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周忠菲:拜登對中政策「無風險套利」是妄想

文/周忠菲

今年下半年以來,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更趨強硬,最大特徵就是打「台灣牌」,對中國進行「無風險套利」。羅馬會晤,中國外長當著全世界的面,揭穿了美國虛假的對華政策,指出拜登政府在一個中國政策的執行上「說一套,做一套」。

美國對此進行了抵賴與狡辯,國務卿布林肯回答說:美國「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也沒有破壞過一中原則」。話音剛落,11月9日,美國策劃上演了參院政治人物乘美國專機串訪台灣。美國對華政策如此出爾反爾,毫無誠信,令人愕然。美國幕後的居高臨下、肆意挑釁,其後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存有對華政策「無風險套利」的妄想。

一、拜登政府及其政黨的利益算計

以中美衝突作為獲得政黨利益的「收割機」,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特徵,體現在多邊方面,利用中美利益的重迭進行敲詐,塑造「美國國際形象」。

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一當前世界最大、最敏感的政治問題為例,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國家,美國現有目標是在2025年前減排28%以上,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至52%,達到低於2005年的水準。中國在2020年宣佈,中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實現將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的目標。無疑,中國與美國的合作與共同推動,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

這是拜登政府重返多邊以來,中美關係始終裂而不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這次中美兩國在羅馬G20峰會後發表聲明,指出兩國在氣候危機等問題上,存在利益交叉,應以大局為重,主張中美可以進行合作的主要原因。當然,拜登政府的算盤也很清楚,這就是將氣候問題作為他取得盟友政治支持,「見證」他入主白宮時所宣稱的,所謂「美國回來了」,美國仍然領導世界的「政績」。

除了在多邊層次謀取利益外,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拜登政府在雙邊層次,利用中美之間保持對話和來往的狀況,扭曲現實,通過製造所謂「中國不尊重美國」的假宣傳,通過宣染、加工、釋放資訊等手段,造成拜登政府在與中國政府的對立與競爭中「不斷抗衡」、「不斷維護世界民主自由與正義」的虛假形象,在國際戰略層面和國內輿論影響方面,顛倒是非,散佈所謂「中國威脅的存在」。如今年三月美中雙方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層會晤。會晤一開始,國務卿布林肯就發表美國關切中國的新疆、香港、台灣、中國對美國網路攻擊及經濟脅迫等議題的講話。

王毅外長進行了有力的回擊,指出美方在會談前夕,為香港對中國發動新制裁的舉動,「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然而,對這樣的霸淩行為,美國知名政論家、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一書的作者湯馬斯·佛裡曼,在白宮網站上發文,竟然將中美衝突和美國的蠻橫無理,包裝為「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指責說「中國領導人視我們為一個衰落的帝國,說我們靠美國例外主義的余灰為生」,「美國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次羅馬會晤,美國又故伎重演,布林肯照本宣科,就美國關切中國新疆、香港、台灣、人權問題,發表不當評論。白宮發言人(spokesmen)則擺出「捍衛自由民主」姿態,宣稱美國關注中國的行為,這些行為涉及人權、新疆、西藏、香港、南中國海和台灣。布林肯指出,中國的行為與美國及其盟國和夥伴的價值觀產生衝突,破壞了以國際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拜登政府故作此態,真是用意,是為了把中國列為國際秩序挑戰者。正如王毅在羅馬會晤時指出的,美國履行承諾的表現只能通過行動來表達,若是嘴上說著尊重,但背地裡還是搞一些小動作,必然是不可以的。間接指出,拜登政府用中美衝突作為穩住民主黨政治陣腳的「助推器」,只能是妄想。

二、迎合民粹,尋求繼續執政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強硬趨勢,是問題的表像。有西方評論家指出,美國當前國內形勢與1936年納粹德國進入萊茵非軍事區前夕,德國的民粹化政治和狂熱的社會氛圍類似。目前美國政治家的任何非理性操作,都可能起到進一步鼓勵美國民粹勢力高漲,贏得民眾贊同的作用。川普2016年出人意料地當選,2020年川普敗選後,仍能繼續得到美國普通大眾支持,人氣至今不散,就是這種邏輯的反映。

