難怪題目「美國製造的競爭對手」被打上了個問號,4個專家學者都認為此前美國對中「內含遏制的接觸政策」是正確的,中國並非美國「製造」出來的對手。對白宮大老闆而言,進攻性現實理論或許只有「進攻態度」可取,卻不現實。

印太戰略算是敷衍了一下進攻性現實理論,確實很「米爾斯海默」。

連結: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