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蔣德綱快評》羅智強苦行為哪樁?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400公里謝票之旅,今走到桃園,見到他「人生第一台戰車」又驚訝又感動。(圖/摘自羅智強臉書)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400公里謝票之旅,今走到桃園,見到他「人生第一台戰車」又驚訝又感動。

文/蔣德綱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不再尋求連任之後的下一步,無疑是令人好奇的。為了這個下一步,他打算行腳台灣400公里探索台灣草根力量,找出國民黨缺少了什麼?從2月8日開始第一天,又是風、又是雨、失溫、失眠,這趟苦行,吸引許多網友留言,頻繁出現的熱詞是希望他找到:「感動」台灣老百姓的力量。

羅智強是國民黨中生代戰將,2018年首度參選台北市議員即以40391票,成為當屆最高票者,這個票數足夠當選3席還有剩,可見其背負選民託付之殷;反萊豬公投、罷免王浩宇、黃捷、陳柏惟、林昶佐,直面挑戰執政的民進黨政策勇氣可嘉,不能否認的是,民進黨政府的確花了極大力氣與之周旋,在野的國民黨、台灣人民,不致遭到民進黨完全執政下鴨霸式的絕對輾壓。

羅智強具有國民黨戰鬥藍的指標意義,此時以身作則深刻反省走出舒適圈,進行行腳台灣積累草根力量,的確讓人有「不一樣」的國民黨人樣子,這不是過去國民黨習於元老院權力結構的套路,反而有向民進黨穿草鞋時代、林義雄苦行台灣的學習味道。

苦行400公里的終點是高雄,是羅智強從小生長的地方,也是民進黨長期執政、鐵板一塊的聖地。他不諱言自己出身碼頭苦力的家庭,有個平凡而偉大的父親,用這種「自討苦吃」的起手式,實與跨年晚會三家電視台聯播、贊助廠商站一長排、光鮮亮麗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形成巨大反差,羅智強若是找回感動力量的戰鬥藍,高雄市民會埋單嗎?

(本文首發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