川普成功地利用美國兩極分裂,加劇和深化社會對立,擴大了共和黨的基本盤。拜登上台後,民主黨的選舉手段遭到詬病,社會分配不公繼續加劇,上層精英固有的政治傲慢等,與美國社會固有的矛盾相互糾纏,造成川普支持者的進一步集結。民粹主義者甚至相信,川普就是美國的救星。「民粹+選票」,成為大勢所趨,也成為拜登團隊政治上「照抄」的範本。

拜登團隊認為,在戰略上,渲染中國為「最大競爭者」「最大威脅」「最危險長期敵手」,推行魚目混珠、不講理信的對華政策,如此「非理性執政」,能夠更直接、更快速地取得民粹主義的支持,尤其是能夠「拉抬」拜登就職以來,民主黨政府每況愈下的支援率(根據蓋洛普民調,拜登的民意支持率,已跌到接近其百日執政前的水準)。

必須指出的是,某種層次上,美國國內輿論對拜登政府在美國國內經濟、民生等均不樂觀的情況下,不斷挑戰中國的做法,是按一種「逆反思維」進行接受的。在民粹橫行,兩極分化加劇的社會環境中,美國媒體、精英集團一直以來的政治調子,就是宣傳說中國其實比美國更注重商業利益,中國更加不敢真正付出戰爭代價,因此,美國能夠應對「中國威脅」等。

這些「資訊操縱與資訊轟炸」,導致從美國民眾到政界人物,都將對華政策強硬,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政治冒險手段,幻想將這種冒險手段與民粹主義結合「進行套利」,還可以不用付出代價。因此,這次G20峰會,王毅在與布林肯的會面時,慎重提醒美方「為下階段的交往,做好政治準備,提供必要條件」。其含義就是指上述民粹主義成為美國政治趨勢的局面。

三、對華政策「無風險套利」是妄想

美國的政客是職業性的,是從操縱劃分選舉版圖的選區選出的。上述現象說明,在當前局勢下,美國政客僅僅是通過為選民表演政治上需要的民粹主義,來尋求繼續執政的。而對華政策之所以強硬,就是他們認為對華政策可以「無風險套利」,這只能是妄想。

拜登執政百日後,對華政策「無風險套利」最典型的操作,可以「打台灣牌」為例。今年三月,美國參院通過了主張全面抗中的「戰略競爭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1)。「法案」聽證過程中,公開出現「美國應給予台灣與他國政府同等待遇」的主張。其後,拜登政府導演了美國政客搭乘軍機降落台灣,武器售台,強化美台軍事合作等一系列動作。做了大量違反一個中國政策的事,反過來再指責所謂「中國威脅」。

拜登和布林肯還先後宣稱美國將承諾「保衛台灣」。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反華提案,接二連三地「排隊」,共計已達300多項。對這些衝擊中美關係的議案,行政部門不進行任何政策爭論,政黨分歧也裝聾作啞,統統給予放行。認為可以將放肆行徑,展示為美國對華政策實現「無風險套利」的「奇跡」。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注重禮尚往來。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原則與行為底線。在這次G20峰會上,王毅對美國的「無風險套利」進行了公開回擊,並對中國的對美政策進行了清楚地表述:第一,美國必須尊重真正的「一個中國」原則,而不是搞虛假的「一個中國」。第二,言必有信,說話要算數。美國需要如實履行對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第三,美國應積極落實「一個中國」原則。王毅特別指出,對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帶領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在涉台問題上的不斷挑釁,中國難以接受。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美國這種自欺欺人的虛假對華政策,必將遭到中國人民的有力抵制。受美國唆使的「台獨」分裂勢力,正走在窮途末路上。對華政策「無風險套利」的妄想,早晚會輸得乾乾淨淨。建議拜登政府收起冒險的算盤,回歸務實政策,不失為明智之舉。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本文首發華廣網)