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台海和或戰 球在民進黨手中

蔡英文頒授蓬佩奧「特種大綬景星勳章」

文/中時主筆室

俄烏戰火方興未艾,美國接連兩團前高官來訪,首先是拜登政府派遣,由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率領的特使團來台「安撫」人心;緊接著是由蔡政府邀請的前國務卿蓬佩奧來台「挑動」人心。「安撫」的目的是展現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讓台灣人心不要躁動;「挑動」則是要做大內宣,激勵台灣民心,讓民進黨能維持「抗中保台」的熱度。

要獨立也要和平很弔詭

果然,穆倫向蔡英文總統保證,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宣示支持台灣人民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拜登用心良苦,希望台灣不要因烏克蘭戰爭而過度躁動,過度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後腳來的蓬佩奧沒有讓蔡政府失望,在演講中大剌剌地說「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他並強調這無涉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承認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不需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正因為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既「安撫」又「挑動」,使得台灣民意呈現一種弔詭的現象。近來兩岸關係緊張,大陸軍機頻繁擾台,但《天下》雜誌1月12日發表的民調顯示,高達63.7%受訪者不擔心兩岸1年內發生戰爭,比前1年的48.3%還高出15個百分點,反映民眾更不擔心兩岸短期內有戰爭風險。相對地,萬一兩岸發生戰爭,認為美國政府有可能會派兵協防台灣的比例,也高達58.8%,而且54%民眾認為美軍可以有效保護台灣。

另外,31.8%民眾選擇「台灣獨立,但與大陸維持和平關係」,此比例20年來幾乎翻了1倍,拉近與「維持現狀」的距離。主要是青壯族群的想法變了,認為台獨與和平可以兼得,30到39歲年齡層達47.1%,20到29歲更高達47.5%選擇「和平獨立」,都超過「維持現狀」8到10個百分點。50歲以上者約半數仍認為應維持現狀。

台灣青壯年「要台獨,也要和平」,這種「兩岸和平」的想像,應該是接受民進黨過去在身分認同上的宣傳,產生台灣應該向獨立方向走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也必然接受大陸追求和平統一的政策,並相信大陸還是會對台採取「融合政策」,不會輕易採取武統的手段,這正是台灣青壯年矛盾之處。

美出兵保台是歷史經驗

大陸對台和平統一的大方向確實沒有改變,大陸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依然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希望兩岸同胞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李克強堅持「和平統一」與「反對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兩者是一種對立的觀念,也就是要和平,就要選擇統一,否則和平就免談。但台灣青壯年卻選擇「要獨立,也要和平」,這就是一種矛盾與弔詭的現象,台灣青壯年一般聽大陸高層的工作報告都只是聽一半,才會出現這種矛盾的現象。

台灣青壯年為何有這種「要獨立、又要和平」的想像呢?問題出在台灣人相信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民進黨總是宣傳台灣在第一島鏈占有極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又有台灣海峽作為天塹,再加上「護國神山」台積電,讓大陸不敢輕易對台使用武力。《天下》雜誌調查中,高達54%民眾認為美軍可以有效保護台灣。

超過5成台灣人相信美國會保護台灣,是出於歷史經驗。冷戰時代美軍曾協防台灣,823炮戰時美軍軍艦協助台灣運補金門,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美國派出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就近監視解放軍動態,讓台海危機轉危為安。

經驗讓台灣人有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的想像空間,但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一再鼓勵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美國卻聲言不出兵,烏克蘭陷入自行作戰的困境,台灣人應該都看到了。美國不想捲入烏克蘭戰爭,面對軍力不輸俄羅斯的中國大陸,美軍真的會為台灣而戰嗎?

假設性問題確實無法回答,蓬佩奧來台宣揚美國應外交承認台灣,但面對記者詢問美國是否會出兵保台,也只能顧左右而言他。美國因國力衰退、國家陷入分裂危機,對地緣衝突改採戰略退縮策略。拜登總統去年自阿富汗撤軍,今年不派兵支援烏軍作戰,這些事實剛發生不久,台灣人應該不會忘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仍堅持和平發展路線,台海是和是戰,球其實在民進黨手中。

(本文為中時社論,主筆/王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