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快評》攻擊性報導冬奧 是什麼心態
文/羅慶生
在美國外交抵制下北京冬奧順利開幕。選手們揮舞著國旗進場,觀禮台上有數十位國際嘉賓,表演節目也頗受好評。
冬奧開幕基本上成功,西方媒體的報導卻像喝了醋。德國ZDF電台評論員在畫面推近習近平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說,兩人惺惺相惜,因為巴赫有奧運會,習近平有權力和金錢。最後點燃聖火的是中國來自新疆的選手,《紐約時報》報導為「維吾爾名字的運動員」並稱是「被逼點火」。《華爾街日報》則強調參加冬奧開幕的國家元首,大多是被排除在拜登召開的「民主峰會」之外,充滿負面情緒。
拜登政府出於美、中競爭,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可以理解。但一向以客觀中立自豪的西方媒體卻出現攻擊式的報導,則讓人難以理解。情緒性的評論會讓人質疑,並非出於大國競爭,而是種族意識作祟。別忘了,大多數冬奧選手來自冰雪世界的北美或歐洲國家,競技場勝利代表自己國家的驕傲。
回想1991年波斯灣戰爭,CNN記者冒著大轟炸的危險在巴格達做即時連線報導,他們的努力奠定了西方媒體受全球人士信賴的崇高地位。而今對北京冬奧的攻擊式報導卻顯示缺乏自信的墮落。
這其實是對中國的示弱,反不利大國競爭。
(本文首發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