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美競爭「安防化」不符合美國利益
普揚·基米亞金(北美和平與外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文/普揚·基米亞金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2021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第一次雙邊會晤,討論如何管控大國競爭,避免「新冷戰」出現。然而,這次會談未能取得外交突破。雙方未在軍備控制、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和貿易爭端等實質性政策議題上達成一致。
儘管此次峰會最終可能會緩解近期的緊張局勢,但兩國不太願意搭建一個有助於妥協的框架。造成這種困境的部分原因似乎是兩國愈加敵視的政治氣氛,以及越來越傾向於將兩國競爭局限於安全領域。
除了偶爾發出不對抗的言論,美中決策者的「受威脅意識」正在使二十一世紀的這場生死較量常態化。美國外交決策機構沒有加強本國與亞太地區現有的經濟夥伴關係,轉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願意招攬盟友,依賴諸如奧庫斯協定等安全夥伴關係來支持其一直領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隨著中國憑藉自身實力崛起為經濟強國,美國一直謀求將兩國關係「安防化」並以此作為首選政策。早在拜登及其前任上台之前,美國就在太平洋擺出了軍事化的姿態。被外界所忽視的是,奧巴馬政府就曾鼓吹過「重返亞洲」政策,該政策的目標是將美國防務重點重新轉向亞洲。一方面,「重返」意味著美國要增加軍費開支並在該地區部署更多的海軍力量;另一方面,中國開始增加自己的軍費開支並加緊島嶼建設以確保其在南海的主權和貿易航線。
因此,區域軍事建設可能會加劇幾個動盪地區的緊張局勢。例如,兩個大國深陷同一個安全困境可能進一步加劇台灣的軍事緊張局勢,引發衝突,給地區穩定和世界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
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海軍方面證實,近日在媒體上流出的美國海軍一架F-35戰機在「卡爾·文森」號航母甲板降落時發生事故墜入南海的視頻是真實的。
誇大緊張局勢以便將中美競爭局限於安全領域會產生如下後果:華盛頓不僅有可能揮霍掉可被用來應對經濟競爭的政治資本,還可能錯誤估計國家安全會在多大程度上綁架經濟決策。正如和平與外交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白皮書所說,「關注多極化的現實,不要再透過軍國主義的棱鏡看待競爭,這將使美國能夠利用其精心策劃重建的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
與此同時,美國忽視了該地區的多邊經濟安排。而北京則在最近提交申請,謀求加入華盛頓放棄加入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加入該協議的最大經濟體日本因其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貿易關係密切,所以對將中日關係「安防化」持保留態度。然而,東京願意採取更強調合作的經濟戰略去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希望拜登政府能重新加入CPTPP,這是一個可以促進更良性經濟競爭的政策藥方。
設計CPTPP協定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遏制北京的經濟影響力,而拜登政府迄今為止仍拒絕重返CPTPP。與此同時,中國已和亞太大部分國家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一項囊括15個成員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將加強地區依存度,使非成員國受損。一旦實施RCEP協定,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深將使亞太地區更容易受到中國的影響,並使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能夠從組織內部對協定的規則和安排施加更大影響力。
換句話說,過分強調安全已經導致美國的戰略越來越背離中美競爭的經濟基礎。對中國的競爭對手來說,至關重要的是打造一項更有活力、多重方向的經濟協定,以平衡那些受到北京影響的區域協定。進一步講,美國對這些協定的支持很可能是確保這些協定具有影響力並能維持下去的關鍵。
美國可以出台一項認真對待地緣經濟現實且更深思熟慮的大戰略,這項戰略可以與解決合理安全關切的政策(包括如何應對中國在戰略產業中擁有的優勢地位)共存。例如,紐西蘭已經小心地收緊了本國電信監管法規,以解決5G網路的安全問題。與此同時,紐西蘭政府今年也成功升級了新中自由貿易協定。其他美國夥伴也可以達成類似的安全-經濟平衡,但中美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正是在後者。
利用意識形態和負面輿論來降低衝突爆發門檻並將中美關係「安防化」,會加劇競爭態勢並將競爭框定成危險的零和博弈。「恐懼政治」的盛行只會確保兩國將對方視為生存威脅,增加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同時邊緣化了真正驅動競爭的經濟因素,而正是這些經濟因素在引領亞洲其它國家如何與中國進行接觸和競爭。美國必須利用經濟競爭來制衡中國,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同時避免安全競爭引發危險後果。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