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不過為那碎銀幾兩而已嗎?
文/柳坤閎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大二)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為那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可解世間惆悵。這句話既真實和現實,又充滿了許多不甘、疲憊和無奈,細細想來,人生就是如此不如意,又無可奈何,即便每人心中有詩和遠方、有理想和抱負、有堅持和信仰,卻也離不開人間煙火和每日的柴米油鹽,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在社會洪流的洗禮、價值觀的改變下,似乎人人不再與眾不同,一踏入社會這大染缸中,便開始過著庸庸碌碌,只為求一頓溫飽的生活,再也找不到最初的信念和感動。
時間有如白駒過隙,生活也不停地催促你我的成長,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從早晨被鬧鐘叫醒的剎那,便開始了日復一日的忙忙碌碌,在這冷酷無情且現實的社會,即便有人告訴你:人活著不完全是為了錢,抑或是「錢不是萬能的」,可偏這碎銀幾兩,能保父母安康;偏偏這碎銀幾兩,兒女可入得學堂,種種現實告訴我們的是:沒有錢,你會處處碰壁;沒有錢,你會低人一等;沒有錢,人生將會活的很苦、很累且毫無尊嚴可言,此時怨天怨地,殊不知彩雲易散、歲月難熬,是這碎銀幾兩,讓無數少年染上孤寂和滄桑,歷經人間疾苦。
一、能用「碎銀」解決的事,其實都算小事 許多時候,我們穿梭在車水馬龍的都市中,每日早出晚歸,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其實也只是為了多掙一點錢,過上自己和家人所嚮往的那份美好生活,談到衣食住行,樣樣都需金錢來支持、支撐,生活要錢,穿衣要錢,治病要錢,上學要錢,創業要錢,買車、買房更需要錢,似乎人生的每一次升級,都逃不過勞力的付出和金錢的支出。
畢竟,在當今這經濟快速發展、物價橫飛的的時代,人們所謂的美好生活,都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同時也會發現,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煩惱和惆悵,都與金銀紙幣息息相關,能用「碎銀」解決的事,其實都算小事,因為世間多的是錢也無法解決的事,只是通常人們連「能用錢解決的事」都分身乏術、無能為力了,自然也就無暇顧忌,且淡淡遺忘。
在社會中打滾過後,歷經人間酸甜苦辣,到了三、四十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扛著的是甜蜜的負擔,但是就算肩上扛著山,卻要裝得很瀟灑,因為許多時候受了傷也無處訴說,更多時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畢竟有些無奈除了沉默,誰也不會說;有些事物除了自己,誰也不會懂。
一般人出了社會已不比學生時期般無憂無慮,各式各樣的煩惱接踵而來,不要怪他人無暇顧忌你的情緒和困境,通常人們是自顧不暇、自身難保,所以別為同學們畢業後對你愛搭不理而感到難過,為了養家餬口,曾經那個少年兩鬢染了風霜,心底多了些滄桑,更是印證了那句「起早摸黑瞎忙,葬了曾經理想。」,是這碎銀幾兩,看清醜惡善良,看淡世間冷暖,驀然回首,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人生的挫折就是修行,面對現實生活是磨練
「我曾大雨之中挽起袖子迎風而行,害怕停下腳步,整個世界突然落空,我跌跌撞撞撬開一絲所謂成功,只為家裡笑聲能在多一點。我在狂風暴雨夜裡哭到喉嚨沙啞,誰人能懂我啊,哪怕送來一個手帕,我憤怒命運不公,最後默默允許了,像野草遇見熊熊的烈火。」,這是大陸歌手馬健濤所寫的「我這一生」的歌詞,歌詞不僅字字珠璣、深入人心,更是所有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心中所想,地球不會因你的怒吼和眼淚而停止轉動,太陽依舊東方升起,日落西山循環不止。
或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者無二三。」人生的挫折就是修行,面對現實生活是磨練,歡樂時則莫忘樂極生悲,即便生活再忙,記得停下腳步歇息,不要辜負沿途風景,更不要錯過人生流年裡,那些溫暖的人和物。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堂課上,老師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以後想做什麼呢?」大部分同學的回答不外乎就是老師、醫生、警察等等,可有一位同學卻答:「我想當官,因為當官可以貪汙,輕輕鬆鬆就有很多錢了。」童言童語、童言無忌,卻道盡現實社會現況中的醜惡、價值觀的偏差和道德淪喪。
從古至今,錢是永恆存在的產物,歷史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官員貪污的故事,放到現今台灣社會上,上至總統、大小官員,下至財團法人、公司老闆,三不五時就會爆出類似貪汙、收賄、敲詐等新聞,似乎已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如前總統陳水扁、前行政秘書長林益世貪汙案、2019年總統府侍衛室菸品走私案等,2022年初更是爆發出「高雄市議會議長曾麗燕,涉詐助理費1330萬,拿去還卡債、繳國民黨黨費。」的醜聞。 三、「貪、嗔、癡」為「三毒」,就像毒藥般擾人心智、有損眾生。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勞而獲的金錢誘惑,終究蒙蔽了雙眼,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拋之腦後,身為官員、萬民表率,卻因利益薰心、酒色財氣,而身敗名裂、永世無法翻身,實在令人心寒、唏噓不已,可歸根究柢,是社會與金錢使人改變?還是人性本就貪得無厭?
正如佛家所說的「貪、嗔、癡」中的「貪」字,系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癡心於順情的境,貪取無厭。而「貪、嗔、癡」又稱「三毒」,是因它們就像毒藥般擾人心智、有損眾生,同時也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而為了滿足私心、或將不合理之事成為事實,那就是違背因果,終將玩火自焚、不得善終。
「黃金千萬兩,陽壽終將亡,最終黃土躺,一生碌碌忙。」縱使家財萬貫、一生金碧輝煌,卻也底不過歲月的侵蝕,當你垂垂老矣,一生最後的罣礙和牽掛,唯有自己的親人,只盼一生不辭辛勞地賺錢,能讓後世子孫暫時衣食無虞。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更何況在貨幣發明於世間前,原始社會中是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透過雙方認同、等價交換雙方所需物資。
我曾想,當時可能最單純、純樸的社會了,時代在進步、物價在上揚,人類也需與時俱進,可卻在為那碎銀幾兩的過程中,有的人失去了自我,有的手足無措、四處漂流。願世間所有為生活勞苦奔波的人,生活的目的不再是為那碎銀、一己私慾,而是轉念一想,以求餐餐溫飽、養家糊口為宗旨,那麼生活可能就不會如此疲憊不堪、狼狽不已了,而是充滿甜蜜的負擔和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